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 探究"语文课应该怎么教",是有意义的.但是,探究此问题应该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语文课该教什么"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已经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否则,置所设置的课程情况于不顾,置所教内容之良莠不齐于不顾,置所凭借教材之问题于不顾,置所奉行的考查考试形式于不顾,而长篇累牍、一谈再谈"应该怎么教",便是舍本逐末. 这样一来,仿佛就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式的困境.肯定会有人说,你强调"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与他人强调"怎么教"比"教什么"重要,其实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形式和内容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就不能二者兼顾呢?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题目 人这一辈子许多的快乐、悲哀、荣耀、屈辱、取舍、改变……都缘于诱惑。有时候,诱惑是杀人的毒药;有时候,诱惑是进取的动力。古希腊神话中,西壬岛上有一群女妖,专以美色和歌声引诱水手跳进大海,害人无数;文天祥被俘后,击败了元朝统治者一轮又一轮用高官厚禄、金钱美色包装的诱惑,慷慨就义;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人们对太空探索倾注了极大热情,寄托了无限期望。但同时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太空探索是置地球上许多问题于不顾的劳民伤财的活动。特  相似文献   

4.
爱书没商量     
爱书的人(当然不包括把书当作“敲门砖”或“装饰品”的人),总是把书视为自己须臾不可分离的伴侣或生命的一部分。古人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于真正爱书的人来说,这活差矣。有人愣是“黄金散尽为收书”;有人为了保护藏书,居然置生命安危于不顾;有人得一书如“大将立克名城”,失之则每形诸梦寐,“耿耿不忘者数月数年”,诚可谓“爱书没商量”。明末清初藏书家钱谦益的不少珍本都是悬巨金收购的。他为了获得《祝技山书格古论卷》一书,竟将当时人们视为无价之宝的古彝香炉拿去交换。清人程启甲有一部心爱之书,光绪皇帝曾以…  相似文献   

5.
张作霖与苏俄入侵外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1年白俄恩琴、苏俄当局先后侵入外蒙古地区,张作霖身负守土之责,却坐视不顾,专注于国内内战战场,致使当时的北洋政府失去收复外蒙良机。北洋军阀置国家疆土于不顾而忙于内争是最终导致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疯狂鼻屎     
有人就有鼻尿,它们就是这么顽强,牢牢地占领人类的鼻孔,抠出又长出,一粒接一粒,似乎无穷尽。你稍有疏忽,它们就会大胆地向外人展示自己的“庐山真面目”,置你苦心经营的优雅和风度于不顾,  相似文献   

7.
赖晓云 《当代学生》2011,(21):30-31
有人说,"90后"的孩子是冲动、莽撞的代表,是脾气暴躁、三天两头和家人吵架的不定时炸弹;也有人说,"90后"的孩子有着超前的思维能力,能够置现实情况于不顾,尽情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还有人说,"90后"的孩子是公子哥、大小姐,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会做,也不用做,就只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固然有令人欢欣鼓舞的新景象,但也不乏让我们莫名其“妙”的新做法:有的课,一节课让学生比拼画图,可谓色彩斑斓;有的课,师生一起载歌载舞,可谓热闹活泼;有的课,师生一起谈天说地而置文本于不顾。静下来思考这些“标新立异”的语文课,似乎少了点语文味,甚至有些变味。  相似文献   

9.
张振  张杰 《小学生》2009,(1):27-27
妈妈,您知道吗?那次的期中考试,我的语文考了九十八分,数学考了一百分,拿了个全班第一。我当时真是开心极了,一路往家飞奔。不顾同路的小伙伴被我落下,不顾路边小贩那充满诱惑的吆喝,不顾两条腿已经发麻发酸……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黄骅市滕庄中学/罗欢老师撰文说,材料分析题是历史试题中的”童头戏”,也是难点之一,考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做到“四忌三要”。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即不顾与材料相关的所学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只停留在重复解释材料的层面上作答:二忌生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而一味回归教材,将教材内容搬过来硬套;三忌不假思索,“白话”连篇。即不注意语言的组织与表达。  相似文献   

11.
静心读书     
能够静下心来读书,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精彩的世界里头有着太多太多的诱惑。不知从什么时候,在五彩缤纷的诱惑面前,人心开始变得浮躁。有人为了前呼后拥的荣华;有人为了花花绿绿的钞票。有人什么都不为,就是说不出来的空虚,就是看哪儿都不顺眼,终日牢骚满腹。就是因为别人的浮躁而静不下心,整天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于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走单位、串科室、说闲话、侃大山;呼朋唤友在酒海中迷醉,在麻将桌上、扑克牌旁、电视机前消磨时光;走门串户联络感情、编织关系网……可是当一串串…  相似文献   

12.
金泳三是个自相矛盾的政治人物:自踏入政界,就高举反专制反独裁的大旗,但最后经受不住总统席位的诱惑,投入政敌卢泰愚的政治怀抱;为取悦于民,上台后大吹廉政建设号角,可到头来,自己的儿子竟身陷腐败丑闻;他为韩国的政治改革贡献良多,但社会下层却对他的政府深惑失望。  相似文献   

13.
中学时期,是人生历程中一个绚丽多彩的时期;是生命篇章中崭新的一页;是放飞希望的起跑线:是进入美好生活的起点。然而,这个时期也是中学生情绪波动最大.青春期发育以及良好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在校园里滋生蔓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会抵制不住诱惑而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个“盲点”:“虚情式”朗读。这是一种置丰富多彩的课文内容、体裁及所表达的情感于不顾,用同一种情调读不同文章的朗读方式。其停顿方式基本上是以词语为单位的均匀顿歇;节奏多为简单的“轻—重—轻—重”重复式,并在“重”的音节上拖腔拉调;语气语速按一定格式变化。  相似文献   

15.
入选高语一册第五单元的三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堪称论辩艺术的典范之作。烛之武、邹忌和触龙为了国家兴亡而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为大义;面对强有力对手从容应对、驾驭自如,为大智;只身进谏,婉言讽谏,不卑不亢,为大勇,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正义歌,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相似文献   

16.
美色似乎已成了姿色出众的女人的代名词。人们喜欢美色也属正常现象,当一个身材高挑、脸蛋俊俏的姑娘走在街上时,往往会有人凝神注目,甚至看了正面(或后面)还要扭回头来再看看后面(或前面),女同志把此称为“回头率”,谁的“回头率”高,谁就会为此感到得意和骄傲。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表现的。不是涂脂抹粉”。科学以理服人,艺术则是以情动人。艺术的主要表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自然和生活为源泉的。“艺术创作不能置客观事物于不顾,置理智于不顾”。艺术的自我表现不是绝对自由的,艺术家的自我、自由,也是在历史发展基础上提出的要求,是和人民利益相一致的。艺术家个人的真实情感,必须在客观生活的真实基础上而发出来的,才有感人的力量。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当产品成为人的对象时,必须能够满足人们需要。才存在着社会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月亮,明媚而神秘;星星,闪亮而动感。它们共同构成夜空的美色。  相似文献   

19.
支教本是一件促进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好事,但在某些地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它多少变了味。最近,笔者在某教育论坛上看到一些教师发的帖子,感触颇深。在我们这里,学校领导就此事借题发挥,大做文章,置上级文件于不顾,置交流的精神于不顾,只是以完成指标为手段,以排除异己  相似文献   

20.
在武汉抗疫战斗中,人们看到了人民解放军、白衣天使们的无私奉献和高尚情操;但人们较少注意到,抗疫中还有一支勇敢的队伍,就是记者和报告文学家.他们同样是在疫情猖獗之时奉命前往前线,他们同样是"请战有我,无论生死"的英雄.报告文学家李春雷奔赴武汉疫区,置许多困难于不顾,奋笔直书,一篇篇滚烫的报告文学从他笔下涌现而出,让抗疫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