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彩英 《职教论坛》2003,(10):18-19
一、高职学生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对工科来说,数学是一门重要基础课。然而,高职学生中,数学成绩普遍不理想,与其它基础课比较,学生的数学及格率是最低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甚至有的学生考进来时数学成绩好,而进入高职学习后,数学反而不及格呢?我通过多次与学生交谈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1.主观因素第一,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本身成绩就处于中下游水平,原来的学习动力就不足,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进入高职后由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模式向普通高校靠拢,如:教室不固定、晚…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说:"哎,我怎么这么笨呢,怎么就不能多想几种方法,让你们能够理解呢!"也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啊,天哪,这道题我讲了不下于三遍了,怎么还是错那么多呀!"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数学教育,怎样才能最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果?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做哪些变革和调整?我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打造适合学生的教学课堂,只有真正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3.
我的QQ刚上线就来了一位平时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学生:老师在呀!向你请教一个问题:如图1,三角形中这个洞从哪里来的呢?4个图形大小没变,怎么可能呢?(笔者思考了一会儿,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没有立刻告诉这位学生的答案,得抓住这次教学机会,难得这位学生今天对数学这么感兴趣)老师:你这个问题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你不知道啊!在我们学校的贴吧里讨论得可热闹了,但都不具有说服力.老师:哦,你思考过吗?  相似文献   

4.
布鲁纳说:"学生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一个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那么一多半便会被遗忘."[1]就初中数学教学现状而言,课堂教学依赖于教材划分的课时内容,习惯于"就内容讲内容",满足于"完成基本任务即可"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的教学,由于教师对教材缺乏整体性把握,学生得到的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容易遗忘,也不利于他们的后续发展.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明确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那么怎样为了学生的学而教呢?我认为数学教学中应注意以下方面:一、根据学生的学进行教学设计1.关注已有生活经验,选好学习素材如何让数学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亲近感,由亲近  相似文献   

6.
曾经听过一节课,在临近下课时老师说:“快到下课时间了,你对本节课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不想下课。”顿时全场肃静下来,老师追问:“为什么呢?”“这节课有意思。”学生愉快并留恋地说。从“有意思”三个字中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对这样的高质量好课的期盼。那么,怎样增加数学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树立全新的数学观有不同的数学观,就会有不同的数学教学观,在教学中就会采取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许多人认为:所谓数学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数学观念的…  相似文献   

7.
杨敏筠 《广东教育》2007,(10):38-38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学好初中数学内容,到了初三情况就更为严重.如何利用初三这一年时问转化数学困难生,促使他们学好数学呢?这是学校、家长、数学困难生本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在好多学生写字信笔涂鸦,"龙飞凤舞"难以卒读.对于传诵千古的诗词佳作,学生就更是知之甚少,即便知道一点也只是断章取义而已.没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怎能谈得上鉴赏呢?张志公先生说过:"贫乏是语文的致命伤."面对如此现状我们该采取何种对策呢?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不懈动力,只要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他们则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而数学这一门学科比较复杂,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很多学生学起来非常困难.当前,大部分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为此,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0.
牵庆有 《考试周刊》2013,(44):53-53
<正>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呢?我就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思考。一、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特征1.学生通过数学探究活动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施,要求学生面对错综复杂的事物,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所研究问题起关键作用的特征上,并能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与符号表示出来,方便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这个过程正是数学抽象的过程。在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11.
学习兴趣是获取知识、开发智力的钥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怎样才能使农村职高学生对数学感兴趣呢? 一、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 农村学生见识有限,对学习数学的意义不太了解,笔者曾在南山中学初二年级作过问卷调查:学习数学的意义何在?在  相似文献   

12.
咸文平 《青海教育》2002,(12):40-4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怎样根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呢?笔者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应文 《小学生》2013,(3):53-53
新课程改革倡导数学教学生活化,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回归于生活。怎样的数学教学,才能让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呢?现就如何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谈谈几点看法。一、教学语言生活化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中,主要是通过语言  相似文献   

14.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有助于更好地掌握数学语言,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那么,该如何进行培养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5.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把传统“双基”修订为“四基”,课标总目标中的第一条就明确地提出了获得“四基”的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应该说,数学基本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那么,初中阶段学生需感悟的数学基本思想有哪些呢?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呢?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去掌握好这门学科,这是小学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掌握好这门学科,就应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抓起.那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呢?  相似文献   

17.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足见数学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新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 :“练习是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 .”练习之所以成为中学生数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是因为习题中存在多种功能 ,当学生一旦进入了解题活动情境中 ,他就从技能的或思维的、智力的或非智力的各个方面塑造自己 .同时通过解题训练也能及时地捕捉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及教学目标实现与否的信息 ,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那么如何才能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好问题 ,为实现习题的多种功能服务呢 ?本文就该方面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正>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有时会发现自己教授学生数学知识时,学生貌似已经全部都理解了,可是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却拿不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使得有些数学教师开始感叹:数学教学没有效率啊!那么什么是有效率的教学呢?要怎样教学才有效率呢?本人认为数学教学有它独到的特点,只有从它的特点着手引导学生学习,才能使数学教学变得有效率.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数学知识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这种抽象性体现在高中数学课本的所有数学知识领域中.比如高中数学课本中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怎样运用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呢?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有效的数学活动需要以学习数学为目的[案例1]“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课始,教师拿着一个沙包,满怀激情地说:“同学们,这是什么?”“沙包!”“那让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掷沙包游戏好吗?”学生的兴趣特别高,教师点了  相似文献   

20.
每次考试后,总听到学生这样的反映:"数学上课听得懂,课后不会做","平时练习尚可,考试却一做就错".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我们数学教学中的"流行风",它严重影响到我们数学教学的质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但更主要的是与我们教师课堂教学的启发思维的程序有关.那么课堂教学中应贯彻怎样的思维走向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以下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