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环境中,新闻作品除了要面向基层走转改,其审美取向也尤为重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新闻作品的审美取向:即深入实际、用细节描写提升新闻报道的真实美;以人为本、用真情实感营造真情美;巧用素材,用深度提升新闻报道的创新美。认为唯有如此,才能成就走转改精品。  相似文献   

2.
张瑞 《新闻世界》2014,(10):31-32
全国新闻战线"走转改"实践活动进行如火如荼,本文以"走转改"实践活动下的新闻作品出"精品"的角度考量"走转改"的实际成效,举例佐证了《皖西日报·大别山晨刊》通过开辟"社区新闻"版块,挖掘基层"活鱼"的成功案例,从中分析"走转改"的实际内涵在作品中的体现,从新闻作品的选题、采访、细节和语言写作等,多角度探讨"走转改"新闻报道值得借鉴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柯仙炉 《今传媒》2013,(1):78-79
我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各地新闻记者扎基层,接"灵气",走出新意、改出特色,采访报道的新闻成为主打新闻。新闻媒体与记者将如何站在高度,着眼长远,推动"走转改"常态化,提升新闻报道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自觉把‘走转改’常态化""在‘走转改’中开发记者的发现力""在‘走转改’中树立正确的新闻观"三个角度,阐述了坚持"走转改"与提升新闻宣传吸引力和舆论引导力、提高记者业务能力的必然联系和现实意义。坚持"走转改"才能树立新闻队伍的新形象,展示新闻报道的新风貌,走出新闻工作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5.
陈燕侠 《传媒》2015,(2):77-78
“新闻诗学”,即运用文学特别是诗歌艺术美化新闻作品,将美学、文学、诗学的理念与新闻事实融合,实现新闻报道信息和审美的双重价值.记者运用诗化艺术创造新闻的意境美、塑造新闻的形象美、营造新闻的气韵美,孕育了真与美兼具的“新闻诗”.  相似文献   

6.
郑德胜 《东南传播》2013,(6):115-116
本文将龙岩电视台2012年有关长汀"走转改"的新闻报道与传统的"正面报道"分析比对,发现新闻的主角发生了变化,非典型的"小人物"成为"走转改"新闻报道的主人公。这是报道选题上的创新,报道方式上的突破,报道文风上的提升。在"走转改"中的新闻报道注重百姓视角,突出民生情怀,凸显"三贴近",受到观众好评。  相似文献   

7.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闻战线推开已经一年多时间了,其带给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影响自是积极而深远。在这些影响当中,与参与"走转改"的编辑记者人数、开办"走转改"专栏栏目的多少、采写"走转改"新闻作品的数量等相比,笔者以为,开展"走转改"活动最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众多新闻媒体和编辑记者借以树立了全新的新闻报道理念,找到了获取好新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杨力 《新闻前哨》2006,(9):41-42
新闻有美。新闻美存在于审美活动中。新闻作利用审美感知去发现、感受新闻美,伴随着审美情感的进发和对美的感悟,在新闻作品中创造艺术的美。新闻作品中的素材、语言、结构等因素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吸引受众,使受众也能进入审美,获得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刘意婷 《报刊之友》2013,(9):117-118
新闻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在全国新闻系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也产生了一大批锐意出新的好记者和“接地气”的好新闻。作为最基层的县区媒体,虽然身处基层,却受客观条件制约,往往又脱离基层,更需要贯彻“走转改”的精神实质,制作出贴近民生的好新闻。本文从县区新闻媒体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基层新闻单位“走转改”的必要性和基本方法,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产生有活力、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体要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就必须深刻认识"走转改"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本文从走基层入手,阐述了新闻社会价值的提升离不开"走转改"这一推手。  相似文献   

11.
冯颂 《新闻窗》2013,(6):5-5
一、走转改活动的进程为有效提高我国新闻报道的真实度,切实关注民生、反映人们的自身利益、观点,将新闻充分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有效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度,提高新闻的感染力,中宣部在2011年8月提出了"新闻走转改活动",即新闻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相似文献   

12.
吴晏旻 《东南传播》2013,(1):118-119
"走转改"带来的的现场感受呈现给广大观众的一种新的报道活力,本文是为了分析这种"报道的生命"而存在。笔者从工作中得出经验,比对大量的"走转改"作品,收集相关信息,以及现场观众对于该报道的心声,以此来分析每个新闻作品的现场感特色。得出的结论是,想要让新闻报道深入人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起观众的共鸣,显然,"走转改"活动就是牢牢抓住了这一点,为传统的报道新闻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以来,从中央新闻媒体到省市地方媒体的采编人员纷纷走进基层,深入百姓,体察百姓冷暖,传送人间真情。在发表新闻报道的同时,也锤炼了新闻工作者队伍,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集中体现和遵循了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规律,提升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也充分反映了我国新闻工作深入基层、贴  相似文献   

14.
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的生动实践,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观在新闻工作中的一次鲜活创新。2014年12月初,中宣部对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行进中国·精彩故事"进行动员部署,以推动新闻战线进一步深化拓展"走转改"活动,努力打造"走转改"升级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党对新闻工作的一贯要求,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提升新闻报道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如何使这项开展三年之久的"走转  相似文献   

15.
"走转改"指的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这三点活动要求是新闻报道稳固地位、树立群众信任的根本.为了更好地开展新闻工作,使新闻工作者将事件进行如实报道,了解群众的观点,走群众路线.在报道新闻时要走进群众基层,包括田间地头、厂间以及各个行业的工作第一线,第一时间了解国情实情.本文践行"走转改"的精神,从记者的职业精神、报道内容、报道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升新闻报道的纪实感.  相似文献   

16.
陈鹏 《新闻窗》2006,(5):37-38
在长期的新闻写作活动的实践中所形成的文风规范,多数是高度制度化的产物,在过去的体育新闻写作的实践中,其规范尤为明显,这往往是在注重了作为新闻报道本身的五要素之余而失去了作为新闻作品的可读性、趣味性。新闻性属于新闻范畴;可读性、趣味性等属于审美范畴。随着人类思维的进化和成熟,这种对新闻审美的需要也会越来越强烈。因此在新闻的写作实践中,个性化笔法被更多地应用到写作中去。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走转改"活动的不断开展,电视媒体对于各项新闻工作也有了新的采访措施与方式,电视记者作为电视新闻采访的主体,对于真实反映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应时刻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采访出真正的"走转改"新闻,如果一个记者只是为了完成"走转改"的相关任务而刻意进入基层进行采访活动,最终其采访的相关新闻也可能不会被人认可为"走转改"新闻。笔者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缺乏准确的角色定位,就会影响到采访效果,导致整个新闻质量不高,因此电视记者应在新闻采访中清楚自身的角色,避免出现采访活动成了旅游形式或记者过于高傲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走转改"活动和"八项规定",为县级电视台精简领导活动新闻、改进新闻报道、提升新闻服务群众水平提供了契机。采写制作出亲近、质朴、贴近百姓生活的电视新闻,无论是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新闻表现的形式上,县级电视台都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贴近才生动     
地市党报具有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先天优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有针对性地解决新闻报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走转改"活动扎实开展、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生动鲜活、饱含泥土芬芳的新闻作品登上报纸版面和电视荧屏,为读者喜闻乐见,令观众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体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目的就是让新闻作品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通过"走、转、改"所产生的消息、通讯、特写有很多,为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让大众更好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新闻报道中,要真正践行"走转改"的宗旨,新闻报道作品要凸显两个属性:一个是新闻性,另一个则是功能性。只有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让"走转改"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