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甲  刘鹏 《科技风》2023,(7):110-112
近年来,高职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核心课程,“诊断学”也要顺势而为,走出“瓶颈”,不断改革。本文从“诊断学”“三教”改革的背景及其意义,其次从教师、教材、教法三方面进行阐述“诊断学”课程“三教”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诊断学”“三教”改革路径,从而更好地服务专业群建设,为医学类高职院校开展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龙伟 《科技风》2023,(34):28-30
“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一线实践者、教材是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法是改革的核心环节,而三者的落脚点在于课程建设,要想培养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必须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本文以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为例,分析其在“三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对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教”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从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视域,探索课程思政融入高职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路径:打造德技并修的教师团队;建设凸显思政元素的新融媒体教材;运用线上线下翻转、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史晏廷 《科技风》2023,(8):34-36
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措施,以“教师、教材、教法”为内容的三教改革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切入点。通过对我校及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调研,总结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成果及问题,坚定“三教”改革实施的时代紧迫性,探索推进“三教”改革的有效路径,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5.
施溪溪  张蕾  方敏 《科技风》2023,(3):53-55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场所,是教师育人的主渠道,是“三教”改革在人才培养上的落脚点。其中职业教育课程教法改革是“课堂革命”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教法改革侧重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通过关键环节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有成就、学得有收获。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结构基础”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础上实施了两轮“教法”改革,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策略,今后将扩展到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皮君 《科教文汇》2021,(13):154-155
该文对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中教师、教材、教法面临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结合国家对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最新要求,探索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改革实施方案。从高职学前教育美术教学活动入手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创新的一次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24)
教师、教材、教法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因素,提高"三教"的质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三教"改革的核心任务,指出实现预期改革目标的前提条件,概述了目前"三教"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然后总结了"三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为提高"三教"改革的效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本文通过课程改革推进“1+X”证书考核标准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有效融通。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背景,将专业核心课程和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照关联;以高级技能所对应的“运动控制技术”课程为例,结合“三教”改革,分析了现阶段教师、教材、教法在课证融通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改进课程教材方面,对照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将仿真和动手实操融入教材项目化案例中;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以混合式教学法为基础,提出了开放实训室和任务积分的方法;在建设教师团队方面,鼓励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学改进策略有效促进了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课证融通,为机电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职院校多以专业选修课形式开设BIM相关课程,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存在教学内容偏向BIM软件操作技能培养、教师队伍专业能力不足、缺少实践经验的老师和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通过“三教”改革的研究,重构课程内容,编制工作手册式教材,引入企业专家,推动BIM师资队伍建设,革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考评方式,探索与实践“1+X”BIM证书与“BIM应用技术”课证融合,构建完善基于“1+X”BIM证书技能点的“BIM应用技术”课程,强化岗位职业技术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20,(23)
在职业教育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的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对"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文章主要阐述了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共同授课的实施现状、取得效果及优化措施,以期对高职旅游教育三教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思思 《科技风》2023,(21):109-111
针对高职院校机电设备技术专业“机械制图”课程的传统教法存在的问题,从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展差异化教学、拓宽课程思政的融入途径、引入机械创新产品案例和制定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五个方面,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改革实践结果表明:课程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改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学生更积极踊跃地参加各类相关比赛,同时也能够保证线上课程的正常教学,进一步推进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乐 《科教文汇》2014,(28):175-176
“旅游概论”是高职旅游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根据在“旅游概论”教学课程改革实践中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整合知识,积极探索、创新的体会,对高职“旅游概论”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结合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估等三方面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苗娜 《科技风》2023,(2):75-77
数字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着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和调整,电子商务行业也迎来新的模式和发展。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为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教育体系如何改革?如何从教师、教材、教学这三个方面提高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是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专业在高职教育改革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雪松  刘武萍 《科技风》2023,(22):31-33
“1+X”证书制度试点是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和评价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抓手,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制度设计。我校以“1+X”证书试点为契机,创新校企双元共育人才的培养机制,探寻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校企合作和“三教”改革,在专业与岗位对接、课程知识与技能融合、书证衔接和融通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实现大数据专业职业教育“1”和“X”有效衔接,培养一专多能的大数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5.
张超 《科技风》2023,(9):111-113
高职数学“三教改革”已刻不容缓,本文从课时压缩、分层教学、教材和教学方法上介绍了目前高职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强调基础课服务意识;教学模式专业化、智能化;更新教师教学理念等方面分析了高职数学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够推动高职数学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秦雪洁 《知识窗》2023,(4):21-23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文章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分析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难点与优势,剖析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从职业教育的“三教”改革角度出发,探索课程思政实践路径,并以个人所得税教学项目为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优化教学设计,以期提高涉税类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竞争”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就业市场毋庸质疑的主题。面对这种现实,高职院校无疑必走改革创新之路,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在竞争中立稳脚跟,发展壮大。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既要具备强硬的专业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实现这个目标,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自然也不例外。为了充分发挥“应用文写作”课为专业服务的功用,笔者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思路,深入分析课程处境,研究提出创新教法,旨在培养学生既有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又有适应职业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21,(8)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从多个维度指出了职业教育改革的措施,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强调"三教"改革一定要以课程建设为统领,课程建设是"三教"改革的集成点,随后教育部提出要高校拒绝"水课",打造"金课"。文章以《电力机车制动系统》课程为例对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力求借助线上线下教学平台,树立翻转课堂、导学课堂、信息化课堂教学理念,寻找有效途径提高课堂的含金量,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高职院校助产专业开展“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实践研究为例,在系统解读“1+X”证书制度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深化“三教”改革等举措,不断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模式,较好地实现了“1”和“X”课证融通,为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婷 《科教文汇》2023,(3):104-107
在“三教”改革背景下,将“产学研创”结合的模式融入饮料加工技术课程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科技研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创业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食品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