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实施,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对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基于课程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和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比较,指出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是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而强化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是基于成果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实现的关键,提出了三种强化实践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生教育处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顶端,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汇聚点,是培养各行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体,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核心要素。《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明确提出,要打造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加快培育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此,需要深化与制造业相关的工程领域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学结合,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以及广东省"建设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发展战略的客观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满足社会、企业需要为出发点,深入实施高职教育改革与实践工程.积极探索符合广东省内高职院校的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探索能力、攻关能力和求真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现代意识和时代精神的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培养一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人才,是职业本科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职业本科院校培养的现场工程师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性支撑,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价值旨归,更是人才培养的题中应有之义。职业本科院校要根据自身属性,将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规格定位为工程技术型、能力复合型和实践创新型。基于此,在实施策略上,需要研发专业认证标准,夯实人才培养基础;聚焦工程实践问题,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合多元培养主体,形成育人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本文将从教育创新、市场导向、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吉利大学的创新教育为例,初步探讨中国大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进程中的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6.
肖毅 《成人教育》2021,41(10):89-93
英国的"国家再培训计划"作为《工业战略:建设适应未来的英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举措之一,旨在支持英国成年人,尤其是就业失意成年人重新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并满足行业企业及科技变革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国家再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为英国走在世界工业前列提供了人力支撑.我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在深入推进,对英国"国家再培训计划"背景及实施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可为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肖毅 《成人教育》2021,41(10):89-93
英国的"国家再培训计划"作为《工业战略:建设适应未来的英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举措之一,旨在支持英国成年人,尤其是就业失意成年人重新获得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岗位,并满足行业企业及科技变革对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国家再培训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为英国走在世界工业前列提供了人力支撑.我国正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正在深入推进,对英国"国家再培训计划"背景及实施情况进行深入探究,可为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这就需要培养高水平的自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训练和培养、工程项目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四个方面提出加强工程教育实施过程中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催生了全新的人才需求.为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增强综合国际竞争力,我国急需大量新工科人才.目前,产业转型升级、交叉整合、创新驱动等领域也缺乏新工科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以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为例,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升级需求,通过分析专业及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理清人才培养思路、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理念、搭建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和实践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发展,以期解决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新工科内涵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问题.同时,也可为其他专业的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新工科"是以应对变化、塑造未来为建设理念,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为未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一流卓越人才,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一流贡献,是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examines the ways in which group work teachers deal with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of group work, while they support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practice skills with groups.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cquire skills in working with groups, and demonstrate them will vary greatly.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used in teaching group work should reflect these variations. Specific and concrete ways that instructors may use to individualize their approaches in teaching and communicating are presented. These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also are relevant for teaching other social work practice methods.  相似文献   

12.
Riemann积分的存在性问题是微积分的主要任务和难点,本文讨论了在Riemann可积意义下比Riemann积分更具有一般性的Riemann-Stieltjes积分存在性的判定.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对《沉沦》与《青春》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故事结构、主题、人物形象、手法和风格等方面所存在的相似和差异,并揭示出造成这些相似和差异的原因,使得这两部作品得到更好地理解,对探索文学创作和鉴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名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人名可以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印迹.文章从东西方人名的异同这一角度分析其相应的土壤--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旅游合同是旅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迅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重要法律制度。由于旅游合同是无名合同,旅游合同违约情形时常发生,本文试从旅游合同违约的几种情况分析违约责任的承担及其责任方式,以促进旅游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外教Rober to P. Reyes在离开中国时,写给他学生的一封信,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以及如何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等各方面的良好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文军 《家教指南》2006,(4):109-114
本文通过对庆阳北石窟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受窟前二级阶地阻挡和岩层斜层理向山倾影响,排泄不畅的地下基岩裂隙水,是北石窟寺洞窟岩体潮湿、渗水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窟内空气湿度大,形成凝结水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治理措施,并对北石窟寺地下水治理工程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人名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透过人名可以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以及不同的社会生活变迁的印迹。文章从东西方人名的异同这一角度分析其相应的土壤——东西方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目前 ,家具市场正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它有着许多新的流行趋势 ,形形色色的现代流行家具正在市场上展现着各自的魅力 ,使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要考虑诸多问题 ,关注更多的方面  相似文献   

20.
结合相关设计规范,阐述住宅漏电保护器的设计,包括漏电保护器的设置安装、漏电断路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值的合理整定、优先选用电磁式漏电断路器、室内空调电源支路宜装设漏电保护器、电涌保护装置和漏电断路器安装位置的确定,以及住宅等电位联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