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俊岸 《武当》2015,(2):28-29
(接上期)二、杨式太极拳之风格与陈式太极拳完全不同,没有传承关系对太极拳有一点常识的人都知道,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的拳架风格、练功内涵及功用技击完全不同,说杨式太极拳传自陈家沟,杨氏门人也都疑虑不解。于是有人便编造说,杨禄禅为了教授王府公子,故将刚猛之陈式太极拳改成轻绵绵的太极拳,此纯属主观臆测。杨禄禅在未去北京教拳时,其拳便被家乡百姓称为"绵拳",何来改拳之说。杨式府内派太极拳公之于世,其传言不攻自破。府内派十套拳,并无一套与陈氏  相似文献   

2.
路迪民  赵廷铭 《武当》2006,(3):27-30
杨式太极拳祖师杨禄禅赴京授拳的历史。是杨式太极拳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主要一条,就是杨禄禅在瑞王府(或端王府)授拳之说,拳界对此还出现一些不同看法。近年来,我们就杨禄禅赴京授拳的历史,特别是瑞王府授拳之说,翻阅《清史稿》及《爱新觉罗家族全书》等资料,对杨禄禅赴京授拳的脉络及瑞王府授拳之说法,进行了详实考证,诚望同道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3.
小九天     
李正 《武当》2001,(9):30-33
杨式太极府内派,是杨露禅当年在北京端王府内所传,其太极拳套路共有十套,《小九天》是十套拳中第六套。  相似文献   

4.
王嘉林 《武当》2014,(12):32-32
2014年9月25日,是杨式太极拳嫡传宗师傅钟文逝世二十周年的纪念日。傅钟文恩师曾任上海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委员,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太极拳社社长。傅钟文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之孙杨澄甫的得意门生,深得杨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杨澄甫真传,对杨澄甫先师定型的杨式太极拳拳架的演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是近代太极名家陈微明先生所称赞的"太极拳正宗"。  相似文献   

5.
在杨、吴、武、孙等各大流派太极拳套路中,常有"提手上势"呈现,尤其是杨式太极拳,我们的先贤先哲杨班侯在其父杨禄禅教导、培育和影响下,早在120多年前继承父业基础上,就创编了108势中平大架、85式习练拳架、传统快架112式和118式、传统小架146式以及散打对练44组。还有,在近代竞赛套路杨式40式、综合套路42式拳套等,也有"提手上势"。可见它在太极拳套路中的位置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梅永顺 《武当》2011,(9):13
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拳的拳式名称,虽然与广泛流传的杨式太极拳拳式名称相同,但是拳式动作却是不尽相同或大同小异,这里介绍的"搂膝拗步"只是其中的一个拳式动作。在广泛流传的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搂膝拗步之拳式动作简单松柔,用意不用力,运行轨迹走的是正面方向。与之相比,我所习练的杨班侯一百零八式中平大架太极  相似文献   

7.
李正 《武当》2000,(12):39-40
众所周知,杨露禅曾到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拳。后进京城人王府教拳。父子两代打遍京城无敌手,人称“杨无敌”,使杨家拳名扬天下。而后经过班侯、健侯、少侯、澄甫的宏扬传播,使杨家拳的弟子遍及海内外,奠定了杨式太极拳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众名家、传人的发展创新下,又演变出吴、武、孙各式太极拳。目前流传较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好,好在它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人体运动。多年来,我所接触的习练太极拳的中外人士,从亲身受益中一致称赞太极拳好。 太极拳在中国走过了几百年的漫长道路。初时有“十三势”、“长拳”、“炮锤”等套路。18世纪末,山西王宗岳用太极哲理解释拳理,撰写了《太极拳论》,从此出现了“太极拳”的统称。太极拳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流派,主要的有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太极拳。除了拳,还有太极刀、太极剑、太极枪和技击性的太极推手等太极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以杨式太极拳拳架与素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2005年第1期《名家信箱》栏中刊登了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先生答新疆乌鲁木齐市李岐山的来信,称:“现在的杨式太极拳套路,都是杨澄甫先生最后定型传授的,也就是杨式太极拳大架。当年,杨澄甫先生在教拳的时候,传授了许多外姓弟子,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外传’。由于当时杨澄甫的子女年龄太小,还没有从杨澄甫先生那里得到传授。所以,我认为杨式太极拳不存在‘内传’和‘外传’之说。”  相似文献   

10.
路迪民 《武当》2005,(1):26-29
关于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大家普遍认为,是河北永年的杨禄禅到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的拳,后经杨氏祖孙三代授拳于永年、北京及全国以至世界,太极拳才由此声名大振。然而,杨禄禅是怎样向陈长兴学的拳?学的什么拳?却历来有各种说法。本文试对各种说法加以分析,期望还以历史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太极文化与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古为今用,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术、剑术应运而生。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剑套路突破了传统教学程式,焕发新的活力,以适应信息社会、快节奏生活的需求。26式传统杨式太极拳术、剑术套路,是以上世纪30年代杨澄甫宗师在北京所传108式传统杨式太极拳及68式传统杨式太极剑为蓝本,依据杨澄甫入门弟子崔毅士前辈所传套路由其嫡孙崔仲三先生编创,是传统杨式太极拳系列套路练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周英南 《武当》2010,(8):16-17
一百多年来,无数杨式太极拳爱好者习练这一中华民族的武术瑰宝,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一些人由于对传统杨式太极拳拳理拳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加上受到一些非杨式太极理论的影响而存在某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些误区对正确、规范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路迪民 《武当》2014,(10):40-40
众所周知,杨式太极拳的祖师杨禄禅,当年三下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太极拳。但杨家的传统说法是,太极拳创自武当张三丰,后经数代传至王宗岳,王传蒋发,蒋传陈长兴。因此,杨式太极拳不是由陈王廷发明的“陈式老架”改革简化而来,是正脉承传的武当派武术。此外还有一说,即杨禄禅另得高人传授。上世纪持此说者,有宋志坚、贺洪明两位先生。  相似文献   

14.
路迪民 《武当》2009,(5):32-33
这是笔者多年来萌生的一个总体看法,即中国的太极拳可以分为两大总系。对太极拳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发现,从拳架名称和整体结构上看,当代太极拳主要流派中,杨式、吴式、武式、孙式是基本一致的;陈式和赵堡是基本一致的。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两个蒋发的传承所致。杨式太极拳源于乾隆的蒋发;吴式太极拳直接源于杨式;武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首先从学于杨禄禅,  相似文献   

15.
晏骏 《武当》2015,(3):17-18
太极拳的进阶是有层次的,第一层次应着重于培养习练太极拳的感觉,也称为"太极外感";第二层次应着重对拳理拳论的研读与分析,从而理论指导动作,也称为"太极内感"。"太极外感"与"太极内感"统称为"太极之感"。想要在太极拳家眼中打出一套他们所肯定的、真实的太极拳,这就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去分析解决练拳中的实际问题。太极外感:根据太极拳的风格特点,对太极拳动作外形架构的整体外在感受,我们就称为"太极外感"。太极拳的行拳走架中最重要的两  相似文献   

16.
车星辰 《武当》2003,(2):27-27
读完瞿世镜先生《武林》2001年7-10期连载的《杨门弟子素描》一文后,令我感慨万千,心绪久久难以平静。 难得《武林》及瞿世镜先生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鲜为人知、回味无穷的杨式太极内幕。同时,困扰我多年的一个疑问——现行杨式太极为何都是柔软体操?也终被解开。原来,我们所见到的现行杨式太极拳架,几乎都是由顾留馨一手扶植的,由只懂外形拳架的某些杨式太极拳代表人物传播的。他们将  相似文献   

17.
蒋林 《武当》2008,(9):8-9
多年来一提到杨式太极拳的传统套路,人们看到的主要是均匀缓慢、松静自然、行云流水般的练法,而在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中,还有运动快捷且发力脆快的一些套路和练法,“杨少侯传小快式太极拳”,就是这样一种鲜为人知的套路。其练法既不同于常见的108式或85式传统套路,也不同于一般的杨式“太极拳小架”或“快拳”,他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据我师张文炳先生讲,这套小快式只在杨氏子弟和极少数入室弟子中传承。杨少侯先生得传其伯父班侯先生,我师张文炳直接得传于少侯先生。  相似文献   

18.
路迪民 《武当》2000,(10):44-45
在深圳荔枝公园晨练队伍中,有一位太极拳名师,以传授“杨班侯太极拳”著称。“班侯拳”的传授场地,还有香港的一些学员每周前来学拳,这在深圳大概是少见的。这位名师叫苏学文,1966年生于杨式、武式太极拳故乡——河北省永年县,现任河北省永年杨班侯太  相似文献   

19.
河北永年县广府城,是如今名满天下的杨、武两式太极拳的发源地。当年,杨禄禅三下陈家沟,师从陈长兴而扬威武林;武禹襄远赴赵堡,得陈清萍教诲而开宗立派;后武禹襄传技杨禄禅之子班侯,班侯授业全佑至吴鉴泉以有吴式太极;武式三代弟子郝为真又传道孙禄堂遂成孙式太极。可以这么说,现在广为流传的陈、杨、武、吴、孙、赵堡六派太极拳,无一不与广府城有极深的渊源,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太极之乡”。 武禹襄先师,是早年间武学宗师中  相似文献   

20.
序说武式太极拳三路小架亦称“李家三路小架”,武式太极一路中捋架于1857年研创,武式太极二路炮捶于1859年研创,武式太极三路小架由永年广府西街武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李亦鱥,于同治壬戌年(1862年)在母舅武禹襄所传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