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茜茜是个初中二年级的女生,新学期开始以后,便辍学在家不再上学了。白天只有她一个人在家,她看电视、听音乐,偶尔做几道习题,一天很快过去了,作业只做了一点点,晚上面对父母的询问,她无喜无忧,一脸的茫然。茜茜的母亲让我为她提供咨询,但是却让我先与她通话,看她愿意不愿意。我按着茜茜母亲给的电话,与茜茜开始了对话。我对茜茜说明了来意,茜茜哈哈地笑起来,然后说:“我给你六个字,‘我不愿意咨询’。”“你不去上学心里着急吗?”“我不着急,我妈着急。”“你心疼你妈吗?”“觉得她怪可笑的,不过也有一点可怜。”“你为…  相似文献   

2.
“铃……”我连忙接起电话,听到对面传来了兴奋的声音:“潘老师你好!我是梦梦,我刚才给妈妈背诗歌了,还教妈妈做操了,还帮妈妈收拾了碗筷……”没等我开口,她一口气说了一大堆,平日不善言语的梦梦,今天真是出乎意料。我连忙说:“梦梦,老师真为你高兴,你是一个好孩子,老师布置的任务你都能完成,明天我要送你一颗小五星。”她高兴极了。我们互道再见后,挂上了电话。我想,梦梦晚上一定会睡得很香很甜。 “铃、铃……”我以最快的速度接起电话。“你好,请问潘老师在家吗?”多么有礼貌的孩子,看来我们的教育确实有了成效。当…  相似文献   

3.
“把爱全都给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伴随着满军深情的歌声,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在学了美国作家苏珊妮·凯金的《母亲的爱》后,流泻着母爱的故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母爱的深度     
张浏 《青少年日记》2009,(12):20-20
那天晚上我在做作业,妈妈拿出了电吹风,我很好奇,妈妈说:“你的鞋垫湿了,给你吹吹。”过了一会儿,我摸了摸,鞋垫变得干燥了,温暖了。  相似文献   

5.
程艳 《家教指南》2006,(6):60-60
读过这样一篇短文——位母亲问她5岁的儿子:“假如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我们玩渴了,一时找不到水喝,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儿子小嘴一张,奶声奶气地说:“我会把每个苹果都咬一口。”虽然儿子年纪尚小,不谙世事,但母亲对于孩子这样的回答,心里还是多少有点失落。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该怎样做,可就在她的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变了主意。母亲握住孩子的手,满脸笑意地问道:“你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儿子眨了眨眼睛,满脸童真:“因为……因为我想尝尝后,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那一刻,母亲的眼里隐隐闪烁着泪花,她为儿子的懂事而自豪,也为自己给了儿子把话说完的机会而感到庆幸。  相似文献   

6.
王国军 《家长》2013,(1):48-48
父母老了 每次回家,父母总会早早地在路边等待,然后争相提着我的行李。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和父亲因岁月的重压而凸显的驼背,我一阵心酸,父母是真的老了,且正和我们渐行渐远……我轻声喊“妈”,母亲一脸微笑地转过头来说:“你上次带去的干菜吃完了吧?还好吃吧?这次,我又给你做了一些,还有你喜欢的腊肉,我也给你做了些,还有米酒……”我全然答应了,母亲的眼神里,全是满足。 到了家,母亲开始张罗着做饭,父亲-则坐在旁边和我闲扯。  相似文献   

7.
张红今年22岁,她的母亲虽然是个地道的农妇,但心灵手巧,会做一手漂亮的针线活,她做的绣花鞋垫在老家的妇女中间最为人称道。有一天,张妈妈说:"今天有位老先生专程找上门来,给了我10元钱订金,说是要订做5双鞋垫,做好后再付20元钱。虽说城里到处都能买到鞋垫,但都是机器制的,比不上我这绣花鞋垫!"张妈妈无意中的一句话,让张红眼前一亮,她想:如果把妈妈绣的鞋垫卖给城里人,或许会有销路……  相似文献   

8.
一个月没回家了,我再次回到家时,母亲很高兴,赶放下手里的活来给我生火做饭。我放下书包帮忙烧火。这时母亲又念叨开了:“天气变冷了,下回去学校时把冬天的衣服都带上——你那铺盖是不是薄了点,那床厚的已晒好了放在柜子里……”上回母亲在电话里也跟我说过同样的话,这次我又给了她跟上回一样的答案:“知道!”我吃饭时,母亲坐在一旁看着。她动了动嘴唇,好像要跟我说什么,但她没有开口。“妈,你也吃些吧。”“哦,你吃,我才吃过不久。嗯——假如我去打工,你觉得怎么样?”母亲问我,或许这就是她刚才最想说的话。我一怔,差点噎住了。母亲要去打…  相似文献   

9.
妈妈说:“你小的时候总要哭,怕生。别人给你吃糖,你也哭……”妈妈说:“上幼儿园时,我送你去报到。到了学校,别人的父母都走了,你硬不让我走……”外婆也说妈妈的童年,而且也说得滔滔不绝,似乎一切都刚刚发生。也许我根本猜不透,一个母亲的心里为什么总珍藏着子女儿时的无尽童趣!也许只有到我做了母亲的那个时候才会真正懂得父母对子女的良苦用心。母亲的脑海不正像一架质量最高,有效期最长的照相机吗?它记录着儿女们成长的历程……母亲的照相机$浙江省桐乡市南日初中菊苑文学社@朱晓琴  相似文献   

10.
(一)电话“丁零零……”客厅里的电话猛地响了起来,把我也吓了一跳。“喂,”是妈妈在接,“你找谁呀……找徐彤?你是谁呀……她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啊?……”原来是找我的,怪不得老妈的“福尔摩斯症”又犯了,对着电话审个不休。是谁找我呢?“彤彤,你的电话!”老妈终于叫我了,又转脸对正在看报的老爸说道:“听声音像是个男的,叫冷什么来着……”难道是冷子枫?我的大脑还想进一步理清头绪,可脚却不听使唤地跑到客厅,伸手接过了老妈的话筒:“喂……”“是我,徐彤……”果然是他!这时候打电话来干吗?我下意识地将话筒贴了贴…  相似文献   

11.
从小到大,妈妈不知给我洗了多少次脚。每次洗完,妈妈就会把我放进暖暖的被窝里……这是一堂语文课,张老师严肃地给我下达了“死命令”:“姜润芳同学,本次作文你写得不错,我对你的奖励是——回家之后先脉脉含情地注视你的母亲,然后再用心给你的母亲洗次脚。记住了,不完成不行!”我的妈呀,张老师怎么了,这是奖励吗?  相似文献   

12.
镜头一母子游世界公园。孩子指一建筑物:“真棒!……”母亲:“那得有知识才能设计得出来,你行吗?”孩子游兴大减。镜头二孩子在听录音机,高兴地对母亲说:“妈,您听,唱得多好?”母亲:“你就知道追星,功课做了吗?”镜头三一家人看电视,火箭起飞。孩子:“我将来要当宇航员!”父亲:“你那学习成绩,也就配蹬三轮!”孩子大扫兴。孩子(自言自语):您瞧见没有,我无论说什么,我爸妈都能拉到学习上去,我算服了!用这种方法启发人学习,就是成年人也会厌烦的,何况孩子?这是最笨拙的家庭教育方法。实际上是在培育孩子的逆反心…  相似文献   

13.
刘铁芳 《江苏教育》2008,(13):92-93
2006年3月2日.坐在外面晒太阳。忽然想起许久没有给在乡下的母亲打个电话。拨通手机,里面传来母亲温暖而哀伤的声音:“铁芳,我想你呢。你还好不?”听到母亲一句“我想你”,老大不小的我马上眼泪潸然而下。因为我经常睡不好觉。母亲随后就问:“你现在睡得好不?”尽管我还是有些失眠,但我马上克制自己,佯笑着说:“我现在睡得好多了,这段时间我还胖了几斤。妈.不用担心。”妈妈听了我的回答,少许有些开心。说了几句,妈妈就说:“你忙,  相似文献   

14.
丢失的梦     
母亲对槐说:“槐啊,昨夜里你爸的眼镜,上了雾水。我给他擦,怎么也擦不干净……” 槐说后来呢? 母亲说后来你爸找来一个大木盆,把我,还有你,抱上去。他推着木盆,划啊,划……我闭着眼睛,给你爸唱歌,我不停地唱……唱啊,唱……突然一个大浪打来,你爸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5.
敬告     
“叔叔,我和妈妈走散了,求你把手机借我用一下好吗?我要给妈妈打个电话!”“阿姨,求求你……”在沈阳市231路一公交车站附近,一个10岁的女孩含泪向路人借手机,希望以此联络她走散的母亲。然而,她先后10多次向路过的叔叔、阿姨求助,都被拒绝了。  相似文献   

16.
话语     
《天津教育》2013,(15):3-3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真哕唆!”“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你那一套早过时了!”“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说了别吃剩菜,怎么老不听?”“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  相似文献   

17.
作文试题: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小男孩出于对母亲的气愤,跑出家门,对着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这个小男孩有点吃惊,回来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卑鄙的小孩说他恨我。母亲把他带回山边,让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男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而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说:“我爱你——我爱你——”  相似文献   

18.
电话也疯狂     
No.1……温柔应对打错的电话……一日午夜,睡梦中突然……“铃……铃”电话暴响。“谁这么晚还打电话?”揉揉惺忪睡眼,黑暗中摸起电话。……“喂,谁呀?”“大舅,是我。”“哦,是你呀外甥。”“大舅,您身体好吗?”“挺好的。”“我舅妈身体好吗?”“都挺好的。”“咦?大舅,你声音怎么变了?”“因为你打错电话了,外甥。”对方愣了5秒,然后电话中传来“嘟……嘟……”的忙音。No.2……遇到不讲礼貌的打错者,稍加惩罚……一日,电话响,接起电话,听筒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喂,给我找小丽。”都是“野蛮女友”惹的祸,现在的女孩说话贼冲。“啊?”…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博览》2014,(1):5-5
我的小伙伴儿们就是这样,拿“等姐”俩字儿忽悠了彼此一年又一年……广丽:你有咱们常去那家pizza电话吗?付洋:我有名片,给你找找。广丽:早饭都没吃呢,你快点!付洋:我要去你家附近逛街,你吃哪种我给你带上去吧?广丽:水果味儿的就行。  相似文献   

20.
欢迎投稿     
我有一个弟弟。他曾是我的“眼中钉”。小时候什么东西都应该给他一半。我去的地方他都跟着我,我做的他都要做,我要的东西他都要。所以小时候我每天跟他打架。那时候母亲每天一定要说的话是:“你是他的姐姐。”我真不喜欢这句话。其实,她说的意思就是:“姐姐应该好好照顾弟弟,什么东西都应该让着他。”真讨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