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监管执法资源的稀缺和繁重的执法负荷导致监管威慑不足,保险产品的特点形成了保险市场双重信息不对称,而现行营销模式更导致了低声誉市场的负效应扩大。保险市场行为监管中引入声誉机制能够有效抑制保险市场的机会主义行为,承担信号传递的功能,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威慑力。声誉机制的有效作用有赖于竞争性市场结构的形成和市场监管,监管部门应从市场信用评级、信息有效披露和降低产品信息不完全等方面构建保险市场声誉信息基础。  相似文献   

2.
信任与声誉对于经济主体来说,可以看作是一种制度因素。信任是声誉的核心,声誉是在长期信任的基础上产生的。他们影响到企业家在生产活动中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目标的行为方式。在企业形成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模型中,信任可以从企业的制度因素和内部人际关系两层上影响企业家行为。声誉机制则源于企业家的业绩排名对企业家的激励力量发挥作用,是长期信任产生的结果。本文通过论证信任与声誉机制两者分别从企业家选择行为的事前与事后长期的影响及所产生的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进而给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信任与声誉机制对企业家行为方式发挥制约作用的几点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慈善融资治理中普遍存在资金信息不透明、资金分配不均衡、资金效益不充分等问题,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激励引导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资金管理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可借鉴慈善项目制模式和彩票计划模式,构建一个包括地方政府、慈善组织、捐赠者、受赠者等主体在内的多元治理体制,通过重视激励、监管与投资,加强制度与文化建设,不断规范慈善融资治理秩序,推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4.
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信任是慈善事业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信息披露机制是慈善组织与民众建立信任关系的渠道,也是民众、政府监督慈善组织运行的手段。清代慈善组织的信息是通过征信录披露的。清代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机制包括三个部分:信息生成制度、信息披露方式、信息披露原则。通过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我们发现信息公开的对象是民众、政府、其他管理者以及神灵。而征信录的编制和传送,在当时客观上形成了一个由内部监管、民众监管、政府监管、神的监管共同组成的慈善事业监管体系,这一体系有力地促进了清代慈善组织监督机制与信任机制的建立,促进了慈善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信任与声誉对于经济主体来说,可以看作是一种制度因素。信任是声誉的核心,声誉是在长期信任的基础上产生的。他们影响到企业家在生产活动中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目标的行为方式。在企业形成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模型中,信任可以从企业的制度因素和内部人际关系两层上影响企业家行为。声誉机制则源于企业家的业绩排名对企业家的激励力量发挥作用,是长期信任产生的结果。本文通过论证信任与声誉机制两者分别从企业家选择行为的事前与事后长期的影响及所产生的对企业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进而给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信任与声誉机制对企业家行为方式发挥制约作用的几点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6.
过于重视第一作者的科研激励政策,为大学内部的科研合作带来了有争议的影响。借助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一大学声誉的创造过程模型,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阐述科研合作影响大学声誉的实现机理,并首次运用98家大学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科研合作行为对大学的组织声誉和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跨校科研合作网络比本校内部合作网络对大学声誉和创新能力具有更强的积极影响,而独自研究行为则带来了明显的负作用。显然,现行激励政策破坏了科研合作的社会资本基础。因此,在科研管理体制中淡化对第一作者的政策要求,强化学术权力的权威地位以及通过制度设计促进个体社会资本向团队与组织层次转化,将为大学声誉的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7.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一个国家慈善事业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近来"郭美美事件"、"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尚德诈捐门"等一系列慈善业乱象,导致慈善组织公信力陷入危机,对中国慈善事业造成了致命伤害。究其原因在于"官办"慈善组织缺乏有效监管、"民办"慈善组织缺乏合法地位、慈善法律规范性不强、信息不透明等问题的存在。对于慈善组织本身来讲,挽回公信力的关键在于增强道德使命感、提高制度规范性和自律性以及促进慈善组织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法理层面证成政府监管制度的正当性是该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解决和矫正市场失灵问题是该制度产生的现实考虑;控制企业滥权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其价值追求;宪法的原则性规定为其提供了制度空间;该制度在人员构成、权力配置、执法机制等方面的优越性凸现了其在市场失灵解决机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心价值体系构成了社会组织的中心圈,中心价值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权力的态度。当前高校内部管理中出现的教师作用边缘化倾向实质上是大学组织的中心价值观出现了错位。高校的中心价值从对学术权力的尊崇变成了对行政权力的尊崇,现有的制度设计又强化了高校错位的中心价值观,为了获取资源和其他利益,迫使教师群体通过交易让渡学术权力。目前去行政化的关键在于通过重塑中心价值观,改变制度设计以消除教师作用边缘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激励机制是公务员制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管理中,激励机制具有动机强化作用、潜能开发作用以及吸引和保留人才的作用。对公务员的有效激励重在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完善。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聘用、奖惩、考核、职务升降、在职培训、工资报酬、辞退等措施进行,在考核机制、约束监督机制、薪酬机制、目标激励等方面还不完善,因此,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要不断健全考核机制、监督约束机制、薪酬制度、声誉激励和目标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