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棒球运动和垒球运动,是较早传入我国的运动项目。从当前发展趋势来看,也是较有发展前途的运动项目。但是,在我国这两项运动却经历了缓慢而曲折的发展过程。研究棒垒球运动的发展历史,了解世界棒垒球运动的状况,总结我国棒垒球运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推动我国棒垒球运动的健康发展,使之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有其特殊的意义。由于我国棒垒球运动发展史的研究刚刚开始,加之过去有关史料不多和作者水平的限制,本文难免有错谬之处,望读者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2.
1975~1985年,我国棒垒球运动员在国际活动中,圆满的完成了学习、比赛、访问的任务,扩大了影响,广交了朋友,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维护了祖国的尊严,深受各国人民和港、澳同胞、爱国侨胞的称赞。我国棒垒球运动发展很快,特别是女子垒球运动在近几年已发展成为全世界公认的第一流水平。1981年在加拿大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青年女子垒球锦标赛取得第三名,这是我国女垒第一次参加洲际以上国际比赛。紧接着参加中、日、美女垒锦标赛和香港第一届邀请赛,分别获得第二、第三名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开展棒垒球运动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棒垒球运动在我国开展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受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其普及不够,整体水平差。根据棒垒球运动具有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和智慧性等特点,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应该广泛的推广和发展棒垒球运动,以此进一步促进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调查访问法、对比分析法等科研手段,对目前参与中国慢投垒球运动的参赛人员、教练与裁判员、比赛管理体制、经费情况、场地设施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了持续有效地开展此项运动,根据目前的现有条件,借鉴一些地区慢投垒球运动的发展经验,制订出符合我国慢投垒球发展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关措施,为我国慢投垒球运动提出实用性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四、解放后我国棒垒球运动发展的概况解放后,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棒垒球运动也随之发展起来。各体育院校和体育系科都把棒垒球列为主要的球类课程,培养出一大批体育教师和体育专业人材,这就为发展新中国的棒垒球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为了适应群众性棒垒球运动的发展,国家体委审订了棒垒球竞赛规则,把棒垒球列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青少年普及棒垒球运动的可行性从项目和学生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研究。认为目前在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形势下,适时地推广棒垒球运动不但切实可行,而且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校棒球运动进入历史最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教育部近期批准部分高校建立高水平棒球队以及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训练基地的建立,对推动我国高校棒球事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中国大学生棒球运动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我国大学生棒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一、垒球运动的诞生垒球运动起源的详细情况目前虽然还不太清楚,但是,在1887年的感恩节里,美国芝加哥德来高赛船俱乐部的成员在体育馆内用扫柄作打击拳击手套的游戏而产生了垒球运动的说法看来是正确的。从那以后,逐渐制定了垒球的比赛章程,1900年作为冬季训练的一个环节,棒球选手们在室内进行了比赛,并把这种比赛称作“室内棒球”。由于比赛是在室内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慢投垒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锻炼价值,为慢投垒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体育史研究的角度 ,对棒球、垒球运动起源以及现代棒球、垒球运动的国际和国内发展状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垒球比赛中的攻守战术是以投手为核心制定的。国外学者普遍认为,"一场比赛中,60%取决于投手"。鉴于国内从事垒球运动的运动员较少,投手的样本量较小,使用常规方法难于分析,故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垒球投手身体各关节屈伸肌力水平与出手速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以为实施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研究中运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垒球投手的肩、髋、膝和踝等关节进行测试,测试速度分别取为60°/s和240°/s,依次代表最大肌力和快速肌力水平,选取最大峰值力矩作为研究指标,通过运动学方法测定投手的投球瞬间速度。研究发现,测试关节的屈肌群中,非投掷侧髋和膝关节的快速力量与球速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伸肌群中,投掷侧肩关节最大力量与出手速度相关度最高,R=0.813。  相似文献   

12.
摘要:柔力球是全运会比赛新增设的比赛项目之一,是中国传统体育的杰出代表。探讨研究项目技术特征,可以为柔力球运动做出更为准确可靠的指导。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7年全运会柔力球花式项目比赛进行分析,揭示现阶段柔力球花式项目技术运用的特征。结论:柔力球花式项目对运动员动作完成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并出现了难度连接组合以及多种完成方式的创新,肢体和器械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将是项目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自编套路技术选用在动作类别和难度动作上较为集中,抛球动作较少,部分难度动作重复的次数过多;不同技术风格在艺术性和表现力发面各有所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提升作品艺术性和表现力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太极柔力球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改传统硬性击球方式,以弧形引化过程触及球体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就太极柔力球的发源、发展及运动特点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并对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今后更好发展该项目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技术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了解我国女子垒球的技术状况。运用统计的方法对参加2000年全国女子垒球锦标赛的10支省(市)专业队的进攻、防守以及投手的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女子垒球击球技术的总体水平逐步提高,各省(市)队的差距已缩小;各队的防守能力稳步提高;并注重对投手的培养,但有特点的尖子投手不多。  相似文献   

15.
女子垒球运动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人格特征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及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对 1 1 9名中国女子垒球运动员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 :( 1 )与全国常模比较 ,垒球运动员之SCL— 90各项指标得分较高 ;运动员各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 5 .0 4— 1 5 .9% ;以“躯体化”及“焦虑”比较突出 ;( 2 )在EPQ四种个性维度中 ,运动员与一般人群比较显得较外向 (E分高 ) ,掩饰性较低 (L分低 ) ;( 3)个性维度之精神质 (P)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程度最高 ,其次为情绪稳定性 (N) ,而内外向性 (E)及掩饰性 (L)与心理健康相关程度较低 ,同一人格维度与不同心理症状的相关程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太极柔力球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绝经后妇女和对照组的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比较,探讨太极柔力球对绝经后妇女骨形态和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太极柔力球运动能够显著改善绝经后妇女的骨代谢和骨状态.表明,太极柔力球运动对于预防骨质疏松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目前国内三位女子优秀垒球投手绕环投球动作进行三维定点拍摄和录像解析.实验结果表明中国优秀投手对整个投球动作的总体掌握较熟悉,动作连贯性较好.其中张艳清伸踏时间、下摆加速时间、伸踏距、肩髋角、肘伸速度、肩旋内速度、球出手速度等运动学指标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在出手瞬间人体重心高度、球心高度方面,三位投手没有显著性差异,两指标值说明我国优秀运动员对垒球出手环节技术的掌握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世界女子垒球八强实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参加第27届悉尼奥运会的八支女子垒球队为研究对象,对当前世界女子垒球实力、年龄结构、技术风格与打法类型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世界女子垒球仍分为两大集团,第二集团队伍与第一集团队伍的总体水平有一定的差距;(2)加拿大、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四支队伍年轻队员多,后备力量充足,而古巴、意大利、新西兰、中国等四支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后备力量不足;(3)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投手的实力明显高于日本投手的实力,但日本队在进攻和防守上凭借着细腻的技术默契的配合,也能取得比赛的胜利。旨为我国女垒队今后训练与提高,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