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凌翔 《航空档案》2005,(6):34-38
乘过海轮旅游的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几艘体积小巧的军用艇只如离舷之剑向前飞速“滑去”,很快便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得无影无踪。面对这如诗般的画面,熟悉内情的人会告诉你:这类飞速航行的军用艇只就是享誉中外的中国导弹艇。导弹艇是排水量在500吨以下.以舰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水面作战舰艇。  相似文献   

2.
《航空档案》2006,(12):22-22
在本届航展上,展出了具有中国“飞鱼”之称的C-802反舰导弹和有中国“斯拉姆”之称的C802KD空地导弹系统的图片。另外,还有C704轻型反舰导弹等。C802反舰导弹系统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包括舰舰导弹、岸舰导弹、潜对舰和空地巡航导弹在内的大家族。其中,C-802系列舰舰导弹装备了几乎所有的中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和导弹艇,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02,(1):68-68
几个月来,收到不少函授学员的新闻摄影或艺术摄影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反映了基层的实际,生活气息较浓。但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大讲究用光,要么聚焦不准,画面拍得模糊不清,要么曝光不当,画面或暗或白。二是不大讲究构图,画面或杂乱无章,或过于呆板。三是摆拍痕迹明显,给人以不真实的感觉。下面就几幅较好的摄影作品作一扼要的点评。第一幅:《光与美》(函授学员贾国齐摄)。这张艺术照片表现的是朝霞中的一只骆驼。画面上,旭日初升,霞光满天,在遥远的地平线上,一只骆驼的剪影隐约而现,画面壮观。明显…  相似文献   

4.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而加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它摄取的是新闻事实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瞬间的画面,因此,瞬间的画面形象是新闻摄影表现事物的形式,是新闻摄影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构图作为新闻报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新闻报道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新闻摄影构图中的"图形与背景"的运用,它解决了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新闻配图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新闻摄影,正确把握图形与背景的主次关系及主体与空间的比例关系,将有助于表现新闻报道的精彩瞬间,并且有助于把受众带到新闻画面的境界中去,增加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认知感。  相似文献   

6.
《中国记者》2006年第1期发表延百亮的文章《新闻照片画面语言的四种表达方法》。 文章说,新闻摄影的可贵之处,在于用画面语言与读者进行心灵对话。在于用丰富的画面语言向人们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有没有画面语言就成了一幅新闻照片成功与否的质量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7.
河内 《航空档案》2004,(11):34-36
垂直发射的舰对空导弹已经成为世界海军装备的主流,发达国家大批新造舰只和在役舰只都开始安装舰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而在中国海军1990年以后大量建造并装备防空导弹的通用驱逐舰和护卫舰上,却依旧采用倾斜发射装置发射“海红旗-7”和“红旗-61”近程舰空导弹。在2005年出现的新型通用驱逐舰上.安装的也是从俄罗斯引进的9M38和9M38E倾斜发射系统。与此同时.还有一种安装“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和一型护卫舰正在建造试航中,这两型舰只上采用的是何种发射系统?  相似文献   

8.
张雷 《军事记者》2012,(6):35-36
军事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它将新闻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用一幅图片表现一个新闻事实.这就要求新闻摄影人能准确把握住军事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  相似文献   

9.
画外音,原为影视艺术中的术语,指声源不在银幕或荧屏画框可视空间之内的声音,由于它可以发挥声音作为独立艺术元素的表现作用,与画面内的形象和声音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映衬,造成蒙太奇的效果,既扩大了观众的想象力,又拓展了形象的表现空间。新闻摄影的“画外音”,通俗地说,就是新闻摄影画面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它是新闻六要素以外的信息,实际上是新闻摄影画面内涵的自然延伸,情感的含蓄表达,形象价值的升值。它不但是内容的补充,更是主题思想的深化和升华。新闻摄影界的老前辈蒋齐生曾提出,新闻摄影的形象之信息量如…  相似文献   

10.
在被《美国摄影》杂志评为2003年世界最佳摄影画册的《红色新闻兵》里,中国摄影家李振盛记录了文革中人们集体疯狂的非理性画面,以不加修饰不加剪裁的原生态构图的手法将一段真实的历史呈现给我们。  相似文献   

11.
要抓住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构图非常重要。而其主体的确定与表现,又直接影响着新闻摄影构图的表现力。本文从新闻摄影构图中主体的重要性入手, 谈谈构图突出主体的几种常用方法。1、以视觉中心突出主体主体是新闻摄影构图的核心, 理所当然地要把整个画面中的最佳位置留给主体。人们看一幅照片的视觉路线接近"Z"字形,然后落在画面的中心部位。一幅画面如果分成"井"字形,其中间  相似文献   

12.
沙飞是我军第一位随军新闻摄影记者。作为中国摄影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沙飞以年仅38岁的生命,留下了1221幅照片,《鲁迅与青年版画家在一起》《白求恩大夫的工作生活情态》《古长城的战斗》等,以生动而真实的画面,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珍贵的历史瞬间。本文对沙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摄影实践和摄影思想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13.
在新闻采访中,摄影记欲将新闻事件通过镜头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那么就必须抓拍新闻事件的特征即发挥摄影特写的独特作用。摄影特写在新闻摄影学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摄影记在拍摄时,抓住最富有特征、最能感动人的情节加以表现。从一个人物身上或一件事物中,选择它以简练的手法,舍弃题材中一切次要的、从属的或与主题关系不大的部分,从而更集中、更细致、更突出地表明主题。另一种则是摄影报道的一种手法,是摄影构图学上景别的一种。摄影记在拍摄取景时,用近距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远拍的方法,让主体局部充满画面,  相似文献   

14.
任志萍 《新闻界》2006,(3):52-53
很长的一段时期在我国,体育新闻报道星现着一种“大足球”倾向,各类体育新闻媒体都不约而同将比较大的报道空间和报道重点放在了足球项目的报道上,除此之外,互联网的体育新闻报道、都市报、晚报等,都给“足球新闻”留出了相当的版面。本文将研究对象限定为足球赛事新闻语篇,语料主要来自《体坛周报》、《足球》《足球周报》等报刊以及搜狐体育等网络的文字报道,不包括照片、图表、图像、声音等符号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2009年4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观舰式在青岛举行。当看到导弹核潜艇、导弹驱逐舰、导弹快艇等照片时,作为这些舰艇建造亲历者、指挥者的我,感到十分亲切和激动。此次海上阅兵式不仅是庆祝海军建军60周年的重大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丁开 《新闻导刊》2005,(6):37-38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全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大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1999年的《北京青年报》已发展到每周数版的专题类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17.
彭小琴 《新闻界》2012,(1):28-31
如何运用新闻摄影独有的语言特性,拍摄出令人瞩目的新闻摄影作品,不仅是新闻摄影从业者的实践探索,也是新闻摄影研究者的理论追寻。摄影作为无国界的影像语言,必须塑造典型的可视形象,从而体现形象的价值;拍摄中要能通过客观真实的画面将作者对事件、人物的深刻领悟独特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作品强烈的内在冲击力;而这样的画面,是融入了具有思想和灵魂的摄影者自己的情感,传达着他所表达的特定意义。探寻这些新闻摄影的视觉语言特性可为新闻摄影新的表现途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我很喜爱摄影,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曾是出国部队新闻资料摄影员、兵团宣传干事、大学校报总编兼新闻摄影,《解放军报》、《兵团战士报》、《安徽日报》、《中国教育报》的摄影通讯员,在省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摄影作品一百多幅,可以说是一名业余新闻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发的增加,我特别珍惜过去那难忘的战地摄影岁月。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导弹工业是从航空工业的基础上起步的。1958年至1965年,我国第一种地对地导弹、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舰对舰导弹,都是以航空工厂为主进行试制和生产的。1966年,国家成立导弹工业部门后,除战略导弹外,战术导弹的研制并没有集中管理。航空工业部门仍然在一段时间内负责地空导弹的生产,并坚持和发展了舰舰、岸舰导弹,一直负责空空导弹的研发和制造,为我国战术导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成文军 《军事记者》2010,(3):I0002-I0002
在军事题材摄影中,炮弹在火光中飞出炮膛、导弹喷射着火焰冲出发射管等场景,都是摄影者不懈追寻的精彩瞬间。《中华神盾》的作者正是选取了舰载防空导弹发射的一个瞬间。舰首的防空导弹从发射筒腾空而出,在前甲板的装备和宽阔的碧海蓝天映衬下,给人强烈的动感和十足的冲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