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贯穿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一条主线,不论讲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哪一个朝代的历史,都会涉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问题。它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其影响所及,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作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初始阶段,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对以后各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秦汉时期首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更具开创先河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明代专制主义皇权高度强化,其主要标志是宦官擅政.而王振则足宦官擅政的第一人。本文试从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和王振擅政的联系来分析明代宦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王振擅政对明代政治的影响.一、宦官擅政是明代强化专制主义皇权之所必然中国封建社会如从秦汉算起,到明初已延续了近一千六百年。在封建社会里,历代封建帝王都注意加强专制主义以维护统治。明朝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就是历史演变的必然趋向。明朝建立后,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初统治者吸取历代统治经验,一方面严禁外戚、大臣专权,尤其是明太祖诛胡惟庸,罢丞相制后,进一步堵绝了大臣专权的道路,从形式上解决了自封建社会以来长期存在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其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程度高于历代皇朝。另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对汉唐  相似文献   

4.
专制主义一般是指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个人或少数人独裁的政权组织形式。人类历史表明,专制主义产生于奴隶制社会,在封建社会里发展到了高级的强度,到资本主义时期则逐渐趋于衰亡。这是世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不是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区的特殊现象。某些西方人士经常把“专制主义”这个政治概念和“东方”这个地理概念联系在一起,称之为“东方专制主义”,把专制主义看成是东方所专有的“土特产”。显然,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是对历史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是封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制度,皇权至上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是夏、商、西周奴隶社会那种专制主义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又是进入封建社会后自然经济的集中反映。一方面小农经济的独立性很弱,小生产者始终有赖于封建政权的庇护;另一方面地主阶级也需要专制主义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权组织形式,它始于秦汉时期,终于辛亥革命,其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它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和地位,对中国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与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就管见所及,主要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概括性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及作用,以资求教。  相似文献   

7.
秦汉四百余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所以重要,一是在地主封建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秦汉进入了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繁荣期,同时也逐渐暴露了封建制的基本矛盾。所以,秦汉历史的特点对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下面就这段历史谈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史学界深入开展了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围绕着对这一制度的历史探索和反思,许多同志撰文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发表文章之多,研究课题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社会科学的其他各学科的同志也热烈地参加了这一讨论。社会科学工作者之所以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研究予以特别的注意,是因为这一制度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并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其影响所及,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现实生活。对这一制度的深入探讨和思索,无论是对于研究历史,还是研究现状,显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有鉴于此,本文特撷取近年来有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研究的几个方面,作一简略的评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构成的基础,它也是认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变化的主要线索。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封建生产关系在每一个历史阶段中的作用和影响,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规律;以及诸如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分期问题,中国历史上阶级斗争与农民起义问题,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势力消长问题等等,都可以从此得到启发和解释。对于这个问题,各家论述很多,本人所知有限,以下仅就唐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问题略谈一些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指决策方式即国家最高权力全部集中到皇帝一个人手里;中央集权则是相对地方分权的管理方式指地方一切听命、受制于中央。出于批判封建制度、阐述革命必然性或巩固革命成果等需要,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而忽视或回避了它对历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统治阶级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始终是封建专制主义政体中牵动全局的核心问题.因此,研究相职(职权、职位)演变的历史,在认清它的演变过程、规律和原因的基础上,必然会加强对封建专制主义发展趋势的了解,同时,也将进一步揭示封建专制制度固有矛盾的深刻性和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对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封建专制主义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历史的学习和复习,除了梳理线索和归类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用理论思考来从内在联系上建立知识、认识与能力的三位一体的知识体系,即以历史科学理论统摄史实,以史实印证理论。下面以中国古代史的几个规律为例作一粗浅探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规律与认识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的政治制度。它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层含义,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讲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决策到行使军权、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具体…  相似文献   

13.
自从秦始皇建立起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的封建王朝以来,具体的王朝在不断更替,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权形式却得以长期存在。是什么样的经济关系结构使中国封建国家政权具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形式?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在历史上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这便是本文所要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求索 《考试》1998,(Z2)
中国古代史从170万年前远古人类在我国出现开始,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这是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自秦汉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长时  相似文献   

15.
吴斌 《中学生阅读》2009,(10):46-48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破国家进一步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和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时期,其历史呈现出鲜明的新旧交替特点这也是中国古代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展现给大家,帮助同学们辨析疑难。对大京全面把据这一时期历史面袍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新高考》2007,(10)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的核心内容,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沿用和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上占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三、我国封建社会基本特点是如何形成的我们可以这样说,由早熟性所决定的专制王权便内在地规定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相似文献   

18.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包括秦、西汉、新朝和东汉四个统一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时期。1.从政治上看。(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相似文献   

19.
一、秦汉史学习中的几个问题秦汉四百余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一是在封建地主经济基础上建立和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二是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因此,秦汉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影响极大。下面就这段历史中的重要问题,略作分析,供自学时参考。(一)、关于秦始皇的评价问题评价秦始皇的关键之一,是恰当地划分其一生历史活动的发展阶段,并且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他实践活动的发展,对他在各个阶段上的历史作用作出具体的分析。秦始皇一生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公元前246年到前221年为前期;前221年到前214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由于孔孟之道与君主统治相结合,产生和发展了专制主义.忠君思想就是专制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制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观念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深的影响.封建专制主义思想,虽然在某种特殊条件下,例如对形成和巩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或者当外族和外国入侵时,在客观上也起过一些进步作用,但总的来说,它是封建统治者镇压和统治劳动人民的一个理论工具,是束缚臣民的一个精神枷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