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符合题意”总是被列为作文评分标准的第一条。围绕题目选取材料、确定主旨是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如果你在动笔之前没有准确把握题目的含义,如果你片面理解题目的要求,如果你在写作中忘记了题目的限制,那么,你的文章就会偏离题目,出现跑题的现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文章的总纲,它如同一根线,贯穿全篇。文章的材料、结构、语言等方面的选择、运用都要以中心为依据。有的学生习作大致浏览便可知所要表达的中心,而有的习作却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看不懂要表达什么,这是因为他在动笔前没有明确写作目的,信马由缰,导致作文空洞、散乱。而实际上,在写作之前就应紧扣写作  相似文献   

3.
熊辉 《新高考》2008,(11):12-13
笔者参加2008年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工作时发现,相当数量的作文思路不畅、行文随意、段落零乱、没有章法。这种现象反映了不少考生在作文动笔之前没有好好地分析作文要求,没有好好构思,却急于动笔,导致写作文时"跟着感觉走",想到哪写到哪,文章随意、松散,缺乏力度。这样的文章很难拿到高分,甚至连基本分都拿不到。本文试以"偶尔停下来"为例,告诉考生在作文动笔之前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写作中常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不知道如何动笔构思。面对一个题目,他们经常处于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在写作课上,教师通常把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讲述写作技巧,而学生没有机会动笔构思,更谈不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观点。因此,采用写作前动笔构思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摆脱“写作障碍”的尴尬局面。如:围绕一个题目集体讨论;小组讨论;提问题;列举与综合;列简单的提纲等等。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写作课上创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愉快气氛。  相似文献   

5.
<正>审题与立意,是作文的"入口处",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作文的"入场券"。写作教学实践和中考的信息反馈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领不到"入场券",不能循着正路进入写作过程,进而导致了写作的失败。由此可见,审题与立意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在进行写作这部分的环节之前,都必须先审题。所谓"审题"也就是要正确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从已知的题目或者材料中,推敲出其中的含义和要求。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把握文章的写作立场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没有完全理解题意,没有想清楚选什么材料、什么文体,没有想清楚如何写,就匆匆动笔,这是许多考生考场上写作文的现状,文章的平庸也从这里定局。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动笔前需要有一个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思维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四先四再”:先解题目再立意,先想材料再定体,先选写法再构思,先列框架再写作。  相似文献   

7.
一、漫画作文写作要点(1)细心审阅题目:审题是写作的必经程序。动笔前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所含写作要求,同时漫画的标题、画中的文字或图下提示均能提供充分的信息,要善于捕捉要点,确定立意。不要看到一点就草草而作,从而漏掉主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审题是写作中的第一步,审题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文章的立意是否恰当,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所谓审题,指的是写文章的人在动笔之前对题意(题目、材料的含义)、要求进行认真的研究和领会的过程。审题不单是切题的问题,更是把文章写好的前提,它是确定写作方向的一个步骤。审题不清就会"立"错"意",会导致偏题、离题,文不对题。因此,作文贵在审题准确,立意新颖。下面就以具体的文章为例,淡谈命题作文怎样审题。  相似文献   

9.
写作复杂议论文,如果有了题目,只是对这一题目有了些大体的印象和想法,就忙着动笔去写,往往会讲得不中肯,问题说不清楚,说不透彻,或者顶多也只是些人云亦云浅尝辄止的东西。原因就在于你对有关这个题目的材料掌握得不够,又没有熟悉和研究它,“以其昏昏”,怎么能“使人昭昭”呢?因此定下题目后,还得尽可能地去收集材料,熟悉和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10.
题好一半文     
有人说,“题好一半文”,这话很有道理。可是在写作实践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在写完文章之后再回过头来给文章安上个标题,甚至有的同学文章没有标题。究其原因,据说是“动笔之前没想好”或是“想不出来”。更多的同学拟的标题多为论题型的范围题目,  相似文献   

11.
田振 《现代语文》2008,(6):94-95
写作是一种“得之于心,形之于手”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一种思维性、情感性的特点,同时也掺杂复杂的心理因素。由于写作心理出现障碍而导致写作过程刚刚开始就马上终止的情况在学生当中时有发生。对于高中生,主要表现在:作文课上,在两节课的时间里,有些学生只写出一个题目,或者只写了一个自然段,根本写不出一篇800字左右的符合要求的文章。他们要么是复习语文基础知识,要么是随意地翻看课外书,要么是在那里苦思冥想,更有甚者,坐在座位上发呆。我觉得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使他们的写作过程无法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的深刻,来自思想的深邃。写作中,由看到题目到开始动笔,中间是一个怎样的想透的过程?在"给题目——写作文"的写作通式下,许多学生苦于思路狭窄、思想枯竭,难以下笔。苦思冥想,希望找到深刻的立意;绞尽脑汁,希望觅得构思的灵感。最终,在无形的思想中漂泊,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抓手。教师如何点拨"想透"的思路,达成想深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姜琴 《广西教育》2010,(28):55-55
作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谋求作文教学的高效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共同的心愿。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写作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就是‘下水’。”实践证明,教师常写“下水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4.
写作一半靠勤奋,一半靠方法。不爱动笔的人,再有方法也不行。1.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答:作文之所以写不好开头,主要原因有几个:一是对作文题目理解不足。还没有理解好题目就动笔,当然会觉得没有把题目的涵义涉及到,或者是写的好像不是这个题目需要的。二是没有整体的构思。写作文是一定要先构思的,一定要把自己要写的,怎样写的基本的框架在脑子里想好,而且你要怎样写需要哪些起码的材料也应该心中有数。比如,如果你写一篇题为《毅力》的作文,这显然是可以写成议论文的,但是怎么写呢?首先应该谈谈你对“毅力”的理解,这样开头就让人知道什么是…  相似文献   

15.
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电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也叫解题,要求仔细分析题目,审查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日相适应的体裁、内容、行文重点、写作方法,并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重视审题的重要性,或者完全忽略了审题这一环节,从而导致偏题、跑题、扣题不紧。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让他们体会到审题的重要性。那么,小学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呢?  相似文献   

16.
张彦清 《甘肃教育》2009,(10):44-45
审题是写命题作文的基础,电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之一。审题也叫解题,要求仔细分析题目,审查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选材范围,决定与题日相适应的体裁、内容、行文重点、写作方法,并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有些小学生在写作文时由于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不重视审题的重要性,或者完全忽略了审题这一环节,从而导致偏题、跑题、扣题不紧。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让他们体会到审题的重要性。那么,小学命题作文如何审题呢?  相似文献   

17.
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经过几番改革,的确收到一定成效。但是,学生怕作文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近来,我们在六个高年级班做过调查,发现一部分学生仍视作文为畏途。他们面对老师出的题目,或者搜肠刮肚,文思枯涩;或者随意编造,敷衍完篇。这种厌写、怕写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  相似文献   

18.
写好考试作文,首先要在审清题目上下一番功夫。如果不认真审题,抓起笔就写,很可能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审清题意呢? 一、抓中心词语,确定写作对象 抓住题目中的中心词语,确定文章是记事,是写人,是写景,还是写  相似文献   

19.
小学毕业班的作文复习要抓住五点:审清题意;明确中心;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学会修改。一、审清题意命题作文首先要审题。题目审得清,不但可以不走题,还可以打开思路,写出立意新颖,内容充实的好文章。怎样训练学生审题呢?可从三方面做。 (一)分析题目,防止走题。 1、辨析写作对象。要辨清题目是要求写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 2、定写作范围。要审清题目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内容的限制。 3、找文章的题眼。题目中往往有一个重点词,透过这个词就可确定文章的中心及内容,这个词就称为题眼。例如《童年趣事》,它的题眼是“趣”,要求写出童趣来。 (二)比较题目,防止混题。为了不把题目写  相似文献   

20.
进行写作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审题。审题,就是对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审题的原则是对题目的涵义、写作文体要“清”,对写作范围要“明”,对题目的要求要“细”。笔者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如下几种审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