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理胜 《武当》2012,(3):6-9
武当五行养生功是众多武当修炼功法中的一种,仅在武当山道门内秘传。功法分为静功和动功。静功中有站功、坐功和睡功的练法,动功中有龟、蛇、虎、龙、鹤五形的练法。武当养生功的动功是以道家内丹功夫为基础,经过筑基炼气,元气生发,有了内功基础后,对五种形象的动物,象其形,取其意,以自然界珍禽灵兽中的生命规律,服务于自身修炼,达到练骨、练形、练筋、练精、炼气、炼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兆生 《武当》2004,(7):45-45
《清·医方集解·勿药元诠》中指出:“调息一法,贯彻三教,大之可以入道,小用可以养生。”由此而知,静功在过去的年代中是较为普及的。儒释道三教都有静功的修炼法。有关静功的修炼学习方法,各家有各家的传授,三教九流泛化于俗,因传承不同,层次上有很大差别。如果仅停留在外表上观看,不去切身的体会,可以说外行人不容易分出  相似文献   

3.
味道     
据说楚留香是用皮肤呼吸的,他的鼻子仅做装饰而已,那么他如何记得张洁洁的气味,如何去辨认红绣、恬儿以及蓉蓉,只有用视觉了,可惜。视线以外,你能感受多少?闭上眼,你能想起什么气息?足球究竟是我们身体哪一个部位的感觉,或者说究竟是哪个部位感觉会最强烈、最持久?一般人一定认为是视觉。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足球就是一种味道。以空气为载体,唤起全身各器官的欲  相似文献   

4.
儒、释、道三家均重视人生修养,而修养的方法内容与境界又各有不同。道家讲人生修养以法天地、法自然为不二法门,以明道、悟道、修道及证道为次第功夫,以"人天合一"与宇宙共洪荒为最终目的。强调恪守知行合一,精进不已地做功夫,以求达致终极。太极文化与道家文化密不可分,太极拳以太极文化为依托,于武则强体健身,在文则修身养性。具体实践是从动功与静功两方面入手。以行拳讲,对眼、手、身、心等有一定的要求,动中求静,静中寓动;以静功讲对身法、  相似文献   

5.
太极拳打手歌曰: “掤扭(?)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这“人难进”的功夫,在太极界里是人人企求的。 “人难进”的功夫,是由“上下相随”来达到的,那么“上下相随”的内涵是什么呢?为此,需做一番认  相似文献   

6.
<正>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是一切教学活动最基本的教学行为。而且,体育教学从课的开始到结束部分,教师与学生会通过若干语言形式来进行教与学的交流,因此,体育教学语言不仅仅包含教师的语言,还应该包含学生的语言。但哪些语言是适当的,哪些语言是有问题的?教师对学生学的各类语言(如提问等)做了什么回应?应该做什么回应?教师应如何在教学中通过语言技能实施成功教学?本研究重点讨论如何通过看课了解教学语言目前的现状,并分析如何有效使用语言,以便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丹窍功”即“丹窍呼吸、开合、内运”功夫,源于“陈式心意混元太极门”之“太极混元内功”功法部分。本功法为陈式太极拳第十八代传人冯志强大师继承师门嫡传、精炼成功的核心功法。 本人随冯老师练功多年,但总感到功夫尚未精通,故很难将冯老师“丹窍功”之奥秘阐释清晰,只能根据自己的练功体认简要地论述一下练功心得体会,请诸拳友指教。(一)问窍 什么是丹窍?什么是丹窍呼吸开合?怎么样修炼?什么是丹窍内运?与丹窍呼吸开合有何关系?内运有几种形式?怎样修炼丹窍内运?这些将是本文论及的中心课题。(二)述窍 冯师在《太极…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的源流,直追道儒两家.太极拳讲静,也是从道儒两家而来。道家有老子所说:清静,为天下正不欲故静,故道教有专门讲静功修炼的《清静经》。儒家同样重视敬静二字,强调心主乎敬,又主乎静。孟子同样强调静神养心莫善于寡欲。儒家经典《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所以,宋明两代大儒如周敦颐.如二程(程颐、程颢),如朱熹,如王阳明,皆十分重视静功的修炼朱熹甚至要求弟子半日打坐入静,半日读书朱熹说:动静。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这完全是练功的体会。朱熹解释《大学》中定、静、安、虑四种境界时说:定如水之初定。静则定得来久,物不能扰。处山林亦静,处尘市亦静。安则静者广,无所适而不安。静固安,动亦安,看处甚事,皆安然不扰,安然后以虑。令人心中摇漾不定叠,远能处事否?虑者,思之精审也。人之处事,于丛冗急遽而不错乱,非安不能。王阳明则有这样的练功体会: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清代湘军名将曾国藩同样练静的功夫了得,他曾专门在日记中谈到静字功夫的重要。他说:‘静’字功夫要紧.大程夫子成为三代后的圣人,亦是‘静’字功夫足。...  相似文献   

9.
胡海牙 《武当》2006,(9):44-46
仙学的基本内容仙学包括三元丹法、中医针药与内家拳三大部分。一、三元丹法三元丹法,即天元、地元、人元三品丹法的合称。天元丹法,一般是指“清静派”的大丹功夫。这种功夫没有流弊,能够自己作主去修炼,而不必一定借助于外物。做这种功夫最重要的一点是,不可执著于在肉体腔子  相似文献   

10.
李元元  李姗 《网球》2008,(7):122-123
在采访FORTEN总裁陈兴顺先生之前,我们对球线的认识,还停留在"羊肠线最昂贵、聚酯线最经济"的"业余层面"上。尽管专访开始前,我们也做过一些功课,但是每每想到网球球线,似乎没有太清晰的概念,现在的网球线有哪些种类?球线对我们的网球水平有哪些影响?到底如何选择网球线?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向陈先生求教。  相似文献   

11.
无影剑     
有什么比闪电更快吗?有什么比闪电侠红得更快吗?答案是没有,迈阿密热队的德怀恩·韦德绝对是当今NBA中最炙手可热的少年巨星。他的身手快到无影,也许真真地就像是金庸的小说一样,看韦德的比赛才知道世上原本是存在一剑无血这种功夫的。韦德的嘴上功夫如何,其实也不差,单单就是区别于联盟中球员普遍的粗重沉郁的清脆嗓音就极具魅力,而且他的回答绝不比他在场上遁球突破来得慢。  相似文献   

12.
记者:李小龙是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功夫”的呢? 琳达:小龙十三岁拜香港著名的一代詠春拳宗师叶问为师,开始学习“打功夫”。小龙年少的时候,确实有些好勇斗狠,经常和人打架。香港地方不大,鱼龙混杂,犯罪率很高。在暴力面前,小龙从不退却。但当小龙来到美国之后,却好像在处世态度方面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巨大转变。与从前在香港截然不同。 记者:他是拥有双重国籍吗? 琳达:不是,小龙是美国籍,他在十  相似文献   

13.
《网球天地》(以下简称《网》):新博物馆从开始筹备到今年3月开馆,这期间大概持续了多长时间,做了哪些工作? 古德法雷(以下简称古):我们在新博物馆上花了约3年的功夫。中央球场旁边的旧馆一直在更新,但后来中央球场要改建,我们就搬家了,有了更大的空间。我们想让博物馆充满互动性,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用他们最熟悉的语  相似文献   

14.
《体育博览》2008,(11):88-89
生鸡蛋是非常脆弱的物体。在任何坚硬面轻轻磕碰都有可能导致它的损坏。而有的人却能将百十斤重的身体稳稳站在鸡蛋上,并确保鸡蛋完整无损。有人声称这是一项绝技,更有人说这是神秘的"轻功"在起作用。成功表演过踩鸡蛋的人中最有挑战性的大概要数已故著名笑星沈殿霞了,她生前曾在一次台庆节目中当众表演过稳踩鸡蛋的神奇功夫。沈殿霞是否也练习过轻功或其他什么外门功夫呢?如果没有.她又是用什么方法令鸡蛋突然变成钢筋铁骨的呢?  相似文献   

15.
武术禅问答     
一、什么是禅? 问到禅,我们一般都是按照如下解释的:禅,是梵音,DHYANG音译“禅那”的缩写,意为静虑。什么是“静虑”呢?一般情况下都会搬出《瑜伽地师论》里一句话:“言静虑者,于一所缘,系念寂静,正审思虑,故曰静虑。”为什么我们都乐于这样做?可以说是偷懒,有现成的就用现成的。但另一方面,要把“什么是禅”表达清楚也不是件容易事。因为禅不是文字功夫,单靠嘴巴讲讲,动动笔头是不行的,重要是去做,去感受。  相似文献   

16.
八卦星际     
《电子竞技》2008,(10):50-51
折腾韩国人每年的折腾又开始了,什么这种联赛,那种联赛,只要是能推动星际争霸发展的各种联赛部开始折腾了。这让人不得不佩服韩国人的能力和他们爱好者绝不移情别恋的精神,如果换做我们天朝大国,那仅仅国内几个人怎么够看?我们一定要拳打亚洲、脚踢欧美、称霸全球才行。看来大国和小国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不过话说回来,人家韩国人自己折腾却折腾的让我们敬仰无比、顶礼膜拜。这就让人想不通了。其实,没有什么想不通,折腾,证明他们在做实事。而不是在成天侵淫在我自己很牛B的白日梦中。  相似文献   

17.
《精武》2010,(5):6-8
一、深圳读者来信、来电问:傅先生,看到您的《太极拳内功心法之研究》,读后余味犹存,总有爱不释手之感,练太极拳须经三个阶段十层功夫,确实为我们练太极拳指出了明确功法方向,请问如何能练成"劲整"呢?呼吸是否应是正常的自然呼吸?"松"和"静"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男子曲棍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九运会结束以后,自己通过竞聘走上了主教练的岗位,开始为“十运会”进行为期四年的精心准备。这段时间我一直在进行深刻的分析、思考和总结:当今世界曲棍球运动发展的最新潮流是什么?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掌握其发展规律?我国曲棍球运动的现状如何?中国运动员的特点是什么?相比之下,我们的差距主要在那里?如何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  相似文献   

19.
梅墨生 《武当》2011,(5):24-26
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从师于太极大家李经梧恩师。李经梧先生(1912-1997),山东莱州市(原掖县)人,毕生修炼太极功夫,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至五十年代,先后师从赵铁庵、陈发科、杨禹廷、胡耀贞、王子英等前辈,通陈、吴、杨、孙四式而以陈、吴为嫡传正脉。其推手精湛,内功深厚,德高望重,见闻广博。我学完拳后常爱问东问西,尤其对太极前辈功夫轶事感兴趣,李老师偶会讲述一些  相似文献   

20.
明星大调查     
新春佳节之际,我们的国乒队员回家过年都会和家人们一起做哪些事情?他们在过年期间最期待的一件事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