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作文来源于观察,来源于生活,在小语教材中明确要求观察的作文就占了95%以上。然而,小学生往往忽视观察。不仅没有观察习惯,也没有观察兴趣和方法,所以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观察,注意四个结合。一、要重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有意观察,即指有目的观察。如为了写好一个小动物,老师事先让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然后再写。无意观察,即不带任何目的观察,就是平时要留心捕捉到发生在身边的事物及在脑海中闪现的念头,要及时写在日记本上,汇成作文材料库。事实  相似文献   

2.
一 游戏体验:习作教学从无意走向有意 语文老师可能都有同感,教课文有教参可参考、借鉴,教习作就惨了,简直无从下手。指导学生习作时,总是反复提醒学生如何读懂习作要求,要写具体、写生动,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等。至于如何写具体,如何写生动,如何有详有略,如何使所写内容有趣味、有意思,没人去想。习作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师最难啃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3.
一 游戏体验:习作教学从无意走向有意 语文老师可能都有同感,教课文有教参可参考、借鉴,教习作就惨了,简直无从下手.指导学生习作时,总是反复提醒学生如何读懂习作要求,要写具体、写生动,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等.至于如何写具体,如何写生动,如何有详有略,如何使所写内容有趣味、有意思,没人去想.习作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教师最难啃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4.
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认真修改。可见,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王惠珍 《新疆教育》2012,(16):119-119,70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训练,对中年级提出:“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对高年级提出:“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高年级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近一半的作文题目明确要求学生作文写成后要进行认真修改。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手,提高作文素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和习作训练中,我有意从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孩子自改作文的能力,从而也培养了孩子做事认真负责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读写结合教学,就是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把阅读课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练习中去。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例文),与单元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有着密切的联系,(习作例文)提供了作文范例,作文训练提供了实践机会。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读写结合教学,应根据教材的体系,抓住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循序渐进。先由德好一段到写好一段.再由读好一篇到写好一篇。由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事物(或人物),抓住特点,全面了解事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到选材立意,构…  相似文献   

7.
朱瑛  张立元 《云南教育》2005,(31):12-13
崔峦老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们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指导三年级学生写《我喜欢的小物品》习作,要求学生自选一件小物品,先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再把文章写具体。习作指导设计按“作前准备——示范观察——独立观察——互相交流——执笔写作”的步骤进行。一、作前准备习作前,教师要求学生从家里选择一件自己最喜欢的小物品带到班上,这物品可以是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小工艺品、玩具等。并初步想想:这物品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评析:让学生自选物品为写作对象,可满足学生习作兴趣,也可避免习作千篇一律,培养学生独立观察与表达的能力。二、示范观察上课开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认识到,习作就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真正使习作成为学生的需要。一、让“说”成为习作的前奏学生习作存在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无话可说三言两语,不具体、不生动,其原因,说的太少“说”是写的前提,有所思,才会有所表达,平时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地、轻松地、无所顾及地说激发说话的热情,教师要创设条件,丰富学生说话的内容。倡导自由表达,经常提供一定的时间与场所,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内容不受他人命题或其他任何条件的…  相似文献   

10.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当中的重难点,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学生写作能力能够衡量一名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它从侧面反映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这两点正是语文教学中最为关注的内容。初中语文习作的类型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记叙文,它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做好初中习作中的记叙文教学,有利于初中学生关注社会现象,热爱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要培养好学生写记叙文的能力,就要求教师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只要立足于农村实际,就地取材,因地施教,让学生有话说、有得写,就能取得学生愿意写、想写好的效果。“留心处处皆学问”。留心看身边,用心去感受。引导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引导他们不断地积累材料,去解决作文无话可说的问题;我口说我见,我手写我心。既达到发展语言的能力,又达到强化观察、体验收获的目的;课文即作文,仿文写作文。他们的习作不但是对自己以前积累的写作素材的合理运用,而且是在快乐中完成了习作,享受到了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小学中高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反映。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必将越来越突出。然而有些学生在没有生活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机械地套搬、移用范文或他人习作中的词、句、段、篇乃至材料与中心写成作文。本文称此类作文为套作。   本文论及的“套作”有别于习作训练中的模仿训练,有三个特点:机械性,虚假性,模式化。 一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有意探索,发现了学生习作中的看似普通的怪现象。   (一)选材取材狭窄   在学生习作中发现,学生选材取材狭窄。写“父母”不…  相似文献   

13.
《语文新课标》中提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常用文体的习作,也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式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作文自改能力,谈谈自己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4.
张立元  朱瑛 《云南教育》2004,(26):18-20
崔峦老师在他的长篇论文《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中说:“从写话入手,降低难度,重在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作文就是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靠兴趣吸引,靠自信提供动力。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当从低年级抓起。要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由此可见,兴趣培养是低段写话教学的关键,而培养写话兴趣,我们认为要从三个层面加以引导:保护低段学生的写话兴趣;激发并培养低段学生的写话  相似文献   

15.
教看图学文《燕子》一课(小学语文第十册),我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实际,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先指导学生观察所画的景物,启发学生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结合自己曾经观察到的类似景色,依图意拟题目,试写作文。我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与课文对照比较。其中,有篇习作比较完整。作者观察彩图后,认为图中的景物主要是写“春色”的,便以《春》为题试写作文。开头这样写:“春天来了,百花争艳。大地青山一片绿装,显得更加美丽。远处,一片桃花开了,红红的,远看像一片火…  相似文献   

16.
梁淑玲 《广西教育》2007,(12A):24-2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也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感到难以突破,难以出成效;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没内容写,没话写,语言平淡,缺少真情实感,对作文没有兴趣等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我有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一、二年级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看图写话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是作文起步阶段的训练,是培养儿童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看图写话能力可以说是作文的基本功。我想这项基本功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也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形成的。它的形成要有一定的过程,要靠长期地积累。那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呢?通过平时的摸索和实践,我想来谈谈我平时的一些做法。。一、看一看,训练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8.
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要从兴趣入手,注重语言积累,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教师要加强习作方法的指导及训练,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说话、写话并进行习作练习,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激励学生乐于表达、善于习作。  相似文献   

19.
如何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习作水平呢?近年来,我尝试改变习作作业的形式,变写作为“玩作”,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让学生以真实的见闻、亲身的经历和真切的感受为习作内容,让学生在心目中播下了这样一个信念:写作文不难,写作文很有趣味,写作文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变写为看。观察是习作的起点,要写好习作,必须学会观察生活。因此,我把写一篇习作的作业改为观察作业。观察春夏秋冬、日月星辰、风雨雪霜、花草树木;观察美丽的乡村、热闹的集市、可爱的动物以及身边的人和事。一次只布置观察一个方面,并指…  相似文献   

20.
对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指导,首先应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在习作兴趣的培养中,我尝试过如下方法:
  一、在生活中体验成功之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年级学生,刚从二年级看图写话转到写命题习作,还缺乏对周围生活、事物的观察能力,不善于从身边的事物中提炼出写作素材。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怎样获得真实生动的写作题材,学会怎样去观察,知道要写好习作,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