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理作为全国名的历史化名城,在云南省建设民族化大省的发展战略中,大理州作出了建设民族化大州的发展思路,本就建设民族化大州的战略意义、内涵、建设举措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就大理化的开发与保护,对古化与现代化,外来化与本土化,世俗化与理论化,健康化与糟粕化,事业化与产业化等系列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如何建设民族化大州的许多可操作性举措。  相似文献   

2.
中大开发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基础建设的滞后及旅游人业人员素质低下会制约旅游业的发展;无序开发会破坏西部独有的旅游资源;民族化及历史化遗产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价值观发生变化;地域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化意义。通过化复兴来促进西部经济振兴和通过经济开发来促进化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片面强调经济振兴而忽视化复兴,必将会导致西部开发的畸形发展。只有在经济开发的同时重视化建设,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经济的开发必然要受到相应化形态的推动。所以在这里提出设计化并对其与西部大开发的关系进行研究。着重阐述了设计化的性质及其内涵与外延的多样性,结合西部社会状态进行分析,将设计化理念应用于西部经济建设,提出了“西部设计,设计西部”的宏观战略。  相似文献   

5.
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的热点,没有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章运用民族化学的有关理论,主要论述我国少数民族化与旅游的关系,开展民族化旅游的意义,民族化旅游现状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开发民族化旅游资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汉唐盛世与西部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唐盛世,积极开发经营祖国西部地区,中央王朝设置郡县,发展交通,移民垦殖,传播内地先进技术和化,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化的发展,加强了祖国统一,增进了民族团结,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今国家西部发展战略提供某些借鉴,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化高度融合的经济产业,临沧地区民族化旅游业刚刚起步,许多工业还有待于加强,本就临沧地区民族化旅游资源蕴藏情况,开发现状及如何开发民族化旅游业进行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西部地区当前化建设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化教育落后和化基础设施不发达等。针对这些不利因素,笔认为应该采取如下对策:制定恰当的人才政策,建立西部化开发基金,发展化教育,加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把化办成产业,借此来加强西部地区化建设,促进社会经济、政治争化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周蓉 《西北师大学报》2001,38(6):104-108
西北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应该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实施化优先发展战略能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进而带动和支持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引导民族化与宗教化中积极因素发挥其社会协调功能,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能够创造民族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环境,促进民族化产业化和经济发展,因此,通过实施化优先发展战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条符合西北民族地区实际的现代化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社会、化一体化发展的现代视角来看,东西部经济实力的差距,实质上也是一种化观念上的差距,西部大开发必须以治本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化大开发。在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把人的现代化放在首位,必须确立以人为中眩的发展观。为此,西部地区要加快发展,必须首先加快解放思想的进程,思想观念的大解放是西部大开发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也是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实现西部经济快速起飞,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经济发展战略从“梯度推移论”到西部跳跃发展;经济发展环境从偏向沿海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经济发展重点从城市偏向改革到注重农村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与东盟作为一种"文化经济",不仅担负着经济、科技等发展任务,而且具有一种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交融和认同的文化使命。中国应保持与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坚持多元的民族文化和谐并存,促进中国的文化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化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经济门类。它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经济、化、社会发展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化经济的发展对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就业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满足和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际间的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后现代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时代条件及可能性已经具备。其思路是:发展先进文化是主导,文化产业是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地方文化、宗教文化的发掘保护是重点,文化必须与经济建设联姻,边缘地带与中心地区加强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经济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力的竞争。区域文化作为一种潜在价值判断标准系统和行为标准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落后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区域文化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首先改造当地的区域文化。湖南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内陆省份,要快速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扬弃传统的湖湘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在文化的战略地位与发展方向、文化发展思路与发展动力、文化发展目标与发展道路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点的战略思想.这些思想一方面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和经验,另一方面更是依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与要求得出的结论,特别是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等方面的认识,体现着鲜明的与时俱进特征.  相似文献   

17.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就发端的东西方文化交流方向的逆转 ,至今仍远远没有结束 ,在新世纪 ,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也包括文化的复兴。这种复兴不是简单的恢复过去 ,而是着眼于创造 ,增强综合国力是这种创造的根本动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是世界文化交流中最大的两股潮流 ,拒绝文化的互动传播与碰撞不是明智之举 ,全盘西化更不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动态平衡。主流文化的引导、大众的文化需求、大众传媒的运作、西方大众文化、经济利益是影响我国目前大众文化建设最大的几种合力。这些合力的消长 ,都要受到我国综合国力增减的影响 ,从而左右着我国大众文化的形貌。  相似文献   

18.
后殖民理论在中国并不限于狭义的文化领域,而是和世界民族独立、政治意识形态、社会文化思潮等具有血缘纽带的联系,中国学界对后殖民理论的关注更倾向于为本民族文化生存危机的焦虑和警惕。后殖民理论对于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的启示在于揭示了西方殖民主义从军事、政治向文化转移的政治阴谋,警醒发展中国家审慎吸收外来文化。但是,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以及中国民族文化的自身特点,又使得该理论在中国的实践遇到新的难题和困惑,其具体体现在文化结构的四个层面上。因此,我们对于后殖民文化理论自身又需要保持必要的反思和质疑。  相似文献   

19.
实现民族和谐有助于各民族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存在现实差异,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从中作梗,导致民族和谐的实现还面临一些困境。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强化民族和谐的法制建设和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并加强比较研究、实证调研和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文化在其各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是各自民族精神内涵的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异种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使得文化全球化成为历史的必然。在充分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把传统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与西方文化的积极成果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对于调节改造中国文化,建设面向未来、符合全人类发展前进方向的中国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