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文末开课。如讲授《故乡》这篇小说,一上课,我说:“同学们,今天学习《故乡》这一课。‘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众多走路者中,鲁迅是走在最前列的人之一,让我们踏着走路者的脚印慢慢地沿‘路’欣赏鲁迅先生的《故乡》吧!”学生刚看完课文,我就发现许多学生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那是他们对我开课的话语的回应,看来他们已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借用文末析课。在全班学生刚读完《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时,我就借用文末一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同学们,请看课文…  相似文献   

2.
<正>拜读了《江苏教育》"小学教学版"2014年第7期张久明老师的《让学生真正爱上背诵》颇为欣喜。"背诵"这种自古至今都有效的学习方式已逐步得到重视,但张老师的部分观点我不能苟同,现以苏教版二下的几篇课文为例,和张老师商榷。张老师的观点一:"调查显示,许多学生不喜欢背书,就是觉得‘太麻烦了',有学生写‘听到妈妈叫我背书,我就像头大了一样'。背诵的内容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程度,怎么能让他们喜欢呢?所以,对背诵的内容,应该允许学生选择。"  相似文献   

3.
认识张宁静,是去年招聘学生记者时的事了。那时偶然在一大堆来信中发现了她,就回信让她来参加学生记者的招聘。她当天果然来了,并顺利通过了面试。此后,看到张宁静文章的机会就多起来,对她的了解也慢慢多起来。张宁静的文字有时候比较深沉,她给我看的几篇关于父爱的文章,让我为他们父女而无言感动。张宁静有两个“太喜欢”,  相似文献   

4.
最美的时光     
最近,我闲来无事,翻出了以前的QQ空间日志,一篇篇翻阅起来。以前的我很喜欢在空间里放歌词。初三毕业前夕,我在空间里放上了许飞的《那年夏天》:"我愿相信/时间倒退/记忆的最美/合起双手/闭上双眼/再许下心愿/在某一天/回到从前/让他们都出现/但他们没改变/让时钟停在/那年的夏天……"下面我还写了很短的一句话:很喜欢这  相似文献   

5.
4为了帮助兰姆返回故乡,我们全家陷入了苦思冥想之中。我让兰姆装成一个不会说话的大玩具,和妹妹轮流带到学校里。我们这样做,一方面防止别人知道兰姆是外星人,一方面又能让大家喜欢兰姆,奉献一片爱心。果然,大家一看见兰姆,就喜欢上了它。同学们争着跟兰姆玩,兰姆冲他们眨眼睛,他们以为兰姆是  相似文献   

6.
情系大飞机     
我生活在金边,而我的故乡却在马德望省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一次我回故乡玩,第二天,我就结识了许多的小伙伴。他们老实、憨厚,我很喜欢他们。我在城市里长大,见过世面,懂的自然比他们多,所以,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坐在大石头上给他们讲故事,每讲一段,他们就给我乡下的土特产吃。可没过多久,我的故事就被他们掏得一干二净,但是为了吃甜甜的红薯干、香脆的炒花生,我便讲起了金边的高楼大厦、火车、飞机、轮船等等。想不到他们也照样听得津津有味,一个个都张着嘴,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我。于是我越讲越夸张,唾沫星四溅。有一次,我竟然眉飞…  相似文献   

7.
我喜欢……     
我喜欢赏花,不管是清瘦的秋菊、浓郁的玫瑰、端庄的牡丹还是孤洁的百合;我同样喜欢开在山坳里、田野里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我相信,凡是花,都该拥有尊荣。我喜欢绽放在人们脸上的笑颜;我喜欢朝气蓬勃、纯真可爱的学生;喜欢孩子们美好宽阔而又明净爽朗的额头;喜欢一双双活泼清澈的眼睛。我喜欢阅读学生的作文。那些稚嫩淳朴的语句,让我体会到天真的理想与非凡的感悟;那些亦真亦幻的情景,让我品尝到甜美而又沁人的温馨,让我沉浸于诚挚的友情、浓郁的亲情甚至朦胧的爱情。我喜欢看书,喜欢静静地读一小篇美文或者一段故事。在书里,我陶醉于那穿…  相似文献   

8.
《故乡的芦苇》这篇美文是著名作家焚发稼所写的,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选用了这篇文章,在阅读教学中的案例也很多.而张老师在我校教研时却以此文为范例让学生仿写了一篇习作——《我爱家乡 》.这节读写结合课给了听课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节以读写结合为主要策略的写作指导课,这节课所呈现的是一种全新的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写作的教学模式.《故乡的芦苇》是编排在五年制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里的,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九课.这节读写结合课我觉着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的一年到来了,小兔菲菲祝大家在2006年,学习进步、心想事成、快乐健康!说实在的,刚当上本栏目主持人的时候,我心里总是忐忑不安,生怕主持不好,让大家失望。现在,我的信心越来越足了。为什么?一则是因为小朋友们逐渐开始喜欢我了,二则是因为给本栏目投稿的老师学生越来越多了。他们纷纷来信告诉我发生在校园里的趣事,诉说他们成长中的苦与乐。我忍不住要让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这些趣事了。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优美的文字之一,语文老师肩负着传承汉字美的重任.为了让学生们喜欢汉字,让汉字根植于他们的心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带着学生一起“玩”出汉字的美,一盒彩铅、一个图画本、一本语文书、一张思维导图,画出学生们心中的汉字世界. (》)趣中学——看汉字背后的风景  相似文献   

11.
周一是例行批阅周记的时间,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本本周记,仔细地阅读、批改着。这是我最惬意的时刻透过那活泼而略显稚嫩的语言,我仿佛走进了学生心灵深处,聆听着他们的心跳,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体味着他们的烦恼。正是这一篇篇周记,让我及时发现了他们内心的想法,感受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记忆中,学生时代的我是很喜欢历史课的,但让我印象深刻的历史老师却寥寥无几。我所喜欢的两位历史老师,他们的共同点是所上的历史课都非常活,具有激情,深受学生喜欢,至今回想起来都让我激动不已。因此,我永远底记住了这两位老师。也因为他们,让我更加喜欢历史。今天,当我也作为一位历史老师站在讲台上,我不禁深思:我如何才成为一位让学生永远记住的历史老师,让学生因为我而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呢?  相似文献   

13.
我校开展韵语识字实验,使学生在一年内认识了大量的汉字。可如何设计作业,才能让2500—3000个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反复出现、巩固记忆呢?学生喜欢看书,我便让他们制作了专辑本,摘抄各种体裁、各种内容的段落。这样,孩子们可以边读他们喜欢的  相似文献   

14.
徐静 《教学与管理》2011,(12):13-14
周一是例行批阅周记的时间,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本本周记,仔细地阅读、批改着。这是我最惬意的时刻,透过那活泼而略显稚嫩的语言,我仿佛走进了学生心灵深处,聆听着他们的心跳,分享着他们的快乐,体味着他们的烦恼。正是这一篇篇周记,让我及时发现了他们内心的想法,感受到了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了他们心灵深处一些不愿向别人透露的想法,  相似文献   

15.
一般的作文习作都是语文教师规定好内容,进行简单的习作辅导后让学生独立完成,但是一个孩子的一张夹在本子里的便条让我对这种模式产生了怀疑,便条的内容大致如下:“老师,我不喜欢写你布置的XX习作,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的不同,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语文教学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故乡》一文时,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让他们自由组合,分为不同的小组,并分给他们不同的学习任务。喜欢画画的,画出少年闰土图、中年闰土图和当时的情景图;喜欢音乐的,搜集有关音乐资  相似文献   

17.
那天早上,成成与爸爸分开后哭个不停,怎么安抚他都没有效果。于是,我把他带进图书角,希望他能安静地看一会儿书。可他对我推荐的书并不感兴趣,仰着头继续哭。我又给他拿了几本颜色鲜艳的书,依然没用。这时,我看到旁边有几张孩子们带来的照片,就顺势问他:“照片上是谁啊?”成成带着哭腔告诉我照片上小朋友的名字。我立即拿出所有照片让他一张一张地看,说说照片上是谁,成成这才慢慢停止了哭泣。这件事让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小年龄的孩子都喜欢看照片,何不让他们从家里各带一本相册来,这样他们在幼儿园也能看到家人的照片。很快,图书角里多了许多…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研究》2009,(8):48-49
我的女儿11岁了,一直以为她小小年纪应该是白纸一张,可是有天我竟然在她的书包里发现了男孩子给她的情书,说什么喜欢谁不喜欢谁的问题。这太让我吃惊了,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教学自述记得有位学者说:“历史仿佛给人们提供着关于‘故乡’的回忆,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也一直努力使更多的学生能对“故乡”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知“故乡”,爱“故乡”,心中始终存着眷念。开创竞赛型教学模式历史课教学改革的向前推进,要求在课堂教学时,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还学习权给学生,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乐学情绪,让学  相似文献   

20.
改变     
<正>文章主要记叙一名班主任十几年教学生涯中的个人成长和帮助问题学生成功改变的教育故事。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题记在从教最初的几年里,为了让学生喜欢我,我给自己取了个英文名字,叫Chocolate。那时候我还只是一名科任,总是微笑着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打成一片,尽我所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