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2007年春节晚会上,由赵本山、宋丹丹、牛群出演的小品《策划》以辛辣的手法讽刺了媒体的炒作之风,看后让人忍俊不禁。但是,从内容来看,  相似文献   

2.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卖拐》、《卖车》,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意味深长的讽刺,赢得观众一致好评,尤其其中赵本山的“忽悠”,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级新闻单位目前正在深入开展“三项教育”学习活动,但仍不时有一些类似的“忽悠新闻”在媒体上露面  相似文献   

3.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卖拐》、《卖车》,以其特有的幽默和意味深长的讽刺,赢得观众一致好评,尤其其中赵本山的“忽悠”,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级新闻单位目前正在深入开展“三项教育”学习活动,但仍不时有一些类似的“忽悠新闻”在媒体上露面,让人读后觉得如同一碗鲜美的汤里落了个死苍蝇。  相似文献   

4.
笑话(joke)是幽默的一种形式,玩笑的目的就是逗乐、引人笑。幽默当然不只是笑话,幽默有许多其他的表达形式,如插科打诨的滑稽、相声、小品表演、讽刺漫画、讽刺小品文、酒吧或电视表演的脱口秀、批评社会现象的说唱等。笑话应该是指一个短的“段子”或“故事”,末尾处有一个精彩的“话锋一转”“急转弯”或“妙语”(punch line,意思是“猛击一下的那句话”)。  相似文献   

5.
“书评小品”这个栏目,乍看起来似乎有些怪。其实,“小品”者,各种体裁的短小文章之通称也。书评文章又何尝不能产生小品?一篇三五百字的短文,倘能深入浅出、夹叙夹议地评出一些道理,可能要比那种大而无当、流于空泛的文章中看得多。当然,若从文学的角度来挑剔,发表在这里的文章未必都能称得上小品;而发表在“书评”栏里的两千字左右的文章,又未必都不是小品。我们为这个栏目命名的初衷,偏重于为更多的书评作者提供发表短文的机会;如能由此引出一批可供鉴赏的韵味无穷的小品来。岂不快哉!终归会有那么一天:把书评和书评小品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6.
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最近联合出版了高级编辑、作家李延柱的新作《一个中国布尔什维克的幽默人生》。不愿不上班而白拿薪水的主人公罗铁丁,是新中国第一代基层干部,也是一位因出版了《马处长寻猪》的讽刺小品而名噪一时的讽刺幽默作家。如今,他自己的生活故事被真实写入了书中。这本纪实作品收录了罗铁丁数十个  相似文献   

7.
喜剧的烦恼     
郭德纲来了,可相声未必变得更好了;赵本山走了,春晚小品却真的没着落了;《泰囧》火了,中国的喜剧电影会更好吗?问这句话时,电影人哑了;喜剧怎么了?是我们变得笑点高了还是喜剧不再好笑了?没有了讽刺,相声、小品、戏剧、电影,这些平时娱乐我们的最主要的产品,在网络作品、微博段子和现实环境的挤压之下,还可以继续逗笑我们吗?  相似文献   

8.
一、《异域文谈》周作人《知堂回想录·自己的工作三》云:“此外也写些随笔小品,多是介绍外国的文艺的,作有《希腊之小说》一二两篇,一是讲公元前三世纪时期郎戈斯的所谓牧歌小说,二是叙述二世纪时叙利亚文人路吉阿诺斯的讽刺小说,题目是《信史》,可是里面说的全是神异的故事,讽刺历史家说诳话的风气。又写了一篇公元前六世纪时的女诗人萨福的事迹和她的遗作,题名《希腊女诗  相似文献   

9.
穿长衫的     
我在一本知识分子扎堆谈思想的杂志上找到一篇摩罗的文章,我在这一天里的娱乐生活就有保障了。的确,对我来说,余杰、摩罗、孔庆东这“文坛三跳蚤”的文章属于“幽默小品”。他们仨从不让我从中找乐的阴暗之心失望。  相似文献   

10.
关于书话     
关于书话止庵文章似乎向来有大品、小品之分,其间最主要的区别还在于前者旨在经世,而后者就没有那么严重,所以连带着作者写作时的态度也不一样。拿这个标准来看,书话一路文章自然应该算是小品。但是正因为作者的态度比较放松,没有太拿它当一回事儿,结果反而能把文章...  相似文献   

11.
小品的衰落     
小品的衰落杨润阁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有小品出现,大约始于1984年陈佩斯主演的“考演员”。由于这个节目别开生面,妙趣横生,使晚会大为增色,从此小品便成为晚会不可或缺的台柱,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苑新葩。然而,最近两年,小品衰落了,即使把1995、19...  相似文献   

12.
理趣小品,是相对于情趣小品而言的。最浅显地说,情趣小品侧重于抒发个人的情感,以情动人,且多取温馨的题材,不离亲情人伦之美;理想小品则偏重于客观真理的论辩,以逻辑的力量服人。当然,情趣小品也可以有哲理,有议论;理趣小品也应该有真情实  相似文献   

13.
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对北京日报一直是很关心的。每当回忆起周总理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我们微小成绩的热情鼓励,对我们缺点严肃而恳切的批评,我们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看到周总理对办好首都这张地方报纸的热切期望的目光。一九五四年二月二十日,北京日报副刊登了一篇讽刺小品《周末》,讽刺一个工作人员对国家建设不关心,对本职工作不负责任,一心迷跳舞,从星期四开始,成天忙着找票、准备服装、理发。不  相似文献   

14.
玉国 《视听界》2000,(3):55-55
纵观电视小品这个拥有许多兄弟姐妹的大家族,依笔者之见,从宏观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色小品,如魔术小品、戏曲小品、音乐小品、哑剧小品、口技小品、体操小品等。它们用一种或几种其它门类的表演手段(包括道具)来组织作品,这些表演手  相似文献   

15.
在基层做文化宣传工作,应该是“杂家”,各种体裁的写作,都可学一点,十八般武艺的知识样样知道点,这样,可以适应文化宣传工作业务面宽、要求工作人员知识面广的特点。这几年,在戏剧舞台和电视屏幕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戏剧小品走红,一些话剧小品、方言小品,地方戏曲小品,常演不衰,越演越火爆。许多基层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日报》上,《今日谈》是我每篇必读的专栏。直至今天,它仍然使我保持着每篇必读的习惯. 它有哪些吸引读者的魅力呢? 首先是新鲜活泼。《今日谈》的素材直接来自生活深处,有如刚刚从河里捞出来的鱼虾,到手时还是蹦蹦跳跳的。这里发生了许多新闻故事。有的故事,听起来难以相信,却又是千真万确的,例如“可怕的调查提纲”,荒唐的“接亲专车”等。有的事本身就是一篇幽默小品,例如“镜子照一照,无产阶级思想全跑掉”那样“左”得令人发笑。有的是一幅讽刺漫画,例如“一菜一汤,生意跑光……八菜一汤,独霸一方”  相似文献   

17.
讽刺漫画是具有极强战斗力的艺术品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我国讽刺漫画历史上繁荣活跃,目前却面临多重压力。讽刺漫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宣传教育作用很大。漫画作者必须注重精品意识,以精品佳作教育、吸引广大读者,促进讽刺漫画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做了几十年的副刊编辑,接触到的戏画较多,有戏曲速写、戏曲人物画、戏曲国画、戏曲漫笔、戏曲小品等等,其中有的是戏曲漫画,有的就不是。我理解,以戏为题材的画,只有具有了漫画的属性才可称为戏曲漫画。我国杰出的漫画家、抒情漫画的开创者丰子他先生认为:“‘漫画’式样很多,定义不一。简笔的、/h形的、单色的、讽刺的、抒情的、描写的、滑稽的……都是漫画的属性。有一于此,即可称为漫画。”又说:“漫画是注重意义而有象征、讽刺、记述之用的,用略笔而夸张地描写的一种绘画。”“漫画是介于绘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艺术。”从…  相似文献   

19.
金曙 《视听界》2001,(1):46-47
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晚会曾有一个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它讽刺了一位为追求“轰动”而摆拍,导演“英雄母亲”行为与动作的电视记,看了让人深思,反真实的摆拍,背离生活的作假,是新闻报道中对人格的不尊重,自然会抽害新闻的可信度和人物的直实性, 这种做法会把“真的也写假了,真的拍假了”。  相似文献   

20.
日前,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在某报纸发表了题为《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的评论文章,批评春晚小品用低俗取笑农民。春晚导演马东撰文表示小品作品好坏自有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