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美国少数民族心理学历经了百年的发展,对各国少数民族心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科学种族主义”、科学心理学、心理测量、临床心理学对20世纪美国少数民族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以及美国民族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美国心理学会(APA)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美国民族心理学研究仍然存在着欧洲文化中心或白人中心向适应多元文化社会转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英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英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社会。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移民涌入英国,教育系统内部和社会的反应变化多端,开始是抵制,经过同化和融合,多元文化主义最后发展到反种族主义。但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特别是1988年教育改革法通过之后及随后的政策变化导致了多元文化教育及反种族主义教育的倒退。1997年,新工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大选。新工党政府的言辞多少有点更令人对前途充满信心,但是任何具体的政策或者说特别关注多元文化的反种族主义教育的实践尚需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教育公平与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看似公平与平等的黑人教育背后其实潜藏着无形的种族主义和不平等的黑人教育.美国黑人教师数量与比例都不能与白人教师同日而语,而且缺乏有针对性的黑人教师教育,“平等即相同(equalitymeans sameness)”的理念其实忽略了黑人文化的独特性.美国黑人教师教育之所以重要,在于它能够给黑人世界传授足够水平的文化和人生的崇高理想,到那些不仅不懂文字、也不懂生活的人当中去散播文明的种子.文章还涉及美国黑人教师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并明确提出发展黑人教育的关键在于让黑人掌握教育的管理权和话语权,要“黑人教师管理黑人教育”.  相似文献   

4.
福克纳反种族主义的思想是明确的,他对黑人的命运给予了深切同情,但他对黑人能否与白人完全平等则持保留态度,认为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他笔下的黑人妇女多品质优秀,而男性黑人则多数要么品质低劣、要么滑稽可笑。因为黑人妇女多安分守己,温顺忠诚,而黑人男性则多数不安心当一个“黑鬼”,要追求自由平等。这充分体现了福克纳复杂矛盾的心态,作为一个人道主义作家,福克纳认为奴隶制、种族主义违背人性,是对人性的摧残。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南方贵族后裔,一个浸润在南方文化中的贵族知识分子,他在情感倾向上还是留恋传统的南方社会,更容易认同传统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5.
内战后的美国社会,黑人们虽然取得了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和解放,但是种族主义仍然盛行,不平等现象随处可见.在这黑白文化的"大杂交"中,由于白人文化的主流地位及其霸权主义倾向,美国黑人及其文化时刻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美国黑人如何界定自己?如何在保存自身文化身份的同时,探求和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是每一个美国黑人无法逃避的现实.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在小说<无形人>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求.  相似文献   

6.
黑人基督教在理论上把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与非洲传统社会的平等理想结合起来,宣扬种族平等的价值观,成为团结南非人反种族主义斗争的思想理论武器。在实践上,黑人宗教领袖、宗教组织直接参与,甚至领导了反种族主义斗争,使政治斗争和宗教运动密切结合,为推翻罪恶的种族制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种族主义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但它的存在却加剧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它限制和阻碍了社会结构和世界体系的平等,导致了当今世界的社会骚乱和各种暴力冲突。我们应该从历史上去追溯种族主义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以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为例,揭示了美国主流社会白人种族主义的压迫给黑人身心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白人文化霸权下的黑人慢慢地失去了自我,成为了"他者",甚至将种族主义内在化了,自觉地以白人文化意识为标准,异化了黑人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摒弃了自我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美国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的短篇小说《约翰的归来》,指出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在种族歧视阴影下发生异化,从而展示美国种族主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黑人基督教在理论上把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与非洲传统社会的平等理想结合起来,宣扬种族平等的价值观,成为团结南非人反种簇主义斗争的理想理论武器,在实践上,黑人宗教领袖,宗教组织直接参与,甚至领导了反种族主义斗争,使政治斗争和宗教运动密切结合,为推翻罪恶的种族制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肖邦在《德西蕾的孩子》中借用圣经中上帝与撒旦冲突的神话原型人物形象,将美国南方白人与黑人分为宗教意义上的两大敌对阵营,传达出她宗教外衣下的褒奖白人、贬低黑人的种族主义立场,可以说该短篇小说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为奴隶制辩护的种族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12.
安吉罗在《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通过一系列黑人被歧视的剪影浓缩和反映了黑人在不同阶段里对种族压迫的种种抵抗。通过深入分析主人公玛雅的成长经历,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玛雅种族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揭示了白人种族主义的罪恶以及黑人民族为了实现种族平等所做的不懈斗争。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国南方文学的灵魂人物,福克纳在多数作品中都表现了他对种族主义的关注和对黑人的同情。然而,因为受到南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福克纳的反种族主义立场表现出尖锐的两面性,它不仅造成作者笔下黑人形象的局限性,而且与其反种族主义立场形成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乔安娜·伯顿是福克纳的长篇杰作<八月之光>中一位主要人物.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用来帮助、提升黑人,最后却被拒绝提升的"黑鬼"情人--小说主人公乔*克里斯玛斯杀害.解读乔安娜的种族观念有助于读者深刻理解文本主题,认识种族主义的强势与罪恶,对唤起包括美国白人在内的全社会的觉醒,改善黑人的生存状态,提高黑人的社会地位,消除种族主义并最终达到种族平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表达思想、传递感情,交换信息的交际工具,英语作为美国这个多民族和多种族的国家的主导语言,它肯定要为其社会的主导群体──白人服务,反映白人种族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本文就英语语言的种族主义表现模式进行如下探讨: 1.色彩词的象征意义 由于色彩词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象征意义,因此各民族都有其偏爱和厌恶的色彩,这种偏爱和厌恶反映其社会的思想观念与政治态度。例如英语中“white”和“black”这两个色彩词,不仅是“白”与“黑”的颜色,还有更深层的象征意义。白色“white”…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趋势在世界许多国家相继出现。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思想首先出现在美国,并已成为指导西方各国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改变白人中产阶级文化标准,在课程中体现多民族多元文化内容,让学生掌握多元文化社会中必需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促进多元文化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发展。它主张整合课程内容,重视知识构建,开展平等性教学,促进各民族学生学业成功。  相似文献   

17.
摇滚乐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反抗种族主义的斗争相伴随.在摇滚乐蓬勃发展的60年代,争取种族平等的民权运动如火如荼.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权运动和摇滚乐都是对种族主义的抗议.本文通过对几位黑人歌手和白人歌手以及他们的代表性歌曲作品的分析,说明摇滚乐在民权运动时期的表现和所反映的社会心理,以及它与民权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运用后殖民主义视角对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分析,通过对黑人少女佩科拉一家与克劳迪娅一家作为“属下”面对白人文化霸权主义是否发声进行对比。揭示出白人文化霸权及种族主义内化对黑人,尤其是黑人少女心灵的戕害。指出面对白人文化霸权的压迫,处于社会边缘地位的黑人只有勇于反抗,坚定自己的黑人文化身份,才能在不平等的压迫中幸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14年8月发生的白人警察达伦。威尔逊枪杀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事件引发从弗格森镇到全美的规模巨大的种族骚乱,警民冲突势同水火。这一种族骚乱事件印证了福柯在《必须保卫社会》中的论断,即政治是以其他手段对战争的延续。从福柯的权力理论,尤其是生命权力的视角来分析弗格森事件中的各种力量关系可以看出,警民冲突和种族冲突暴露了美国国家管理的权力战争本质和种族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20.
纳粹德国社会是一个具有种族主义特征的社会。希特勒及其党徒期望建立一个纯洁而健康的雅利安民族,所以妇女在纳粹实现其种族主义理想的过程中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纳粹宣称妇女是民族的母亲,给予她们极高的社会地位。然而,在实际的角色扮演中,德国妇女的命运却由于其种族和阶层上的差异而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