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凤 《学子》2015,(6):30
数字化书香校园是对以纸质文本阅读为基础的"书香校园"的发展,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媒介,建立起来的对阅读资源与阅读活动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我们可以真正的让儿童守望那一片童心童真的原野。一、利用学校网站,为师生提供健康丰富的阅读食粮"不读满100本书,就不是合格的小学生",阅读能点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是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带领中小学师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数字化的阅读.数字图书馆平台本身具有的一些功能及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为阅读共同体的形成提供了一些基础要素,数字图书馆中的阅读器、个人图书馆的功能及各种不同的异步交流形式为阅读共同体核心要素和形成要素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利用数字图书馆资源和平台的优势,来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共同体和家校的阅读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此营造书香家庭、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山西省太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招标课题(编号【ZB-201119】),大唐实验小学在开展"‘七彩童年’书香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过程中,抓住了"书香"核心,从三个方面组织师生开展实践研究,以全方位立体式管理模式构建出一所书香校园。一、建设浓郁的书香校园,营造真实的读书氛围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书香校园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一种氛围,强调阅读环境对读书的  相似文献   

4.
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资源与技术支撑,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了更高的平台.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利于抢占教育发展制高点,提升教育质态,促进素质教育深入施行.我们应该遵循数字化、标准化、统一化、集成化的原则,运用教育理念重构、科学制订规划、架构人力资源、优化过程管理等手段.推进区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扬州市邗江区从2006年起,按照"三步走"步骤,加强硬件和软件的改造,加强培训和管理,经过三年时间,将区域所有学校创建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促进了区域教育科学、高效发展.实践证明,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工程,必须由战术地位转变为战略地位,由局部推进转变为整体推进,由技术驱动转变为制度驱动,才能为教育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正江苏省南京市龙江小学建校于1996年。学校作为南京市首批"智慧校园"建设试点学校,通过"书香校园、科技校园、数字化校园"的"三园合一"建设,倾力打造基于每一个儿童参与研究的"智慧校园"。一是书香校园建设:通过图书"出馆"、新书"漂流"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接触书籍的机会,让学生能在教室里、走廊内、草坪上阅读、交流、分享;在校园的公共区域配置电子触摸屏,全面覆盖无线网络,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电子阅读,做到阅读无极限。书香氛围的营造,实现了"处处有图  相似文献   

6.
建设“书香校园式”学习型社会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治理探索。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根本在于培养社会成员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建立促进终身学习的机制。学习型社会构建应当以书香校园为原点和重点,而“五全阅读”是书香校园创建的有力抓手,也是打开新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路。广州市荔湾区推动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采取“五全阅读”常态落实为策略,以实验推进、活动带动、测评引领为路径,建立区域阅读规划、科研、实践、联动、考核等机制,落实师生阅读常态,改变学习方式,阅读带进家庭,走进社区,创建书香家庭,建设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学校"数字化校园"内涵建设与应用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数字化校园"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也有着自身值得研究的内容和探究的空间,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经验做法,首先阐述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推进多媒体教学、建设数字化资源、构建网络化平台的具体建设思路,其次对"数字化校园"在促进特教教师专业发展、学生缺陷补偿、学校管理和发展方面进行了应用创新的策略研究,指出在应用中求创新,以应用推动创新,这样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特殊教育赢得改变和发展.本文为特殊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字化校园的生态化建设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推动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从技术层面看,扬州的很多中学数字化校园逐步完善.然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要注重各类资源的内涵建设,从而体现数字化校园中生命体与技术环境、生命体与生命体的生态联系,才能最大化地体现其教育价值.本文从实践出发,从课程资源的生态积累、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数字资源的人性管理三方面对数字化校园生态化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只有重视生命体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生态化联系才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陈金荣 《教师》2020,(10):37-38
书籍是学习的良师益友,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弘扬校园阅读文化,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是建设有思想、有内涵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必要举措,更是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书香校园的建设必须立足于书香环境建设,深入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让好书浸润心灵,书香萦绕校园。文章分享了推进校园阅读、建设书香校园的有益经验,和广大教育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0.
"智慧校园",就是以"新三基"教育思想为指导,通过开展"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建设,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智慧的学生创造优质的物质条件,使教育的实践过程与实践水平,在"数字化校园""书香校园"和"科技校园"环境下,变得更为"智慧"。  相似文献   

11.
"书香校园"是具有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丰富的阅读资源、多彩的读书活动的校园。2005年前后,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教育理论的事件及推广研究》课题组召开了第一届"营造书香校园"研讨会,苏州大学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就提出了"建设书香校园、创学习型学校"的倡议。 近十年时间过去了,书香校园建设推进得怎样了?书香校园建设有以下阶段。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方法,全面提升全校师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我校以开展校本阅读活动为策略,在教师中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促进教师向学研型的专业化教师方向发展,使教师成为"书香教师";在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科学的读书方法,使学生成为"书香少年";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塑造鲜明的校园读书特色,创建"书香校园"。  相似文献   

13.
历代文人墨客、教育专家都为我们指明了儿童阅读的重要性。确实,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而浸润"书香"的童年一定是金色的、幸福的。借着响应建设"书香校园"的号召,我在建设"书香班级"之学生读书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立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根植"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正构建书香校园,是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本人结合作者所在学校的具体实际,谈谈对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与认识。一、明确书香校园目标是建设书香校园的前提书香校园目标是通过阅读来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能力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环境的改善,实现学生、教师、学校三者的有机发展。我校从实际出发,把书香校园目标定位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5.
下一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以现有校园网为基础,以教育教学资源库、图书馆为信息源,以数字化为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分步实施创建21世纪的现代化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校园建设开拓了全新的育人环境,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受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数字化校园构建包括数字化教育环境的构建、管理信息系统与办公自动化建设、数字化实验室与虚拟实验室建设。基于此的教育信息化涉及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教育信息化实施管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以"数字化校园"工作为代表的扬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制约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仍然是教师的信息素养,就如何培育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我们在区域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形成了系列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从获取资源、评价手段、应用信息、探索兴趣、创新创意、信息公开、竞争激励、管理规范、竞赛活动等九个方面总结了实践经验.文章就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转变观念、软硬件建设、师资培训、激励机制等四条策略,这同时也为进一步推进扬州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前提.有了兴趣,学生就会热爱读书,便会感到读书不苦,其乐无穷.书香不仅要弥漫在孩子们的心里,更要弥漫在整个校园,让书香在校园里慢慢地充盈开来……让这样的理念指引我们将"悦"读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书香校园建设也在幼儿园开展起来。我园通过布置"故事书、故事树、故事墙、故事屋"四位一体的故事环境,开设阅读吧,创设了校园书香大环境;各班通过创设班级阅读角、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开展好书交换活动,创设了班级书香小环境。此外,阅读节、大带小阅读等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充分体验读书的乐趣;家园共建、"书香爷爷奶奶、书香爸爸妈妈"家长义工团活动等,营造出了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全面推进了书香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刘广平 《生活教育》2014,(18):122-123
我校以构建"书香校园"为重点,将文化建设的触角伸向每个角落,努力让书香弥漫,让阅读滋润师生心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