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下的媒介,表现出来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度上升,最后则发展到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也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所谓“娱乐新闻”,就是能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产生愉悦之情的新闻。一般说来,“娱乐新闻”有如下几点特性: 其一,娱乐新闻具有娱乐性,因其属于软新闻,而软新闻大都具有娱乐特性,尤其是那些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奇人趣闻或自然界的异物怪事的消息,其娱乐性表现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3.
娱乐新闻已成了大众传媒的宠儿,其“娱乐性”给受众带来更多的消遣性,在紧张压力之下,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不容忽视的是。娱乐新闻为了取得更佳的效果,木惜以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代价,不惜以以假乱真、真真假假为手段,标题上也是花样翻新,标题与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客观上讲,一部分娱乐新闻的新闻性慢慢缺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失了分寸的、乱了套路的娱乐,  相似文献   

4.
试析当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目前对新闻娱乐化的种种界定,大致可以看出:新闻娱乐化是指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即所谓“硬新闻软着陆”。娱乐性节目比例大量增加,严肃新闻节目的比例下降,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以加强贴近性,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的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娱乐化 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众所周知,美国的传媒业在全 球是最发达的。9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装备,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娱乐化、本土化正成为席卷全美传媒的两大潮流。 传媒的娱乐化,不单单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版面)受到冷漠和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内容越来越多,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美国新闻界称之为“娱乐信息”,用来形容传媒提供没有实质的家长里短的消息。新闻的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美国新闻工作者协会…  相似文献   

6.
娱乐新闻漫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羽  李卫 《新闻知识》2001,(10):23-24
一近年在我国新闻媒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新闻品种——“娱乐新闻”。晚报、都市报、生活服务类报纸以其为主要内容;娱乐性、服务性电台和电视台也以其作为主打节目;就连一些严肃性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也有意识地加大了娱乐新闻的报道量。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它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受众通过大众传媒在获得信息、增加知识的同时可以此养身怡性、消遣娱乐;二是传媒可以藉此扩大发行量,提高覆盖率,这种传受双方的良性“链动”,是当今大众传媒所极力追寻的。娱乐新闻;新闻是最近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它有…  相似文献   

7.
张玉 《河北广播》2004,(4):66-67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装备,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却越来越“软”。这里不仅仅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节目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更重要的是新闻娱乐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9.
新闻娱乐化趋势之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化时代,娱乐产品最容易成为畅销品,在这种消费逻辑引导之下的媒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最初是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大幅上升,最后则发展到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0.
小议娱乐新闻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是以娱乐性信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娱乐新闻由于其通俗性,不仅迎合了部分读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口味,而且和目前软新闻在媒体__卜的比重日趋增多的趋势相适应,因此,娱乐新闻依然成为当下媒体报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娱乐新闻在给人们带来轻松通俗  相似文献   

11.
传统媒体竞争的日益加剧使得本就有限的新闻资源愈显珍贵,网络媒体的无孔不入把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范围空前激活和扩大,交通及通信手段的突飞猛进更让“独家新闻”的出炉越来越像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在社会新闻这种常规新闻资源的“可开采性”日渐萎缩的大背景下,娱乐新闻和体育报道便成为近年来各地都市报用来争夺读者资源的两大法宝,尤其是能引发更大范围内读者更强兴趣共鸣的娱乐新闻,更成为新锐媒体及老牌媒体之间“寸土必争”的一块“看上去很美”的肥沃制高点。然而,显而易见的一点就是,以“三角恋”、“性丑闻”、“欠款”、“打…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的多元化,跨国电视传播格局也发生了新变化,纵横交错的传播竞争架构业已形成.为在世界范围内赢得更多受众,作为其主要传播特征之一的"新式新闻"传播方式--将新闻信息与娱乐相结合,或者说寓新闻宣传于娱乐、文化传播之中的娱乐性新闻--日渐盛行.  相似文献   

13.
柴凤 《新闻世界》2011,(7):277-278
如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大部分内容都带有娱乐性,而人们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娱乐。本文从受众的主动性和被动性两方面对受众的"被娱乐"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保卫良心》的访谈中说:“我觉得现阶段,整个电视界的生态环境不好。整个电视界呈现一种浮躁,娱乐为王。不光娱乐节目,就连新闻,都极可能采用娱乐的方式表达,观众的收视也呈现一种功利、浮躁的心态。这就让我们这些做严肃节目的同行们,非常困惑。”(见2006年第5期《新华文摘》)无所不在的娱乐拥有难以抵御的霸权,在大众传媒的版面、黄金时间中占有越来越大的百分比。媒介对娱乐价值的重视渗透到新闻界的每一个细胞,从最初的纯娱乐性节目大幅上升,到现在离娱乐性最远、媒体用来立身的新闻,也向娱乐强行靠近,新闻与娱乐的界限日益模糊。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娱乐资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闯入受众的感官世界。在这众多的娱乐新闻中,有关娱乐圈的各种“绯闻”、“轶事”、“官司”、“黑幕”,加上由此而引发的“调查”、“更正”、“辟谣”,漫天飞舞在几乎所有的媒体上,真是一片“繁荣”,令人目不暇接。媒体费尽了心机想营造一个热闹非凡的娱乐世界,却让娱乐新闻之种种怪现状在人们面前一览无余。看到娱乐新闻上充斥这么多花样繁多的明星绯闻和名人隐私,人们自然会想到“狗仔队”。“狗仔队”,西方称之为“帕帕拉齐”,此词为意大利文,指专门追逐名人偷拍照片的摄…  相似文献   

16.
陈实 《新闻通讯》2014,(7):38-40
新媒体为社会个体追求娱乐提供了便利。娱乐新闻的接近性、愉悦性、审丑性使得受众对娱乐新闻的关注度及讨论度明显高于其他类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在微博的作用下逐渐演变为娱乐性事件,并不断上演着全民狂欢的局面,事件发展期间甚至出现了用户对事件内容、当事人的随意调侃、谩骂等恶性行为发生。本文基于对微博传播的娱乐新闻表征传播要素关系分析得出用户的UGC再生内容模式,且其作为对受众道德认知的表征对用户的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行为及现实生活的建构路径及产生的不良影响、现实误导分析,以及提出因应策略。  相似文献   

17.
覃辉 《声屏世界》2004,(7):51-52
2003年的“皇马中国行”热遍华夏大地,媒体之问也展开了近乎“疯狂”的竞争。多数的媒体都采用了娱乐化的报道方式,但在竞争中也凸显出某些新闻从业者缺乏职业素养的现象,本文从娱乐化的报道方式中,探求记者在媒介事件中角色迷失的原因,并提出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娱乐化冲击下的职业道德应对。  相似文献   

18.
“娱乐化”不忘媒体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丹锋 《新闻实践》2006,(10):56-56
近两年以来,国内各地新闻以及省内各档新闻,都有一种“娱乐化”倾向。要不要“娱乐化”成为业界争论的焦点。什么是新闻“娱乐化”?有的把社会新闻的增加归为“娱乐化”;有的把民生新闻增加归为“娱乐化”;有的把奇闻逸事增多,叫做“娱乐化”;也有的把报道方式的“剧情化”叫做“娱乐化”。以我的理解,娱乐化应该是,“用多种娱乐方式,侧重选择一些非传统题材,为增加报道可看性的新闻报道倾向”。它把新闻从以传递信息为目的要求,向以观赏性、娱乐性目的为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柳林 《新闻世界》2009,(1):56-57
在当今的传媒界,娱乐似乎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主流”,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可以拿来毫无原则地娱乐,这对于社会大众的感知方式乃至精神价值判断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基于轰动一时的“马加爵事件”,在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新闻娱乐化的不同概念进行归纳总结。以更加全面地阐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20.
徐健 《青年记者》2009,(24):50-51
什么是娱乐化 “娱乐化”从其诞生之初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在争论新闻娱乐化现象时经常进入死胡同的根本原因。以新闻娱乐化为例,人们普遍认为,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性新闻软化,其特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