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四人帮”在上海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两因素论”的反动观点。书中写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二重性,一方面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因素;一方面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传统或痕迹”。他们宣称认识这个“二重性”,是“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新的资产阶级,特别是党内资产阶级形成的前提。”从这个前提和基本观点出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商品制度百般诋毁,把它说成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是产生资本主义和“党内资产阶级”的“重要经济基础”等等。彻底批判“四人帮”的这本“帮书”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问题上的谬论,是摧毁他们反动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不容篡改四人帮”在上海组织编写的那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首先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问题上肆意制造混乱。这本“帮书”说:“商品经济毕竟是资本主义的旧土壤”;“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交换,无论从它的形式和实质来看……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把社会主义商品制度丑化为资本主义商品制度;这是彻头彻尾的反马克思主义谬论。商品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现象。它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共有的经济范畴。作为商品生产一般,不  相似文献   

2.
克雷库“社会主义”越搞越穷最终走向失败,启示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之后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生产力,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发展为够格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人们一般把国家资本主义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资本主义”两种类型。我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有三种类型,即: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 我之所以要把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资本主义分开,首  相似文献   

4.
民主作为一种政治制度,从来就不是抽象的、绝对的。可近几年来,极少数人,把资本主义制度说成到处都是民主的“自由世界”,把社会主义制度说成是没有民主,没有自由的“专制封建体制”。这若不是别有用心、故意歪曲,也是缺乏起码的常识。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在对20世纪初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的基础上,以自己独特的社会历史观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了以“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和“节制资本”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这一经济纲领是一种主观社会主义思想,反映了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误解,但是,这一思想中“反对封建土地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合理内核”是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论证了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必然性,把当代中国社会定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与资本主义共时态的“跨越式”社会主义,不同于与资本主义历时态的“替代式”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主体社会主义,还要建设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有些同志说:既然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为什么现在社会主义中国经济上没有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快,生活上没有资本主义国家过得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那里呢?这里,我且从速度问题和生活问题两个方面来作些说明。近二十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有过几次大起大落,影响了经济建设发展的速度。特别是林彪、“四人帮”的破坏,把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的边缘,这是事实。但是我们承认落后,是为了改变落后,是为了把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学过来,为了更  相似文献   

8.
从1844年马克思设想通过建构“政治明”来废除集权制,到2001年江泽民提出把“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蓬勃生命力,已经经历了一个半多世纪,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政治明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然而,二十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全面发展,显示了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等极少数人,利用各种机会,丑化社会主义制度,美化资本主义制度,鼓吹在“所有制”、“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全盘西化”,把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引进”、“移植”到中国来。在他们看来,“我们这三十年干的事情,从社会主义体系来看,是失败的。”这种全盘否定社会主义的论调,当然不会为中国人民所接受。但在一部分人中确实产生了很坏的影响,甚至引起了少数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怀疑,造成了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18年初,列宁指出:“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基础上的大资本主义技术……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列宁全集》第34卷,279页)他在《论粮食税》中重新引用上述论述,并精辟地指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全面、历史和辨证的分析社会制度的两个层面是正确认识当前民主社会主义趋同论思潮的基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本质层次上的两种社会形态不可能趋同,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学习具体机制体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化大生产、商品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但这不会改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奋斗 ,实现现代化第三步目标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说明我们正在建设“够格”的、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和实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和谐选择。它把历史和现实、多数人的利益和少数人的利益、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和复合制的国家结构、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实现了地方高度自治下的祖国安全统一。双方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有利于中国政治、经济、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表面上与“两个必然”渐行渐远,实际上加快了“两个必然”的进程。科技革命、资本扩张和自我调节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准备了更加成熟的条件,社会主义在探索中走上了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批判吸收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有用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本质要求。我国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借鉴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成果,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独立自主,不断创新;目的是进一步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早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末以来 ,在起始阶段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 ,不仅不是对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否定 ,还恰恰包含着社会主义因素的成长 ;经济全球化 ,从其发展的趋势上讲 ,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进一步发展在地域上的极限 ;它的发展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了 ,而是离社会主义更近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  相似文献   

17.
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方向指引下,我们应把中国话语与中国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中国外交翻译话语权。在建构中,理论层面要突出中国的文化价值选择;实践层面要体现自己的"说话方式";创新层面要吸收西方外交翻译话语体系中的积极性成果,并为我所用,使之自我化、中国化、民族化,并用自己的、中国的、民族的译文表述出来。如此,建构起用中国自己的"说话方式"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并体现出"中国话语"本质特征的外交翻译表达语用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一球两制"将长期存在,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比较低,和发达资本主义相比,差距还比较大,这就需要重视利用资本主义来加快社会主义的发展。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符合当今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因为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一切机制、手段、方式、方法都是正确的,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就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提高,有利于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应该进一步理直气壮地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加速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从马克思生态思想、人的生存权利的实现、生态正义和生活自然的"和谐"等方面思考"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机理,提出生态文明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类文明的新阶段和新发展,符合人类的生存权利走向现实的"定在"。生态文明与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和人的生存与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而,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