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欧·亨利本人、《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的原作以及《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翻译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研究和论述,旨在阐明目前《欧·亨利短篇小说集》翻译研究的现状,指明其缺陷和不足并试图找到更科学合理适应时代新发展的翻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奇葩,欧·亨利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不朽大师。本文从他作品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创作艺术加以剖析,以达到研究欧·亨利小说艺术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欧·亨利(1862—1910)原名威廉·锡特内波特,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留给读者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独树一帜的艺术手法——“欧·亨利手法”。什么是“欧·亨利手法”呢?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2016,(4):23
他名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以出人意料的"欧·亨利式结尾"闻名于世;他生活坎坷,将近不惑之年才在狱中开始以"欧·亨利"的笔名创作;他年仅47岁去世,却留下近300部短篇小说。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你看过吗?喜欢《麦琪的礼物》,还是《财神与爱神》,或其他?我们来回顾一下他小说中的金句。  相似文献   

5.
路子对你说 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一生创作了300多篇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常春藤叶》《警察和赞美诗》等尤其脍炙人口。欧·亨利的小说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被评论者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相似文献   

6.
① 欧·亨利(1862-1910),真实姓名:威廉·西德尼·波特,欧·亨利为笔名。他是美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② 欧·亨利出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医生,他所受教育不多,15岁便开始在药房当学徒。20岁之后,他在得克萨斯州做过不同的工作,包括在奥斯汀银行当出纳员。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欧·亨利创作的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喜有泪,有哭有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着眼于其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分别从夸张手法的运用、出乎意料的结局、微笑中的眼泪三个层面去分析他的短篇小说的风格特点,以期较为全面地体现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欧·亨利式结尾是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发明和经常运用的。他写短篇小说,往往先采用委婉曲折的铺垫和渲染的手法,在故事的情节行将结束的时候,笔锋一转,让故事的情节或主人公的命运陡起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变化,从而得出一个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发人深思。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这种结尾,以他的名著《警察和赞美诗》最为典型。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精品《项链》也是运用欧·亨利式结尾比较典型的一篇。 《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  相似文献   

9.
正短篇小说的魅力就在于作者运用独特的视角与巧妙构思,在方寸之间让读者领会人生的奥妙和哲理性,并留下一连串难以言说的休止符。读《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我们能从"欧·亨利式结尾"品味"含泪的微笑",以此获得一拍三叹的效果。在20世纪美国文坛上,欧·亨利式的短篇小说艺术可谓独树一帜,作为与俄国的契诃夫和法国的莫泊桑齐名的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他被看成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汇集了《爱的牺牲》《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咖啡馆里的世界公民》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善于描写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百姓的生活。他的作品构思新颖,语言诙谐,结局常常出人意外,被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相似文献   

11.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二十世纪颇负盛名的小说家,一生写有大约三百篇短篇小说。其创作的主题思想深刻精湛,艺术风格别具将色,因而他被誉为同俄国的契河夫、法国的莫泊桑鼎足而三的“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欧·亨利的创作跟他坎坷曲折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大致分为三类题材:一类是描写拉丁美洲黑社会惊心动魄的斗争以及美国在拉美的殖民掠夺政策;二类是描写美国西部辽阔的草原和纯朴、勤劳、粗犷的牧人生活;三类是描写纽约曼哈顿区的风物人情,这是欧·亨利全部创作的精华所在。他  相似文献   

12.
正1862年9月11日,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出生。他被誉为美国短篇小说之父,也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与莫泊桑以及契诃夫并称"短篇小说三巨匠"。被誉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欧·亨利本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在其生活49年的短暂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十分困顿的。他早年曾经做过药剂师和银行的职员,还曾编辑出版过杂志,也当过新闻记者,时常混迹在小酒馆、小客栈、公园、贫民窟,所以他笔下对小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相似文献   

13.
欧·亨利是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以其独特的写作方法享誉世界文坛。他的小说布局精妙,语言极具特色,文章的结局常常出人意料。本文通过对欧·亨利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写作手法的详细分析,来探讨欧·亨利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想】 《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欧·亨利式的结尾”表现出来的崇高主题成为课堂恒久的结论式的解读。正如阿尔芬索·史密斯在为欧·亨利写的传记中所描述的:“那些盛誉欧·亨利作品的人,都特别强调他的写作技巧,尤其是他的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以此作为他对短篇小说所做出的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他,借漫画般的笔触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他,用犀利的眼睛发现生活的真谛;他,就是含泪的微笑——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的欧·亨利。欧·亨利(O·Henry,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二十世纪初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被评论界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他出身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镇一个医师家庭。他的一生富于传奇性,当过药房学徒、牧牛人、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新闻记者、银行出纳  相似文献   

16.
欧·亨利,一个享誉世界文坛的短篇小说作家,以他巧妙的情节构思和幽默放松的写作风格赢得了"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美称。他的作品常常着眼于街头不起眼的小人物,但却往往能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欧·亨利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入手,重点分析并探讨了作品中的修辞技巧及其所产生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17.
唐书哲 《新高考》2015,(2):23-30
欧·亨利(O.Henry,1862~1910),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生于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斯博罗(Greensboro,North Carolina),父亲是内科医生,母亲在欧·亨利三岁时因肺结核去世。波特从小便热爱阅读,广泛涉猎各种文学作品,尤其喜欢《一千零一夜》(One Thousand and One Nights)和《忧郁的解剖》(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欧·亨利先后做过药剂师、农场工人和银行出纳等工作,1898年因挪用公款被捕入狱,在狱中开始以欧·亨利为笔名发表小说,大受欢迎,1901年因表现良好提前获释。1902年,欧·亨利迁往纽约,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多产的一段时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1910年因肝硬化去世,享年48岁。  相似文献   

18.
刘秀梅 《考试周刊》2011,(28):37-38
欧·亨利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其独特的创作特色使其成为美国文学史中的一朵奇葩。他的人生阅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造就了他与众不同的写作手法。他故事中的主人公形形色色.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也有巧取豪夺的资本家。而欧·亨利最为著名的是“欧·亨利式的结尾”.娓娓道来的描述却带来出人意料的结尾.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潘文晗 《文教资料》2007,(23):113-115
欧·亨利是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题材贴近生活,叙述技巧高超。特别是小说的结尾,十分吸引人,具有独特魅力,因而深受读者欢迎。本文试从欧·亨利坎坷的生活经历中,发掘他的小说创作动力和巨大生命力的源泉——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相似文献   

20.
赵财霞 《海外英语》2012,(6):209-210
短篇小说中叙述者的选取直接影响故事的讲述是否成功。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其短篇小说中常常采用令叙述者"现身"这种叙述方式,使其小说妙趣横生。通过分析欧·亨利小说中的具体例子,该文认为在短篇小说中叙述者"现身"可以产生以下效果:一,发挥组织功能,控制故事情节发展;二,发挥评论功能,深化作品主题;三,发挥交流功能,使小说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