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影响男子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数理统计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对齐海峰与2001年度世界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总分与各单项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的各单项主要以速度力量为主,揭示了各单项在十项全能运动所处的地位与它们对总分成绩的影响,找出了齐海峰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及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外十项全能子项目对总成绩贡献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理想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选手的总分与子项得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中外选手各项平均得分进行对比。揭示了各单项在全能训练中的地位排序,指出我国在十项全能训练中存在的差距,意在为科学安排、控制训练以及尽快提高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第29届奥运会田径男子十项全能前八名成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29届奥运会田径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成绩的结构特征以及各单项成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十项全能运动员各单项发展间存在着普遍的不均衡性,靠“非衡补偿”效应提高十项全能成绩在优秀运动员中表现较为明显;运动员各单项及与总成绩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可循,世界十项全能当前的重点依然是速度和跳跃,中国运动员与世界顶尖选手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力量性和技术性项目。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对世界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单项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揭示其单项之间、单项与总成绩以及各项群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世界男子十项全能优秀选手运动成绩特征。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中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十项全能男选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对国内外优秀男子全能运动员的成绩结构特点进行了回归分析,找出了中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所在,为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中外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分类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对中外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分类统计与描述,揭示了总成绩与速度类、跳跃类、投掷类、耐力类项目之间及各个分类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此进行了中外比较分析,为我国优秀十项全能选手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能运动     
G825.114.53 9702863男子十项全能常见运动创伤及预防[刊,中,I]/刘传勤//少年体育训练.-1997(3).-27-28(XG)男子//十项全能//损伤//预防G825.119 9702862影响男子十项全能成绩提高的因素分析[刊,中.B]/杨秉龙//体育科学.-1997年3月.-17(2)-.45(ZZY)十项全能//男子//成绩//影响因素//分析G825.13 9702864中外优秀十项全能选手运动成绩结构的比较分析[刊,中,I]/孙晋海,曹莉,孙庆祝//中国体育科技.-1997.-33(1).-49-51表3参5(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法,对中外十项全能选手运动成绩表现特征进行剖析.结果显示,中国选手在单项得分对总分贡献率上与世界基本一致,体现了以速度为主的特点,在快速力量、速度耐力等项目上与世界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从4大类项对总分贡献率看,中外选手均按跑、跳、投、耐力顺序排列,中国与世界选手的成绩差距不是某单个运动子项的制约,而是体现在跑、跳、投3大项上的全面不足.最后提出了中国十项全能运动发展方向,旨在从中外十项全能选手的成绩特征差异剖析我国运动员成绩提高模式.  相似文献   

9.
全能运动     
G825.13 20024916中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成绩差距原因及对策[刊, 中,I]/任保国,李金华∥人大复印资料:体育.-2002(4).-46-52表5参8(TY)十项全能∥男子∥成绩∥中国∥世界∥比较分析∥投掷项目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数据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差距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十项全能各单项成绩、技术等级发展不均衡,十项全能成绩与世界十项全能成绩比较差距较大,投掷项目是影响中国十项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十项全能要突破8000分,必须把投掷项目的训练作为攻关项目,运动员在发展速度、跳跃项目的同时,要把投掷项目成绩的提高作为重点来抓,使中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在跑、跳、投3方面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全能能手”型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0.
中外优秀十项全能选手运动成绩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探讨了中外优秀十项全能选手运动成绩结构中各子项成绩的一般比例,揭示了中外优秀十项全能选手各子项成绩对总成绩的关系及每一子项对其它各子项成绩的内在关系,综合讨论了我国优秀选手在运动成绩结构上所存在的主要差距,从而为教练员合理地安排各子项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第23~28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成绩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方法,对23-28届奥运会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3-28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整体成绩呈上升趋势;在成绩结构中,速度、爆发力因子居首,力量因子次之,耐力因子和技巧因子分居第三和第四位,这一结构体现出现代十项全能运动的整体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从8运会看我国男子十项全能的发展潜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我国男子十项全能的发展现状,参照世界水平,以8 运会前10 名运动员的成绩为基础,对各单项、差距、发展速度及其发展途径进行了探讨,为使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赶超世界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比较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成绩结构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找出我国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与全世界优秀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存在的差异,提出了加快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国际健将级十项全能选手运动成绩的组合特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文献资料、访问、数理统计、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90 年代国际健将级十项全能选手运动成绩的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其运动成绩结构中各子项成绩的组合特点、各子项成绩间相关特点和各子项与总成绩间的关联特点。结果显示:90 年代国际健将级十项全能选手的速度性短冲和跳跃子项成绩明显较高,且与总成绩间高度相关,速度性短冲子项间呈显著性相关。指出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尤其要重视400m 、100m 、跳远和110m 栏项目的训练安排等。  相似文献   

15.
铁饼项目属于速度力量项目,不仅要偏重于绝对力量,更要体现出速度力量的特点。从投掷技术原理讲,决定投掷远度最重要的因素是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要想不断提高初速度就应抓住专项速度。铁饼是田径项目中的较重器械,没有足够的力量是投不远的,但如果过分追求绝对力量追上外国优秀选手,可能花费的代价过大,还不知能否达到目的。应该在绝对力量方面尽量缩小与外国优秀选手的差距,更应突出发展速度力量,用速度力量弥补绝对力量  相似文献   

16.
运用因子分析、灰色系统、回归理论对北京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10名运动员成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速度、力量与总得分相关性高。各个运动员得分特点各异,各有强项和弱项。建议我国男子全能运动员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训练,注意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9届全运会男子十项全能前8名运动员平均成绩的分析,比较近20年来十项全能运动总体水平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男子十项全能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使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总体水平的提高并稳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灰色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对第29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的各单项成绩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以揭示其单项之间、单项与总成绩以及各类群之间的关联关系,总结出本届奥运会男子十项全能的成绩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中、外十项全能运动员成绩差距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访问调查、数理统计、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我国与世界男子十项全能运动成绩差距原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十项全能各单项成绩、技术等级发展不均衡 ,十项全能成绩与世界十项全能成绩比较差距较大 ,投掷项目是影响我国十项全能发展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篮球运动员的综合比较分析, 找出影响我国男子掷链球运动成绩提高的因素,为优化我国男子掷链球运动训练结构,提高我国男子链球运动成绩提供科学的依据。1身体形态的比较分析旋转速度是掷链球技术核心。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体重越大,其转动加速度就越低,对成绩的负面影响也越大。经比较, 我国男子链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低于国外运动员,而体重却超过他们。2身体素质的比较分析掷链球是体能主导类速度力量性投掷项目,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速度力量和爆发力。经比较,我国男子链球运动员的基础力量水平并不低,而速度力量发展水平却较差。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应加强弹跳力和速度力量的训练,使身体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