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他曾在《认识国文教学》中说:"阅读和写作两项是生活上必要的智能;……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涵咏、体味,哪里会‘真知’读?哪里会‘真能’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可以采用三点做法:首先培养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读书。其次上好阅读课,使学生"个性"读书。最后,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相似文献   

3.
吴永萍 《考试周刊》2013,(37):35-35
<正>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叶圣陶先生曾说:"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说和写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四项缺一不可,学生都得学好。"张志公先生也说:"需要有足够的语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在一切语文学习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唯有读,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的把握作品的情感,走进作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读不仅仅是用嘴巴发声,更是用心感受。恰如其分的指导读,对于培养语感,发展孩子们的语言,陶冶情操,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活跃思维,激发孩子们的想象,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语  相似文献   

5.
庄敏 《语文天地》2012,(22):29-3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为:"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要求中不难看出,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作品,还要对其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文言教学中,读、译、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一、诵读  相似文献   

6.
蒋杰 《甘肃教育》2011,(21):34-34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理念,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活动。而教师语言规范、音质优美、吐字清晰、感情真挚的范读,不仅能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还能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巧妙用好"听""说""读""写",能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听""说""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未来信息社会所必备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引进语文教学的课堂,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相似文献   

9.
覃庆国 《生活教育》2014,(16):53-5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文采用"读"、"赏"、"悟"、"用"四个基本策略教学古诗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最基础的课程。其中,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是学生阅读理解知识、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和听、说、写等的培养是结合在一起的。"读"也可以有很多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兰萍英 《广西教育》2014,(5):80+111-80,111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基于这一理念,笔者尝试运用"四读一练"教学法加强对学生阅读基本功的训练。"四读一练"教学法是由"初读课文—细读课文—深读课文—精读课文—综合实践"五部分组成,这一教学法能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相似文献   

12.
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黄筱红 《江西教育》2012,(Z2):26-27
所谓"以写促读",就是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语言特点、写作特色等精心设计写话或写作练习,使学生在熟读深思的基础上去写作,从而加深对阅读教学中字词句的阅读理解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指导学生正确地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因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为只有"读"才能把躺着的文本读鲜活,把复杂的文本读简单,只有"读"才能认识文章的内容,加深理解。所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其要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够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因此语文教学在听、说、读、写方面都必须重视  相似文献   

16.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量,小学阶段应该引入并使其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素养",主要指的是听、说、读、写、质疑问难、学以致用、由知到行的各种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培养和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特别突出地体现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就是"读"和"写"。"读"与"写"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又相互促  相似文献   

19.
"大量读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引导学生不仅读作品,还要读人生。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我们认为要使"大量读写"取得实效,必须培养兴趣,落实读物,开展活动,制作笔记,鉴赏探究,使"大量读写"能可持续发展。以读引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2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小学语文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