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莉 《教育革新》2006,(6):66-67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北师大版语五年级上册中提到了学生自评习作的方法。这是把学生自评的过程看作学习写作的手段。学生应当成为写评语的主体,在写评语的过程中,练习辨别是非、正误、美丑,学习写作知识,提升审美水平,增强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从此出发,我们尝试着在学生作中进行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重视评价过程,重视在评价中提高。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自评、互评、交流、修改、师评。这五步评价方法,一改过去只有教师作为习作的主裁判一厢情愿的作出评价的情形,充分的展示了作为习作的主体——学生的所思所想.  相似文献   

2.
学生习作的评价是语文教师工作中耗时多成效低的一项工作。因此,如何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就成为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有待研究的课题。一、评价修改及时,课内外相结合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和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在学生对习作内容记忆犹新的情况下,对学生习作进行及时评改,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养成及时评改学生习作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习作的评改,以此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具  相似文献   

3.
李欣 《中国教师》2011,(18):39-41
<正>一直以来,习作评价都是推动学生习作的动力,但习作教学却是语文教学中的瓶颈。教课之余,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不辞劳苦地批阅学生的习作,甚至常常挑灯夜战,可是当习作本发到学生手中时,却总会出现一种令教师非常失望的状况——大多数学生只看分数等级,却对习作本上的"一片红"无动于衷;偶尔有学生翻  相似文献   

4.
《海南教育》2013,(2):63-63
<正>学生习作的评价是语文教师工作中耗时多成效低的一项工作。因此,如何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就成为摆在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有待研究的课题。一、评价修改及时,课内外相结合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和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在学生对习作内容记忆犹新的情况下,对学生习作进行及时评改,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养成及时评改学生习作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习作的评改,以此提高习作评价的有效性。具  相似文献   

5.
在习作教学中进行开放性评价,对激励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习作评价与其它教育评价一样,被作为一种筛选、选拔的工具,更多地实现了它的选拔功能,却难掩其注重终结性结论,忽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主体性的缺陷。传统的习作评价与批改,定位于教师和习作之间,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要进行习作评价?我们知道,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作为课程的具体落实者——小学语文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如何落实新课程标准,让习作评价对学生产生影响,从而真正为学生的习作进行服务呢?  相似文献   

7.
王君香 《考试周刊》2010,(12):67-67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是一大难题。一学期八篇作文,一周一篇日记。学生一篇篇地写,教师一本本地阅:学生付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教师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可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甚微,对作文越来越没有兴趣。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不断反思.认为不能只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习作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性评价,而后我大胆实践,在评价学生习作方面勇于改革、创新,采取多元开放评价法来评价学生的习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认为,小学习作评价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任务。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的是“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的习作模式。在对学生习作的评改环节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批细改.但效果怎么样呢?习作本发下后,能将老师批改的地方重新誊写的学生很少,学生一般只是看看老师的评价等级或分数,甚至连评语都不一定仔细阅读,不去思考老师为什么这样评改。这样,教师们也就无从得知学生真实的感受和看法,从而导致教师教得沉重,学生学得也沉重——习作兴趣不高,应付了事,作文水平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9.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自我评价—初次修改—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二次修改"的多元化习作评改模式.教师通过编制评改表格,教给学生评改方法,指导学生自评自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改互评,在多元化评价中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这样的习作评改模式实现了评改主体多元化、评改方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生写师改"模式,增强了学生对习作评价、修改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需要努力提升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教师应灵活运用学生草稿中的作品,借用教师自身的习作,借用之前学生的习作,借用名人大家的作品,就能够盘活课内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1.
许洁 《湖北教育》2006,(3):57-57
习作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笔者在对习作教学现状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习作评价的具体操作存在着一些两难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为了纠正传统的作文教学及评价功能的缺憾,我们构建了开启学生智慧的绿色评价——小学生习作成长记录袋,即:记录学生课外阅读、语言储备的过程;记录学生观察思考、素材积累的过程;记录学生乐于表达、习作发展的过程,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追求习作评价的系列化、多元化、情感化,确立“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其目的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的主动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多元智能。  相似文献   

13.
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作训练的中间环节,它兼有评价习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习作评价不应该随意给学生贴标签、下结论,简单地为一次习作训练画上句号,而应当成为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新起点.那么,习作评价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14.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习作评价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习作再现了真实的生活,是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包含了学生创作的心血与汗水,只要是学生用心写的习作,教师都要给予赏识与肯定。教师在给学生撰写习作评语时,要做到以生为本,对学生的独创性思维表示尊重,对他们的情感体验进行关注,用"情感"化评语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15.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不知从何写起;教师头痛,公开教学唯恐避之不及。究其原因,不难发现,很多教师的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了习作教学中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教师在习作课上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兴味索然,久而久之,对习作产生了厌烦心理。  相似文献   

16.
学生习作应是用我的自由之笔,抒我的自然之情,是释放生命、展现个性的过程,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然而在习作时,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写,学生习作过程成了苦难之旅,习作课堂成了学生的炼狱。如何还学生习作以原有的精彩?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引领学生达到习作的三大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生作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乐于表达的氛围、指导学生寻找易于表达的主题、评价,让学生获得表达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习作教学,笔者认为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写,还应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让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方法,提升写作能力。指导学生自改作文,需要教师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并给学生提供一套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这样学生才能有章可循,有的放矢。1.适时性。学生完成作文后,其情绪还处在较亢奋的状态,往往不能理性地分析作文的得失优劣,所以教师不宜在写作后立刻组织学生进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习作评价基本是由教师给以学生习作以一个分数或等级,再加上几句简单的评语。待批改后再返还学生,往往又经历了一定的时间间隔。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学生只关心评价的结果,对自己习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未认真地分析、消化。这样的习作评价,没有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制约了习作教学的深化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习作评价在作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对学生每篇作文的综合评价。注重习作评价的良性循环作用,让习作评语以更人性他的姿态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每篇习作评语对学生都有启示,起到鼓励和鞭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