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后教育是一种共生互补的辩证关系,两者处于促进-反馈的回路中。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我国教师职后教育在教育理念、保障机制、培训机构与师资、课程体系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要从理念层面、制度层面、课程层面加强教师职后教育的改革,以构建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后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阶段包括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两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我国职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日渐突出。本文试从教师的入职和职后培训两部分入手,探究目前我国教师职后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实现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梁艳  张海燕 《考试周刊》2013,(81):14-15
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关系到农村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当前农村幼儿教师职后培训中主要存在教师观念滞后、参与职后培训积极性低、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培训方式单一、职后培训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职后培训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乃至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后培训对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有着深刻意义。通过对四川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后培训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教师参培意愿强烈,但缺乏培训机会;教师参培目的明确,但缺乏配套机制;教师参培满意度尚可,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未来应当更新培训理念,明确教师主体地位、完善配套机制,增加教师培训机会、关注教师需求和拓展教师培训项目,以增强培训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华 《现代企业教育》2012,(12):169-170
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逐步向社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之路发展,形成职前职后终身教育体系。我院建筑专业教育在开展社会培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立足行业、政校联合、菜单服务、共羸发展的运行模式。针对现状我们分析了职后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并系统地构建职后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地方综合性院校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以教师专业化和终身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相对地方综合性院校而言.当下教师教育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职前职后教育失范、师范专业去师范化、课程有效性不高等问题。地方综合性院校教师教育体系一体化构建应体现连续性和整体性,在培养培训机构与教学管理机制、培养与培训目标以及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等方面体现一体化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三个目标要求,并通过分析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对策,即设计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的不同阶段培训课程,采用以实践-反思为途径的多样化培训模式,建立以专业发展为重点的培训考核评价办法,以期真正发挥职后培训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后培训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师职后培训的目标是帮助教师转变观念,以适应课程改革;更新知识,以促进专业发展;掌握方法,以提升科研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职后培训要遵循内容的针对性、活动的参与性、行为的主体性和过程的合作性等原则.根据小学教学教师的不同需求,要构建满足不同培训目标的小学数学教师职后培训模...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当前教师教育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教师教育职后培训的建议。本文认为通过职后培训,教师可以补充新的知识,发展多种能力,并不断提高职业素养;教师只有通过职后培训,才能在学识、智能、品德等方面保持教育特有的优势,巩固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开始研究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师范生培养相结合。2012年,我国教育部相继颁布试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政策层面要求教师的培养与成长必须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当前的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师范生培养研究,主要通过“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来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国内一些师范院校对此做出了实践尝试,但还存在着理论架构不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一体化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不完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调查资料,分析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钦州湾海水平均温度春季20.4℃,夏季30.1℃,秋季16.0℃,冬季14.6℃,变化特征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同,空间分布为夏秋季河口区的水温都略高于湾口区,而春冬季则相反。海水平均盐度春季20.067,夏季17.975,秋季23.864,冬季23.660,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各季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河口区低,湾口区高的趋势。海水pH平均值春季7.82,夏季8.11,秋季8.01,冬季8.10,全年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大风江口外海域。钦州湾海水比较适宜大蚝、对虾、文蛤等广温广盐性品种的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2.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13.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 ,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是科学的人文精神 ,是高科技时代人类的精神支柱。数字化时代是人文精神充分彰显的时代 ,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人的能力的极大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同时 ,数字化时代又存在人文精神衰变的悖论 ,主要表现为人在自身发展、文化、道德和心理、人类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新困境。数字化时代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建构要遵循以下原则 :在人文的视野中构建科学精神 ,以价值理性校正工具理性 ;要实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全球精神的有机整合 ;在理想的视野中把握现实性 ,实现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的统一 ;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完善个体性。  相似文献   

15.
明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安徽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科举、文化等方面的精英。若以《明史》皖籍人物、进士和遗世著作为考察对象,有明一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是:皖南的徽州府和北部的凤阳府集中了明代安徽近一半的人才,各府内中心县人才多于其他县,这些差异是当时安徽政治、经济、文教、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明代安徽地区的文人结社共有32家,位居全国第三,社事呈现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分布不均、规模有限等特点。全国文人结社的大背景和周边地区的结社活动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较为发达,地理环境的特征和文化发展的大势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区域分布不均,各地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过多集中于徽州地区.而明代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平县是云南省地域广、人口多、民族亦多的山区民族自治县。新平县漠沙镇位于红河谷,在这里长期居住着傣、彝、苗、哈尼、拉祜、回等多种民族。民族分布情况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雷同,基本是或大或小的聚居,而在一个特定的民族聚居区内,又杂居着其他民族。坝区主要居住着傣族,汉族、彝族、哈尼族等,其它民族多居山区和半山区。漠沙各民族与我国民族总体分布尽管有着共同点,但语言使用上却有着不少独特之处。十分明显的是生活在同一漠沙镇的不同民族,大都各自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又普遍兼用汉语,然而语言使用状况,特别是双语类型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本文探究了该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及语言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对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研究,在理论上可弥补我国对政府投资项目研究的薄弱环节,在实践上防范政府投资项目风险,减少政府投资项目损失。在文献的基础上,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特有的特点,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详细分析政府投资项目的决策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质量风险、债务风险、效益风险和政治风险。管理政府投资项目风险重点在于加强干部教育和完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了学位[2011]8号文件发布前后2009、2011年各省区地理学一级及二级学科博士点位序,分7个大区考察分布的均衡性,采用省区学位点一人口洛伦兹曲线和基尼指数度量空间集中度.研究表明,(1)2009年地理学博士点的空间分布集中度高,省区北京、江苏、甘肃分布最集中,大区华北、长三角、西北区布点集中,东北、中部、华南区居中,西南区最少;(2)2011年集中度略有下降,华北、西北区增加的布点多于其他大区,东北、中部、华南、西南区增加一个点,仅长三角区没有增加布点.分析了几个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积极扶持西南区地理学博士点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方的长江流域明以中游的荆楚地区兴起最早。但在秦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大批楚移民向东迁徙,造成了汉初下游和上游学术艺一度高于中游。经过汉代的发展,中原人民大量南迁,使中游的学术化逐步赶上了上游和下游。然而三国时的战乱使吴地化发展再次超越中游。西晋末年以后,大批中原士人南迁吴越,更使长江下游成了南方甚至全国的化中心。与此同时,由于上游的巴蜀地区出现了巴氐李氏政权,又距都城建康较远,学术化遂显萧条。相反地,中游的荆襄则在进入南朝以后由于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而日趋重要,这里的化也迅速发展,到南朝齐梁时代,此地的学术化已颇繁荣。但梁末江陵的陷落,却使这里不少地方落入北周的控制之下。陈代的疆域较齐梁已大为缩小,由于王谢刘萧诸族的衰落,学术艺也趋向衰颓。但与此同时,在侯景之乱中,一些人避难广东、福建,却也使那里的学术艺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