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聂秀娟  项立敏 《精武》2012,(30):93-94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较在奥运会筹办期和奥运后期课程开设不多、效果不好。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校方重视不够,课程难以开设;专业教师不足,培训不力;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资料缺乏;后奥运期,时效性缺失等。在奥运会筹办期,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奥运历史知识教育为主,而后奥运期,应以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奥林匹克人文知识、奥林匹克主义、精神、宗旨、理想等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教育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利用各种手段,使高校奥林匹克教育深入持久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论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服务,还是为提高2008年奥运会的后期效果,对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进行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意识到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所在,才能够在高中生中广泛地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从而早日实现奥运教育计划和“三大奥运理念”的落实。一、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取向(一)从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本质谈高中生奥林匹克教育的价值取向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地强调:要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各个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体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它不可能和德育、智…  相似文献   

3.
奥运来到中国的7年中,通过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奥林匹克教育,使得我对教育的作用和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我也更加明白自己不仅仅是要做好一名体育教师,我还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奥林匹克教育的到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对中国目前教育体制中还存在的僵化、功利的传统思维有所冲击,与此同时,奥林匹克教育执行团队的奥林匹克教育专家学者以及更多的教育专家为奥运会中期、后期的奥林匹克教育做着不懈努力和探索。如何让更多的孩子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得到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奥林匹克教育与青少年人格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指出奥林匹克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教育,奥运会竞赛的核心价值是道德示范,提出当前奥林匹克教育要从正视现实、和谐处世和坚强意志三方面促进青少年人格培养.2008年北京奥运在即,要利用先进奥运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奥林匹克教育问题,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抓住奥运契机,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健全青少年人格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最初关注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到现在聚焦的“同心结”活动,我们一步步走来,奥运会落下了帷幕,但奥林匹克教育仍在继续,同时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奥林匹克教育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此栏目也将作为我刊留给奥运的一个纪念,从此尘封,成为奥林匹克教育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6.
对2008奥运会将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各种积极影响各方面已经有很多论述,本文则选择奥运会教育为研究核心,在回顾奥林匹克教育思想的发展路程、结合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现状、展望2008奥林匹克教育基础之上,提出后奥运时期我国奥林匹克教育思路,充分利用先进的奥运文化资源,进一步研究奥运教育的文化功能,发挥奥林匹克教育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2006,(3):26-27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不应该只限于运动和体能活动,还应从思想和情操上培养青年。因此,顾拜旦坚持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艺术相结合。罗格说:“没有人文精神和奥林匹克教育,就是一届平庸的奥运会”。北京向世界承诺要办一届高水平和有特色的奥运会,将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北京特色的教育遗产。2005年12月6日,北京启动了“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这个计划是以“新北京、新奥运”为主题,以大、中、小学生为对象,通过全面贯彻和落实“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和“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来传播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为了将这一教育计划落到实处,北京将实施“2008年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建设工程”,在中小学命名和建设一批“北京奥林匹克示范校”。《体育教学》将从本期开始开设本栏目,为大、中、小学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提供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相似文献   

8.
更新奥林匹克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林匹克教育”是个老话题,对此首先要明确关于奥林匹克教育的两种不同涵义:1.奥林匹克教育是关于奥运会和奥林匹克历史的教育。2.奥林匹克教育是通过奥运会进而服务于奥林匹克运动更广泛的人文、社会和文化的教育。在此次论坛上,我会向大家诠释一个既令人理解但又非常令人遗  相似文献   

9.
“奥运已经溶入到我的血液当中。”——当赵璐坐到我面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开始对这个将“奥运”顶礼膜拜的大学生有了一种感受,那种对于自己理想,神往的东西不懈追求的感受。上衣别着一个北京奥运会会徽,书包里满是关于奥运的书籍、报刊,MP3中存储的全部是奥运歌曲,就连手机的墙纸上都用自绘的奥运会会徽图案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个浑身都充满了奥林匹克的气息,满脑子都是奥林匹克知识的小伙子正在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用奥林匹克精神对自己的触动,用自己对于奥林匹克知识的了解和运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奥运,关注奥运,期待奥运,并为奥运的筹备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是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重要项目,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创新举措:继2005年12月和2006年6月北京地区的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分两批命名挂牌之后,全国其他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又有356所学校被命名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这样全国共有556所学校获此称号,这些学校包括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学校、民族学校、国际学校、职业学校等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全面深入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对于体现北京奥运会的筹办理念,推动和促进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学生体质锻炼、德育和教学工作,探索适合我国青少年教育特点的奥林匹克教育模式,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留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遗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同奥林匹克主义倡导的公平原则一样,城市与农村孩子能够同等享受到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的真谛所在。城市学校拥有着种种优势,而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每个教育者都在深刻思考的一个问题。北京怀柔庙城学校对于农村学校如何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庙城学校认为:农村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一定要立足农村,针对农村孩子的身心特征,要因地制宜,选准突破口。要让农村孩子真正理解奥运深刻的人文内涵,仅仅对学生进行泛泛的宣传是不够的,还必须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奥运精神、理念、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学校独轮车运动员在全国以及世界独轮车大赛一次次捧杯夺冠的事实,就是对孩子们最好的奥运教育,就是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播下了珍贵的奥运种子。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世界冠军不是梦",只要不懈奋斗,一切皆有可能;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懂得"重要的是参与,而不是取胜"的意义与价值,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追求,参与才能获得快乐!实践也证明把奥运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思想追求、通过奥运精神引领师生跃迁到教育教学的一个个新层面才是校园最生动、亮丽的风景。校园弘扬奥运精神不仅仅在体育、在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把奥运精神渗透到师生追求真善美的自觉行动之中,用奥运精神引领师生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勇于拼搏与创新,从而造就越来越多的敢于迎接各种挑战、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具有崇高思想境界的高素质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2.
2005年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教育部共同制定了《“北京2008”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目前,该计划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有条不紊地扎实推进,尤其是建立了全国550所、北京200所的“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与奥运有关的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奥林匹克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大、中小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这无疑对我国大、中小学的校园体育文化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向着健康、富有生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京2008年奥运会是宣传奥林匹克精神的最佳契机,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从对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中得知我国高校的奥林匹克教育开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校不重视、师资力量薄弱、普通高校很少开设奥林匹克相关课程、校园媒体没有充分地得到利用、教师传播奥运精神的意识薄弱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及合理化建议,希望能够为大学生奥林匹克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现实依据,使大学生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养成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奥运会报道历来被称为“奥运第二战场”,全世界数十亿公众都是通过媒体来了解奥运会。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届奥运会都是“媒体制造”,但媒介奥运与真实的奥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与奥林匹克的和平精神背离,金牌至上、总以成败论英雄与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相悖,商业气息严重与奥林匹克公正精神背离。构建奥运与媒体的和谐关系,回归奥林匹克精神本质是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人文奥运"与奥林匹克教育多元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鹏飞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2):26-27,29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核心内容“。人文奥运”理念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人文奥运”汲取了奥林匹克教育的丰富内涵“,人文奥运”促进了奥林匹克教育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用“无与伦比”一词为奥运会打了高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满载着赞誉成功地闭幕了。如今公众的奥运热情也正在逐渐消退,热闹之后的平静往往让人有了更多的思考。北京奥运会从申办成功那一刻就一直备受关注。而从2005年开始奥林匹克教育才大密度、大声势、有组织地展开。其丰富的活动一时间成为媒体关注和追逐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顾拜旦说过:“为什么我要重建奥运会?为了增强体育力量,使它更加高尚,确保其独立和持续,使它更好地发挥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功能。”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根本功能,但奥运会为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提供的机会是有限的,要想通过奥运会达到丰富本国文化,增强国人凝聚力等社会效应,需要举办国付出巨大努力。目前,奥林匹克教育培训应抓住2008年北京主办奥运会的有利时机,把奥运理念与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2008,(8):22-22
历时近3年的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活动成为奥运会期间赛场之外的一个亮点。诚如奥林匹克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耿申主任所言:“‘同心结’活动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高潮,也是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始”。2008年7月,已经有199所学校与结对的国际奥委会大家庭成员取得了联系,开展了交流,有161所学校在结对国家和地区找到了自己的姊妹学校,开展了青少年之间、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各种教育性质的交流和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前奏,也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最重要的传播形式。历次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在总共100多天的传递活动中都充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激情。北京奥运圣火于2008年3月25日在希腊奥林匹亚按照传统仪式取火。由此开始了奥运圣火在全世界的传递。当中国大江南北都将目光聚焦奥运圣火传递时,北京的奥林匹克教育也彰显了因圣火传递而激起的热情与行动。这份热情和每次行动都是对巴黎"藏独"分子抢夺火炬事件这一不和谐音的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20.
1996年是奥林匹克年,7月19日至8月4日第26届奥运会将在美国的南部城市亚特兰大举行,这也是本世纪最后一届奥运会。为了配合宣传奥运会,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推出“奥运纵横”栏目,“奥运纵横”栏作为体育教师宣传奥林匹克运动的辅助资料,将突出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同时也希望广大体育教师抓住这个契机,搞好宣传工作,促进学校体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