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板桥在谈到画竹时,把绘画创作的过程形容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阶段,分别代表观察、构思以及最后的表达,这也很适用于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三个基本的艺术创作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多看——要学会观察。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客观世界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第一步。观察什么?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不会观察,写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思就容易枯竭。(一)定向观察。也可以叫做…  相似文献   

2.
张荣 《阅读与鉴赏》2006,(11):68-70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中学阶段最能体现学生创新活动的教学就是作文教学。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那么想象就是作文的翅膀,而创新则是作文的生命。写作是充满创新性的心智活动.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训练方式,将创新思维引人作文教学可以大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指导学生作文,可从内容入手。从内容入手,首先要着眼于平时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要重视平时的积累,积累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是习作创新的源泉;还要贴近学生生活,要让学生知道作文即生活。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一切知识和情感的最初源泉,写作也同样依赖于生活。体会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中蕴含的丰富哲理,才能给写作以无限的生机。感悟生活是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石,对写作起着决定性作用,没有感悟就不会有写作。所以说,感悟是写作的源头,是写作的基石,是写作的生命。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是语文与作文创新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5.
米红霞 《考试周刊》2012,(37):54-5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语言词汇贫乏、内容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的问题。要想使学生作文新颖生动,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活力,必须贯彻在生活中学语文的指导思想。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达,才能使学生习作具有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要让绚丽多姿、色彩斑澜的生活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认识水乎入手。怎样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呢?现就以我参加全国首届“叶圣陶杯”小学作文教学竞  相似文献   

7.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本是出于表达的需要,而没有生活感知体验,缺乏个性化表达需要,就难以激发写作兴趣,也写不出好文章。农村学校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开发农村作文题材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与大自然亲切拥抱,深入农家了解乡情风俗,关注农村社会生活,增加学生社会阅历: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农村环境中,发掘作文题材.激活写作情趣.为表达真情实感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教学必须张扬个性。所谓作文个性是指学生作文中的独特见解、方式、情感等。没有扎实的作文基本功是很难展示个性的。我们应从阅读等方面努力提升学生的作文功底。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走出课堂积累生活素材是作文教学一大行之有效的方法。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课内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一、增强阅读兴趣,鼓励自我参与一直以来,大多数学生阅读名著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许多教  相似文献   

9.
一、观察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作文时,学生感到无事物可写,其实并非无事物可写,而是自己平时没有发现,没有留心,也就是俗话所说的“熟视无睹”。作文,贵在真实。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每个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新奇的,充满诱惑力的。如果学生热爱生活,注重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能深入探究,就能从生活中获得丰…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要帮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只盯在几本教材,或是作文书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陷入"死水"中,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写得艰难。对于作文课,多数学生没有兴趣,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种"课堂作文"、"应该作文"实在是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农村里的学生平时又很少看课外书,更谈不上看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开始,例如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习惯,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阅读的习惯等这样为学生作文提供写作的源泉,教师也要多进行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使学生的作文能力一步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薛英 《广西教育》2013,(5):41-4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力求有创意。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遵循个性化原则,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充分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使学生自由和有创意地表达,写出个性化的作文。一、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把眼光放到社会中,走向开放的天地,以开放的视角写自己所见,抒自己之情,谈自己所感,那就要教师在作文中进行开放性教学。作文开放性教学,就是要建立开放型、发展式、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一、要丰富课外生活,扩大阅读,引导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二、写作中要营造氛围,自由作文,解除禁锢。讲究命题的开放性,讲究作文形式的多样性;三、评议时"呵护"亮点,培养兴趣,引导迁移,逐步把学生的写作活动引向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一、指导要有效首先,指导观察要有效。从学生开始过学校生活起,语文教师就应该教他们借着观察自然现象,即景构思,然后完成写生性作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写作文之前,要提前交代观察目的和任务,以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向,从而获得有效的作文材料。其次,指导阅读要有效。必须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阅读是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师要做学生博览群书的"引路人",要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多看有益的书籍,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要倾吐自己的心声,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仅要不断阅读,积累语言材料,丰富头脑;还要善于观察生活,多思考,勤练笔。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要正确地引导,在此,本人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中的一孔之见。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往往都怕写作文,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无从下手。怎样使学生有材料写呢?要引领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从生活小事中选材。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初中生的人生经历已有十几年,也接触了不少人和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准确表达、协作交际的能力。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应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语文能力。而学生的习作过程是学生个性学习和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极具个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从语文学科学习的特点看,习作是学生最直接的个性化创造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体验,采用开放式的习作训练,给学生作文插上腾飞的翅膀,发展健康的个性。一、引导实践开放作文的训练途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教学只有在打破了课堂的限制,步入五彩缤纷、无限广阔的社会,才会显示其强大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一个作家没有生活的体验,就写不出好的作品;一个演员没有生活的体验,就演不出好戏;一个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好的作文。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作文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手段。那么如何让作文教学紧密联系生活,本文笔者借鉴专家理论研究及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课堂实践,展开有效作文教学探究,努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早就说过:作文教学“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因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就应成为作文教学的主攻方向。一、把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和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突破口。1.作文围绕生活转。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和感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  相似文献   

19.
<正>《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思索社会与人生,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的欲望,能对他人和自己的作文有较高的评价水平。因此笔者提出以下作文教学策略。一、善于观察,造就一双慧眼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与思考是写作的前提。多彩的社会、校园、家庭生活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丰富的  相似文献   

20.
中学作文教学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题。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规定了每学期的作文训练任务以及每次作文训练的定向目标、范围和要求。这种被动的作文教学,既不能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能力。况且,单靠一个学期为数不多的几篇课堂作文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而靠老师强制性地逼着学生去写更是没有效果,也是没有意义的。本人认为,写作教学要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密切作文与生活的关系。诗人何其芳说过:“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可见,生活是写作题材和素材的源泉。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有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自然就有了思想和体验,这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即做到了“有话可说”。但是,我们的写作不仅要做到“有话可说”,更要做到“有话想说”“有话必说”,让写作成为一种冲动、一种欲望,成为一种像吃饭、睡觉一样生命中必不可少的日常行为。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素材,主动去写,达到不写不舒服,“一吐而后快”的思想境地。这种欲望和冲动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培养、去发掘。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