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风险社会中,科技的发展不仅是衡量现代性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催生不确定性的重要原因。社交媒体的发展很大程度改变了风险传播的景观,使得风险认知和媒介信息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临近核电站建设区域社交媒体用户进行调查,旨在探讨社交媒体环境下的信息对受众风险信息搜索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考察社交媒体环境中信息的质量对受众反应的作用过程。结果显示信息质量可以通过影响用户的风险认知、风险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三个变量影响其风险信息搜索行为,从而证明社交媒体所构建的信息环境会显著作用于人们对于风险的认知和行为反应。本研究的发现期待可以为风险传播中的有效公众沟通策略以及线上风险信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梦  姚颖 《新闻大学》2023,(12):34-46+117
本研究探讨了灾害经历对我国公众气候风险感知和低碳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洪水灾害经历并不能直接促成风险感知和低碳行为的改变,只有通过社交媒体的中介作用才能引起该转变。相反,干旱灾害经历与公众的风险感知和低碳行为呈负相关,社交媒体使用也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依赖农业生存的农村地区,当地居民由于较少使用社交媒体、缺乏气候知识等原因,导致其风险感知和低碳行为方面呈现出相对滞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倡导的集体防疫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社交媒体作为公众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在建构风险感知、动员公众参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的风险沟通研究多集中探讨个体层面的媒体使用、风险感知与防疫行为,缺乏对社会层面的观照;且多将社交媒体笼统考量,难以提出足够有针对性的沟通方案。有鉴于此,论文通过细分社交媒体、风险感知和防疫行为类型,构建了“心理动机-媒体使用-风险感知-防疫行为”模型,在梳理疫情期间公众社交媒体摇摆使用行为及其内在动因的基础上,检验其对个体与社会层面风险感知和防疫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监测、社交、回避等动机会促使公众摇摆使用内容导向型社交媒体和用户导向型社交媒体。从作用机制来看,内容导向型社交媒体可直接影响或间接通过风险感知推动个体采取自我保护行为,并且配合集体防疫行动;而用户导向型社交媒体仅可直接作用于集体防疫行动。另外,社会规范在内容导向型社交媒体使用对集体防疫行动的作用路径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健康危机为例,运用量化研究的方法,研究公众的风险感知、风险传播行为的特点,以及疫情严重程度对上述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风险信息、疫情严重程度主要通过风险感知对公众的风险传播行为起作用,风险感知是该模型中多个因素对传播行为发挥作用的重要中介变量;(2)疫情严重程度对公众的风险感知和传播行为的调节作用部分被证实:疫情严重程度不同地域的公众对风险感知和参与风险传播的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且主要存在于疫情较严重和疫情最严重地域的公众之间。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信任是影响用户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网络人际信任,构建了社交媒体信任影响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隐私风险感知与自我表露的中介效应模型。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501位社交媒体用户的媒体使用数据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显示:1.隐私风险感知与自我表露并无显著相关性;2.社交媒体信任负向影响用户的隐私风险感知,网络人际信任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3.社交媒体信任正向影响用户的自我表露,网络人际信任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因此,对于理解社交媒体信任影响隐私风险感知和自我表露的解释机制,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面对突发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国举国上下都展现了强大的疫情防控行动力和社会凝聚力.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N=707)数据,通过实证研究探究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作为中介变量在新冠疫情风险感知媒介效应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媒介使用显著负向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自我效能显著正向影响风险感知,集体效能显著负向影响风险感知;媒介使用通过自我效能与集体效能的中介链作用显著影响公众的风险感知.研究通过探讨媒介使用对风险感知的影响机制及效能感的中介变量作用,对公共危机事件下媒介舆论引导方式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7.
陈依柠 《今传媒》2020,28(5):25-30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在中国持续扩散,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中老年人作为此次疫情危重病例的高风险人群,却在疫情扩散初期表现出不重视、不听劝的态度,在政府行动和媒体报道的日益增强下,中老年人才逐渐感知到疫情风险。因此,本研究以合肥市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新冠"肺炎风险传播期间中老年人的行为习惯和风险感知,基于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因子分析、多重对应分析等方法研究影响中老年人疫情风险感知效应的关键因素。研究通过建立评估风险感知效应的逐步回归模型,发现媒介使用程度和家庭环境因素在"新冠"肺炎风险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而自我健康关注的贡献很低。贡献最为突出的媒介使用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可以归结为五种独立媒介因子,其中新媒体在此次疫情风险传播过程中发挥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媒体(传统媒体及社交媒体)使用作为自变量,以气候风险感知和低碳行为作为主要因变量,将气候变化内外归因、心理距离视为中介变量,以调查法为主要方法,验证气候传播语境下各传播学变量间的作用机制。社交媒体使用对包括气候内在归因在内的各要素产生积极影响,而传统媒体使用则没有这一效果;内外归因和心理距离在此模型中通过气候风险感知影响低碳行为意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剖析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非理性行为的生成要素,阐释用户认知—动机—行为之间的关系,为舆情风险治理和用户行为管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过程]基于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整合风险信息搜寻与加工模型(RISP)和扩展平行过程模型(EPPM),厘清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非理性行为影响要素联动关系和驱动路径,从需求触发、认知控制、情绪发酵、行为反馈4个阶段构建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非理性行为的生成机理模型。[结果/结论]针对舆情卷入风险感知下社交媒体用户的非理性行为,应从需求引导、信息监管、情感重塑、技术赋能4个方面进行规制,引导用户理性辨识舆情风险并做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11)
数字传播背景下品牌主设计各式各样的数字营销活动激励消费者参与品牌传播,然而现实当中难以实现。那么是何种因素阻碍了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这些因素具有如何的作用路径?本研究通过立意抽样方式,选择当下用户较多的三种社交媒介(微博、微信、秒拍)中的消费者进行深度访谈,通过扎根理论的编码方式对初始访谈材料进行分析与研究,最终建立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阻碍因素模型。模型表明,特定的在线社会网络联结与氛围、相关负面经验、低安全性因素以及消费者感知社会风险、感知心理风险、感知功能风险与感知安全风险是阻碍消费者在线生成广告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每种因素具体的作用路径以及16个具体的实证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11.
马超 《编辑之友》2016,(10):66-7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已经进入乌尔里希·贝克所提到的“风险社会”.一方面,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新媒体为风险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在社交媒体盛行的环境下,信息发布的主体、信息数量、信息的敏感性和信息发布的时间都有可能放大风险.此外,社交媒体上关于风险事件的争鸣也会放大风险,而风险的化解则依赖于社交媒体的风险沟通和风险治理.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业务外包的风险及规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务外包风险对图书馆危害较大,为识别和防范风险,该文分析了图书馆外包中存在的四种风险,指出了规避外包风险的程序,从外包商、外包合约、监管制度及评估考核等方面论述了图书馆规避外包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risk assertions and relevant statistics presented in different number formats interact to influence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outcomes. Experimental news stories present risk assertions that highlight either safety from or vulnerability to violent crime; these assertions are accompanied by crime statistics in absolute frequency, simple fraction, or percentage format. Although it may be tempting to assume that national statistics in absolute frequency format create a greater impression due to the sheer size of the numbe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only probability formats, including simple fractions and percentages, interact with assertions to generate amplified emotions. Furthermore, we find that negative emotions play a mediating role in producing pessimistic risk assessments. Our findings reveal how people process numerical information and its impact on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responses.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the empir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s for framing research, as well as cognitive aspects of emotional reactions and the nature of emotional effects on risk perceptions.  相似文献   

14.
Using actual news coverage of an environmental risk, this experimental study examined whether providing unrelated risk comparisons and information about other sources of the same risk influenced readers' reactions to the coverage. The study suggests stories that provide information on other sources of a contaminant may do little to reduce risk perceptions; however,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magnitude of the risk at hand relative to other risks had several communication benefits. Both comparisons lead readers to feel more informed about the risk and, thus, better able to make decisions than those who did not see the comparisons. Media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区作为网络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使得信息的共享达到了以往传统传播方式所没有的迅速性和多样性。虚拟社区信息共享中存在着大量忽视知识产权、擅自复制、转贴、下载、编辑等侵权行为。可以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协议、建立集体管理制度、开发保护技术等方式,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16.
The central concern of this paper is to address the question, “Is it more dangerous to be a woman journalist when reporting conflict”. Beck states “risk is the anticipation of the catastrophe—so it is existent and non-existent”. Is the contention that female journalists are more at risk, knowledge, or a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re editors and journalists who decide that women are more at risk merely anticipating a catastrophe? There is no certainty, of course, that women are more at risk, but the fear that they might be can prevent them from being sent to cover conflict, or force them to decide not to go to dangerous places. Certainly, an 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 or rocket fire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sexes. In many situations being female actually helps women journalist in conflict zones.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journalists who work in conflict zones and ask whether it is the job or the gender which is the most dangerous?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联盟作为组织关系中的一种制度创新,它已成为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模式和发展方向。但是,联盟有其自身的缺陷,即联盟的风险性。图书馆联盟同样面临不同的风险,分析了图书馆联盟的六种风险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8.
知识管理中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智松 《图书馆论坛》2002,22(3):10-11,16
针对目前人们对知识管理理论研究较多,而知识管理中风险和防范问题探讨较少的情况,提出了知识管理的风险形式,即:技术创新风险、秘密风险、人才风险、信息风险、时滞风险等,同时从知识管理角度提出相关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实施 ERP 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果从1979年,沈阳鼓风机厂引进IBM的管理系统COPICS时算起,MRP/MRPⅡ/ERP在我国已推广应用20多年,近千家企业购买和实施了MRP/ERP软件,总共投入上百亿,但却仅有10%~20%的企业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后继者们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所以,实施企业只有尽最大可能地在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控制风险,充分准备,尽可能消除不确定因素,增加成功的几率。那么,企业实施ERP(企业资源规划)时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应该怎样避免或减小损失?一、实施前的准备1.正…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文献采访风险的概念,指出了图书馆文献采访风险具有的普遍性、客观性、损失性、可控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分析了文献采访的风险因素、产生的相关条件、造成的后果和可能的损失,从管理学和图书馆专业角度阐述了文献采访风险的控制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