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柳飘絮,江水如蓝。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火红日子里,我们迎来了《黑龙江教育》500期、《教育文选》400期。值此喜庆之际,我代表呼兰县教育局、呼兰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向辛勤耕耘在《黑龙江教育》这块芳草地上的全体编辑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祝贺!  相似文献   

2.
杨柳飘絮,江水如蓝。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火红日子里,我们迎来了《黑龙江教育》500期、《教育选》400期。值此喜庆之际,我代表呼兰县教育局、呼兰县广大教育工作,向辛勤耕耘在《黑龙江教育》这块芳草地上的全体编辑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真诚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走进《黑龙江教育》,还是15年前的事。15年前,我刚刚参加工作,业务理论水平较低。恰巧,学校组织订阅报刊,我自费订阅了《黑龙江教育》。当散发着油墨清香的《黑龙江教育》送到时,我认真地阅读起来。看着看着,我就被刊物里那全新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吸引住了。她所介绍的教育经验、  相似文献   

4.
编辑手记     
新的一年开始了,《中国教师》向大家奉上真挚的感谢和浓浓的祝福!一年来,在大家的呵护下,《中国教师》这棵稚嫩的小苗茁壮地成长着。她见证了“非典”时期的风风雨雨,她关注着处于弱势的农村教育,她把关切投向教师生活,她把锋芒击向教育腐败,她提升着教师的人文底蕴,她呼唤着社会的正义良知……作为教师的知心朋友,《中国教师》与您融为一体,共同成长。正是有了大家的支持,《中国教师》才能以她清新的面貌和高雅的品位丰富着中国的教育园地!所以,我们怀着最高的敬意,向所有辛勤耕耘的园丁献上深深的祝福。祝福声中,祈盼中国教师身体健康,合…  相似文献   

5.
在阳光明媚、百花盛开的季节,《黑龙江教育》迎来了她60岁的生日。经过60年的风雨历程和一代代办刊人的努力,教育期刊这棵大树已根深叶茂。她以博大的胸怀,滋润着龙江教师的心田,为龙江教育的发展支撑出繁茂的绿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回顾《黑龙江教育》那难忘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翻阅《黑龙江教育》倍感亲切,因为它是我省的本土杂志。走近《黑龙江教育》缘于一次尝试,让我的文稿第一次变成了铅字。从那时起,我成了她的一名忠实读者、作者,再后来成了特约通讯员。读“她”如沐春风。读着《黑龙江教育》,“她”全新的课改理念如春潮涌动,似春风扑面,让我无  相似文献   

7.
光阴荏苒,《黑龙江教育》已走过60个春秋。花甲之年的她并未显得老迈而是更加矍铄,岁月的积淀让她更加深沉、厚重。其实,我与《黑龙江教育》相识、相知、相伴时间不长,但我们却早已成为忘年之交。她引领我在教育的道路上前进、成长……短短4年的相处留下了许多令我难忘的往事。  相似文献   

8.
二十四载沃土耕耘,二十四番春华秋实。崔凤华以她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安达教育的这方沃土上勤奋地耕耘着。走过的足迹记录着她的成长,洒过的汗水印证着她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二十四载沃土耕耘,二十四番春华秋实。崔凤华以她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安达教育的这方沃土上勤奋地耕耘着。走过的足迹记录着她的成长,洒过的汗水印证着她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我是在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的,转眼已经走过了22载。回顾22年的教育教学历程,是《黑龙江教育》教会我怎样教育学生,怎样设计一节课,怎样有效地运用教育方法和策略,使我很快走出了教育蒙昧期。当我在工作中不断面临各种棘手的问题,感到失望彷徨时,又是《黑龙江教育》帮我度过了教育的危机阶段。《黑龙江教育》宣传着名优教师最真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汇集了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累累硕果,《黑龙江教育》为广大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我徜徉于《黑龙江教育》,快乐地吮吸着其中的甘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终于有一天,我也可以拿起笔为《黑龙江教育》撰稿,写下我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教师之爱是开启学生心智的钥匙";终于有一天,我也可以在《黑龙江教育》上谈出我对教  相似文献   

11.
贺词     
《高校后勤研究》(她的前身《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简称《研究》),是一份伴随着中国高等的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而成长并崛起的期刊,作为理论性研究的刊物,她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文以载道”,积极宣传党和国家在改革时期的方针政策,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后勤改革“鼓”与“呼”,风雨兼程,辉煌共创。十八年来,《研究》编辑部的同志们,勇于探索、勤于研究,乐于奉献的精神,辛勤默默地耕耘着这一方属于高校后勤人的园地。春华秋实,而今,作为唯一的一份全  相似文献   

12.
奔向新世纪─—纪念《黑龙江教育》创刊50周年黑龙江教育杂志社总编辑吕增富五十度春秋,五十度春华秋实。《黑龙江教育》在炮火轰鸣的解放战争中诞生,半个世纪的历程,由创业走向成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四化建设的宏伟大业中,她以崭新的姿态,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13.
我的良师益友方城县柳河乡程庄学校程广才我已步入不惑之年,教坛耕耘已22载,而《河南教育》就伴随我走过了15个春秋。最早看到《河南教育》,是在1983年春天。我当时就被她丰富多彩的栏目、新颖实用的内容所吸引,仿佛走入了一个新天地。从此,我与《河南教育》...  相似文献   

14.
我与《黑龙江教育》同龄,已届“耳顺”之年“。人生苦短”,活了60岁,我只干了一件大事:教小学语文,研究小学语文。我在教育生涯中与《黑龙江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我进德修业的益友良师。1978年,我在《黑龙江教育》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当时,我教毕业班语文,教书之余,喜欢写点“教学反思”之类的随笔。文章写好后我总想寄给《黑龙江教育》,但由于自卑感作祟,始终未敢“轻举妄动”。后来,不知从哪儿来的那么一股勇气,我把一篇题为《从“千钧一发”谈起》的杂感,半夜塞到邮箱里。说实在的,稿子寄出后,我想肯定是石沉大海了。谁料,不久我竟收…  相似文献   

15.
从早期的《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到后来的"三垛"(《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玫瑰门》,其后的中篇《永远有多远》、长篇《大浴女》,以及近期出版的《笨花》,铁凝不断突破自己,在纷繁复杂的当代文坛上彰显着个性,书写着自己的人性话题.尽管她的文学耕耘和收获与新时期息息相关,但她的创作轨迹与新时期社会生活和文学的时代潮流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势.她很少有紧迫社会主流的作品,总是与之保持着一种"距离",从而在当代文坛上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湖南教育》自1950年4月16日创刊以来 ,经历了风风雨雨的50年。50年来 ,她像一棵幼苗 ,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精心培育和浇灌。特别是伟大领袖毛主席 ,在她刚刚诞生的时候 ,就欣然命笔 ,为她题写了刊名《湖南教师》。后来 ,刊物更名为《湖南教育》 ,毛主席再度为她题签 ,刊名沿用至今。值此刊物50周年纪念之时 ,睹哲人遗翰 ,思领袖恩泽 ,更加坚定了我们办好《湖南教育》的壮志与雄心。50年来 ,《湖南教育》杂志始终在省教委(教育厅)党组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 ,在几代编辑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下成长发展 ,为湖南教育特别…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是面向中学教师及中学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刊物。在坚持《黑龙江教育》实用性强的基础上,《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每当《黑龙江教育》送来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墨香,这墨香昭示着《黑龙江教育》正在为教师吹响共同前进的号角,搭建教师前进的桥梁,引导教师走向课改的制高点。这墨香传递着《黑龙江教育》人的灵与魂、苦与乐……打开《黑龙江教育》,我便如饥似渴地读起来,扉页的心灵感言、精典的教学案例、独特的教学设计、坦诚的课后反思、朴实的班主任手记,无不吸引我的眼球。各栏目异彩纷呈,充实着教师们的心灵。那些具有指导性的文章使迷惘的我找到了路标;那些操作性极强的设计给我树立了课堂教学的样板;以爱为主旋律的班主任手记更是我的最爱。透过杂志,我似乎也看到为了给教师提供"营养可口"的精神食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湖北教育》杂志创刊50华诞之际,我作为一名老读者对她的成长与成就无比高兴。现谨向长期辛勤耕耘在这块绿色园地上的新老编辑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与研究》杂志创刊40年了、40年来,她在我国理论实践特别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以其充实的内容,朴实的文风,明晰而端正的理论导向,武装着一批又一批读者,成为广大理论工作者和理论课教师的良师益友。作为一个长期受教于《教学与研究》的读者,我衷心祝贺她40年来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之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新的形势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更艰巨的要求,高校理论建设也面临着许多迫切的新课题。而在这一方面,直接为理论教学服务的《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