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喜福会》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多次获奖并被拍成了电影。《另类》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的另一个翻译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吴精美的故事》,讲述的是女儿吴精美和母亲吴夙愿的故事;故事中那一幅幅苦甜参半并充满波折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谢捷 《新闻爱好者》2011,(8):148-149
《喜福会》是美国当代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多次获奖并被拍成了电影。《另类》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的另一个翻译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吴精美的故事》,讲述的是女儿吴精美和母亲吴夙愿的故事;故事中那一幅幅苦甜参半并充满波折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杂志全球化趋势下,版权合作成为时尚 纵观中国期刊200多年的发展史,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创刊使中国杂志发展呈现出第一个高潮;时隔6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时代,中国的期刊业再次步入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读者>、<知音>、<家庭>、<女友>、<故事会>成为中国杂志市场上的主流杂志,但是1993年随着<时尚>杂志的创刊,它以铜版纸全彩色印刷,采用国际开本、充满国际名牌的精美广告和图片,使中国人的眼睛为之一亮.5年之后,<时尚·伊人>与美国著名女性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再次将<时尚>送上了又一个高度,以后版权合作成为了期刊界的口头禅.之前,<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杂志都是版权合作成功的范例,但不如<时尚>那样在品牌扩张上给期刊界以巨大震撼.  相似文献   

4.
<大公报>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旧中国最负盛名的私营报纸.后新记公司以"吴鼎昌的资本、胡政之的组织、张季鸾的文章"开创了<大公报>"三驾马车"驶通途的盛景,开辟了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新时期.1941年4月,僻处西北一隅的重庆新记<大公报>,荣获美国著名新闻学府--密苏里新闻学院颁发的"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是时,张季鸾主持新记<大公报>言论已有15年之久.张季鸾的报人生涯,集中展示了一位自由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文章报国之志趣,其精神、思想贯穿于新记<大公报>的最初15年.  相似文献   

5.
提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李滨同志,就很容易让人想由冯小刚执导的<甲方乙方>中那个快人快语、待人热情、办事干脆利落的街道主任.李滨早年投身革命,在她这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先后出演<龙须沟>、<茶馆>、<关汉卿>、<青春之歌>、<骆驼祥子>等多部精品话剧.1981年参与话剧<北方>编剧并获得全国编剧奖,离休后步入影视界,出演了<甲方乙方>、<卡拉是条狗>、<西洋镜>、<我的父亲母亲>、<编辑部的故事>、<心理诊所>等多部电影、电视剧,李滨通过她那朴实细腻的表演风格,塑造了众多为人熟知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敬重.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书信藏品中,有一幅精致的贺卡,印有<达摩东渡>写意画和<风骨堂>的钤记.还有表达美好祝愿的出色的书法,这是四川画家戴卫寄赠给我的.这件融高雅画作和精美设计于一体的信物,使我常想起这位巴蜀才子的不凡经历……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后期,<新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等一批新生代新闻类周刊迅速崛起,纷纷以办一本中国的<时代>为目标,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旋风.它以其精美的装帧、独特的视角以及颇具冲击力的文字等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8.
袁方 《出版经济》2005,(2):50-51
<洛伊斯的故事>是法律出版社对外合作出版分社2004年度力推产品之一,根据美国兰登书屋Doubleday出版公司的<集团诉讼>翻译而成.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10,(6):80-80
张丹丹(1976年10月-),女,湖南卫视<晚间>、<背后的故事>节目主持人. 湖南湘潭人,1998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是在<湖南新闻联播>1998抗洪抢险报道中担任前方报道记者.第一次担纲的电视节目便是<晚间>,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她凭借在<晚间新闻>的出色表现评为2004年度中国最佳电视新闻主播.2003年开始同时担任湖南卫视<背后的故事>主持人,因为<背后的故事>,2006年她获得中国主持人"金话筒奖".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18日,美国7<纽约邮报>刊登的一幅政治漫画引发美国社会广泛争议.漫画上,两名警察在开枪击毙了一头黑猩猩后宣称:"现在,他们得找别人来制定下一个经济刺激方案了.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在欧美一些国家早就开始了,美国新闻节目<60分>的原制片人史蒂芬,喜欢把好的新闻称为"Story",而不是"News".①我国的电视新闻故事化应该是从中央电视台率先开始的,领军代表是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栏目.  相似文献   

12.
赵艳哲 《兰台世界》2013,(Z2):152-153
<正>2010年2月11日下午,古巴国家物资储备局局长,古中友协主席,著名的华裔将军莫伊塞斯·邵黄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2岁。一、马埃斯特腊山上的中国人古巴共有三位华裔将军。其中一位是古巴战士协会副主席的古斯塔沃·蔡·贝尔特兰少将,一位是哈瓦那港务局主任阿尔曼多·崔·罗德里格斯少将,他们二人的父亲都是旅古华人,而母亲是古巴人,属于第二代古巴华人,因此不如父母都是华人的邵黄名气大。  相似文献   

13.
<筑梦2008>是我国首部纪录北京奥运会筹办过程的大型纪录片.影片运用了多线交叉、宏观与微观兼顾以及对比的叙述手法,以"鸟巢"的建造为核心,通过四个故事,以丰富、鲜活的人物和细节描绘出一幅中国人民共筑奥运梦想的动人图景.  相似文献   

14.
故事文学期刊的市场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期刊市场中,故事类期刊市场是最令人钦羡的市场之一,其潜力之大,非纯文学期刊所能比.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故事会>发行量逾四百万,这在纯文学类期刊只能是不可企及的天文数字.但是,正因为故事类期刊的市场如此看好,所以故事期刊市场的竞争也异常的激烈,尤其是在新千年之际,不断地又有新版的故事期刊进入到市场竞争的行列中来,如西安文联新创办<百姓故事>,<故事世界>单月刊改为半月刊,缩短了出刊周期,又如<今古传奇>创办今古传奇故事版,开本设计新颖,编辑思想活跃,完全是一本新的故事期刊,这些都使21世纪的故事期刊市场更显得波诡云谲.根据种种迹象,进入21世纪的中国故事期刊市场,将出现激烈的九大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15.
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和民研会联合下达808号文件,发起编纂<中国民间文学(故事、歌谣,谚语)三集成>,这个选题后来列入"八五计划",成为"八五"期间文化工作的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普查、采录、整理和逐级编选,1999年前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出版了<中国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三部鸿篇巨制(均列为国家卷).其中的<中国歌谣集成>收有一首长歌--<燕花歌>.  相似文献   

16.
文化全球化下国产动画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动画片最早的国家之一.从1918年美国动画片传入中国开始,中国就开始了自己的动画产业.早期的中国动画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1941年,作为我国动画开山鼻祖的万氏兄弟制作了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篇--<铁扇公主>,受到了热烈欢迎.建国以后,中国连续制作了多部有世界声誉的动画片,如借鉴京剧元素的<大闹天宫>,融入中国水墨画的<小蝌蚪找妈妈>,加入中国皮影、剪纸艺术的<猪八戒吃西瓜>等,这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并开创了动画界的"中国学派".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的格局之下,中国的动画业被逐渐边缘化,这也是中国软实力相对低迷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17.
听说张瑞芳与我父亲住同一个医院,我马上找到写<张瑞芳传>的姜金城先生,请他带我去拜访张瑞芳老师. 我小时候看过不少由张瑞芳主演的电影,如<凤凰之歌>、<李双双>、<万紫千红总是春>、<母亲>、<南征北战>等.  相似文献   

18.
其实,企业出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早在2005年初,中信出版社的新书<跨越--柯达在中国>在京首发.与此同时,中信出版社还推出了著名作家凌志军的<联想风云>一书,该书首印的20万册很快被各地经销商抢订一空,一度出现了经销商排队订书,晚来的经销商订不到货的火爆场面.而在2005年年初,海尔集团成立20周年之际,青岛出版社也推出了<海尔品牌之路>、<海尔的故事与哲理>和<海尔人话海尔>丛书.在此之前,联想集团的<联想为什么>、百龙公司的<总裁的检讨>、华为公司的<走出混沌>及蒙牛乳业的<蒙牛内幕>等书因为满足了人们对成功企业探询的好奇心,一度是排行榜上的热销书籍.  相似文献   

19.
师永刚跟踪采访八年,遍访与<读者>杂志相关的几乎所有的人,试图站在人文的立场上揭示这本杂志的真相.书中首次客观地纪录了<读者>杂志从创刊之初到现在的每个令人无法置信而又奇特的发展历程.著名作家贾平凹、余秋雨联手作序,更为本书增添热点.这本书将告诉你一个由两个理科生在中国西北角创办的杂志,如何历经风雨成为发行量近千万,出版四个不同版本,年收入过亿元杂志的传奇史.首度权威诠释与美国读者文摘官司内幕,胡耀邦批示肃清<读者>精神污染事件,三次遭遇停刊的政治事故,<读者>杂志如何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最大发行量杂志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需要新闻周刊而产生新闻周刊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