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博科夫是杰出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在其代表作《洛丽塔》中作者采用了独特的元小说的叙事结构,完美诠释了后现代主义质疑客观真理、拒绝价值判断、强调意义的不确定性的特质。这部作品也成为20世纪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典范。本文旨在探讨《洛丽塔》中真假共存的元小说特征。  相似文献   

2.
《出版参考》2004,(29):10-12
你看你看译名的脸 好的电影译名总能让人过目难忘,唤起观众强烈的观赏欲.大概在十多年前我读到大作家纳博科夫的惊世之作<洛丽塔>,几年后又看到根据这部长篇小说改编的影片,电影是台湾人的译名,叫<一树梨花压海棠>,这个译名可以说令人喜出望外,它远比<洛丽塔>(Lolita)的原名要传神得多.  相似文献   

3.
从唐、宋、元、明的笔记、类书、小说中尚可考出<西湖二集>的诸多素材来源,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西湖二集>的创作手法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4.
鲍德里亚是西方后现代主义的领军人物,他的著作<物体系>,<生产之境>、<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及<象征交换与死亡>等,包含和反映了关于当代西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本文主要讨论的是鲍德里亚的广告学思想.根据鲍德里亚的观点,广告主要有以下三种不同层次的逻辑方式.  相似文献   

5.
《出版经济》2006,(2):17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1956年发表京剧剧本<范进中举>.1958年被划成右派.1962年调北京市京剧团任编剧."文革"中参与样板戏<沙家浜>的定稿.80年代以后写了许多描写民国时代风俗人情的小说,受到很高的赞誉.出版了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论文集<晚翠文谈>等.汪曾祺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6.
喜爱恐怖小说的读者都知道"773"这个诡异的数字,随着<我遇见了我>、<三减一等于几>、<天惶惶地惶惶>、<三岔口>、<阿丝地狱>、<后湖鬼戒>等一部部恐怖悬疑小说精品面市后,773系列丛书也成为了中国本土恐怖小说的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7.
201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引进出版了伊朗女学者阿扎尔·纳菲西的小说《在德黑兰读〈洛丽塔〉》,该书2003年问世,马上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纳菲西出色地升华了“洛丽塔”形象内涵,重新定位了这一形象的文化价值,从此结束了半个世纪社会对“洛丽塔”的集体意淫——很纯情很性感也很另类.  相似文献   

8.
小说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古代小说理论就开始孕育和萌芽.然而,人物形象塑造一直没有引起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家的重视.明清年间,大量优秀小说作品不断涌现,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金瓶梅>等.  相似文献   

9.
张铭  徐蒙 《编辑之友》2010,(5):106-109
小说林社是一家以出版翻译小说闻名的晚清出版机构,创办人曾朴在经营生意失败之后转而投身于出版事业,于1904年开设小说林社.此后,小说林社得到了很快发展.1907年初小说林宏文馆有限合资会社成立,随后<小说林>杂志正式问世.一年之后,小说林社因为经营问题而被转让,<小说林>杂志也停办.小说林社在其存在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出版了大量的小说,其经营的杂志不仅包括著名的<小说林>,还有经常被研究者忽略的<女子世界>,这两本杂志都刊登了大量的广告和告白.  相似文献   

10.
一 现代游击队员的形象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在小说中、电影里经常可以见到,比如<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地下游击队>、<桥>、<地道战>等.贺绿汀创作的<游击队之歌>更是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乔伊斯的<都柏林人>是现实主义作品,它除了写实外还将相互关联、顿悟、刻求平庸、点明哲理等技法引入短篇小说,使小说增加了广度和深度,同时也为小说抹上了现代主义的文学色彩.<都柏林人>的创作为<尤利西斯>诞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恨水的副刊编辑艺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电视剧的热播,张恨水的小说又很是热了一阵.  相似文献   

13.
因为主持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题讲坛的缘故,我和总署机关党委副书记李潞等一行前去拜访军旅作家王树增大校.王是三部战争叙史小说的著名作家,这三部小说是:<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长征>.  相似文献   

14.
在<方志敏文集>里,我们看到方志敏的早期作品<呕血>、<我的心>、<同情心>以及白话小说<谋事>分别发表在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上面.其实在<觉悟>副刊上还发表了一首方志敏的散文诗<哭声>,这首诗比上述作品发表的还早.  相似文献   

15.
继<南方都市报>涨价后,南京报业市场也掀起了提价热. <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和<南京晨报>4家都市报自3月10目起将零售价由0.5元/份调整为0.7元/份,订阅价格也从每年180元提至252元.南京由此成为国内首个报纸集体提价的地区.  相似文献   

16.
魏童档案: 新生代图书策划人,策划的都市情感小说<我嫁入豪门的真实生活>及青春小说<天使不曾离开>成为2006年上半年的畅销书.其他图书如<轩辕·绝>、<终极突破>、<从毕业开始流泪>、<别说我神经>、<灵偶>等都获得了市场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华语文坛知名作家、擅长写凄美爱情的张恨水,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100多部通俗小说,总字数近2000万,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4部长篇小说名垂青史.正是由于小说方面的丰硕成果,盖过了他在报刊编辑领域的光芒,以致常被人忽略了他报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8.
偶翻<申报>的<自由谈>,想起了张资平.此公在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曾经以三角四角名噪一时.他办了个乐群书店,出版<资平小说集>,还主编<乐群>月刊,在刊物上登出广告,声称要"搜印全集以飨读者",俨然是文坛巨子.鲁迅先生在<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一文中说:将<张资平全集>和"小说学"的全部精华提炼出来,"那就是--△".真是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19.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统计,到那时为止,茨威格是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的德语作家.最近,由于徐静蕾改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得奖,茨威格再次受到中国观众和读者的关注.在中国,茨威格最为读者熟知的作品是他的中短篇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看不见的收藏>,<马来狂人>等都是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篇.除了小说,茨威格还撰写了不少传记作品和历史著作,如<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昨日的世界>、<异端的权利>等.读茨威格此类作品,可以得到与他的小说不同的享受,概括起来说,就是同时感受他思想的魅力和文字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一个心愿 我在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文学专业就读时,老师就重点介绍了普鲁斯特和他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称<追忆>),读过这部巨著的片段,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部巨著有七卷小说组成,长达200万字,书名分别是:<在斯万家那边>、<在少女们身边>、 <盖尔芒特家那边>、<索多姆和戈摩尔>、<女囚>、<女逃亡者>、<重新找回的时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