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当代儿童小说发展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当代儿童小说自然形成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每个阶段也分别有各自的阶段性特点和有代表性的作品。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当代中国儿童小说的第一个繁荣期,其主要特点是表现集体主义的时代主题。70年代一大批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90年代的儿童小说的创作不再像80年代那么热闹喧哗,而更多地显露出平静状态。这一来受惠于80年代儿童文学观念的重建,二来也表明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家走向了艺术成熟。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对于中国儿童文学来说,是值得记忆的一个时段。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经济的转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儿童小说80年代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作家们怀着特定时代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而90年代的儿童小说创作虽不那么热烈、躁动,但在沉静、平和中也显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诚然,经历过80年代的创作的积累后,作家们的创作更加注意回归儿童本位,更加强调儿童文学的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文玲 《现代语文》2007,(9):126-127
在政治观念强化的80年代初期的小说创作中,儿童形象偏离了作为“人”的生活真实性,发生了变异:文革书写中的儿童出现了成熟化形象、在反应教化问题的小说中表现为好儿童形象,总体而言儿童角色处于工具化状态。当然,同期也有一部分尊重儿童的内心情感世界,使儿童本体得到隐性的表达的非主流作品存在。  相似文献   

4.
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的主流是乡土小说,鲜明的时代精神与浓郁的乡土特色相融合是其基本特征。20世纪30年代的沈从文模式和50年代的周立波模式对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极富启示意义。当代湖南短篇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50~60年代以周立波为典范的乡土小说创作的繁荣时期;80年代周立波与沈从文两种传统交相辉映的时期;寻根浪潮后的多元化创作时期。  相似文献   

5.
含蓄蕴藉的语言奇景--王安忆<长恨歌>语言艺术赏析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忆一方面不断探索总结文学创作的方法和小说语言特点,一方面在小说创作中对小说语言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长恨歌》的语言艺术独具特色,她一改20世纪80年代具体化的语言风格而追求抽象化和含蓄蕴藉的语言风格,去实践其创作理论。本文从风格的一致性、语言的日常化和塑造能力三方面分析《长恨歌》的语言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当数量的长篇儿童小说在叙事结构上表现出与传统长篇小说不同的特点,即平行结构的特点和倾向。究其原因,这种倾向来源于国外长篇童话及探险小说的影响;由作家童年回忆的创作初衷与小说写作的散文化笔法所致;是作家根据小读者的阅读特点对创作进行的自觉调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铁凝小说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凝的小说研究与铁凝的小说创作是同步进行的,大致可分为80年代小说研究和90年代后小说研究两个阶段。80年代主要以单篇解读为主。到了90年代,由于批评方法的多样性和切入角度的灵活性,再加上综合式分析和比较式研究的运用,对铁凝小说的思想内蕴和艺术容量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深入和拓展。当然也还存在着一些争议点和薄弱点。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王蒙复出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王蒙对小说创作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与文章,其中关于小说结构的问题所占比重较大,形成了他的小说结构观。其主要观点是:进行小说创作要十分重视结构问题;小说结构包括篇章结构、线索结构、人物结构、情节结构、心理活动结构等;小说结构要突破创新、丰富扩展、多元并存、自由放松;是社会生活的变化决定了小说形式、结构的变化。由此体现出王蒙复出初期的整个小说创作观是主张杂色、丰富、鲜活地表现生活的小说创作观,体现出其世界观、哲学观的主导方面是突出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中的辩证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秦文君的儿童小说风靡校园,其小说最打动人心之处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尤其是"贾里"校园系列小说的人物形象凸显着个性美、情感美、幽默美和启蒙美的美学品质,给读者以审美的享受和启迪。这既是对传统儿童小说的继承,更是超越,在我国儿童文学领域具有深远的价值意义,为我国当代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新时期小 说创作在经历了伤痕、反思、改革和寻根思 潮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以马原、余华、 苏童、格非、叶兆言、孙甘露、北村等为代表 的小说创作,以完全不同于传统小说的面 貌出现,给文坛以全新的气象。他们不再重 视在小说中“写什么”,而是着力探索“怎么 写”,于是我们看到这些作家五彩缤纷的叙 述风格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语言表达。现在 一般把这股小说潮流称为“先锋实验小 说”。余华就是先锋实验小说创作队伍中的 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1.
儿童化伴随儿童学的萌发而产生。儿童本位观念源于西方人主义思潮。贺宜于上一世纪50年代在我国首倡儿童化。茅盾主张儿童学顾及儿童特点,而不能“拔苗助长”。80年代班马提出“儿童反儿童化”观念和“小人读大书”现象,批评儿童学创作不能一味“浅显易懂”。成人化理论促使创作突破了昔日存在题材禁区,极大促进了我国当代儿童学的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2.
王安忆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对小说语言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长恨歌》的语言艺术独具特色,她一改20世纪80年代的语言风格而追求语言的“抽象化”,去实践其创作理论。论文从叙述化的语言、风格的统一性和塑造能力三方面分析了《长恨歌》如何运用抽象化的语言来塑造艺术化的形象的。  相似文献   

13.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衍生的新兴小说形态,其原生态的写作方式独具魅力。原汁原味的生活素材,不作评价、冷静叙述的表现方式是其创作的特点,探讨人类生存发展问题是其创作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秦兆阳的小说创作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40年代至建国前为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为第二阶段,特点是散文化和诗意美;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为第三阶段,作品的风格由诗意的抒情趋向理性的思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却又被忽视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5.
王蒙小说的语言经历了一个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五六十年代是王蒙创作的起步期,封闭性是其语言的主要特征;70年代末是王蒙语言变化的过渡期;80年代以后是他的小说语言的开放期。开放式语言是具有内在说服力的语言,它具有未完成性、多种可能性、不确定性、幽默戏谑性诸特点,杂语与并置是它的基本存在方式。但王蒙的小说还不是巴赫金意义上的“对话”性,而是潜在的对话,即“亚对话”。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期以来 ,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真实观遭到了先锋派创作和新写实小说的严重挑战 ,真实性观念在两股新的文学潮流那里被赋予崭新的涵义。三种小说艺术真实观共生共荣 ,左右了 80年代中期以后小说创作的想象空间和叙事走向。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80年代的文化语境,分析了先锋小说作家们在80年代中后期对西方现代文学进行模仿的深层原因,并详细探讨了由此造成的先锋小说的文本特点。由于90年代整个文化大背景的转变和先锋小说作家们自觉的艺术选择,他们的创作产生了一种向本土化文化和生存境况回归的趋势,文章详细探讨了这些小说在叙事、人物和文化意识方面本土化回归的表现。这种现象是80年代和90年代整体文学发展趋势的具体的展现,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新时期文学整体发展态势的认识,也有助于对未来文学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轨迹及创作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儿童文学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发展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第二个发展阶段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第三个发展阶段是90年代,第四个发展阶段是新世纪.在不同的时段,儿童文学都呈现出独有的时代特征和审美追求.总体看来,当代儿童文学的创作倾向有四个方面:一是现实主义的风格,二是教育主义的创作倾向,三是童年情结和生命意识的体现,四是儿童本位的立场.  相似文献   

19.
白桦的云南边地小说创作经历了50年代边地题材小说创作和新时期边地传奇小说创作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边地反敌特斗争为主题,同时也展现独特的边地风情;新时期以来的边地传奇小说创作,展示了一个充满神秘异域风情的边地,那是一个理想的精神栖息地。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是新时期相当活跃且影响颇大的小说家,他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从事小说创作,80年代他的小说风靡一时,90年代尽管他早已古稀,仍笔耕不辍,创作了几十部短篇小说。认真考究这三个年代的创作流程,就可清晰地勾勒出他整个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