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蔹拉·凯瑟的《一个迷途的女人》进行解读。在该小说中,薇拉·凯瑟对小说的叙述视角和语言等均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性与性别理论思潮,酷儿理论逐渐与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相结合,开始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特点。随着酷儿理论的发展,"酷儿"这一概念也产生了内涵和外延的变化,需要以更广阔、更深远的视界来不断拓展和完善。本文从酷儿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爬梳文学作品中酷儿叙事的创作,大致将其归纳为:回避性别的双性同体的酷儿书写和打破异性恋霸权的酷儿书写两个方面。如果说酷儿现象已成为一种被认可的亚文化,那么,通过酷儿书写来推动社会认知的变化,为酷儿们提供更为包容的环境,应该是酷儿书写显示出其独特精神张力的重要因素。在文学艺术的范畴中,创造出一种包容性更强、后示性更大的多元化书写,也是当代酷儿书写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学批评及文学创作的发展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同性恋政治学经历了道德神学、医学规训和同性恋解放的过程,其中二元论是建构身份政治之基础.在同性恋理论的发展脉络中,酷儿理论对反思同性恋研究起到关键作用,但酷儿理论本身也充满张力."红色酷儿理论"结合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阶级分析方法和酷儿理论,是传统酷儿理论的补充和批判性重构.借助这一批判性视角可以重新审视同性恋身份政治、"橱柜"政治神学以及同性恋压迫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朱迪斯·巴特勒被视为酷儿运动的理论先驱者。从巴特勒的酷儿理论解读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从而能够对沃克在小说中所体现的复杂的性别观有更加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托尼·莫里森的《秀拉》,分析了作品映射出的生死母题。从与生死母题紧密相关的三个方面——通过仪式、再生和替罪羊原型——出发来解读《秀拉》的主题和人物性格发展。  相似文献   

6.
快乐大本营     
欢迎来到“酷儿”快乐大本营!想酷到底吗?想做一个快乐的小孩吗?来跳我们的“酷儿”舞蹈吧。今天我来向大家推荐欢快而又热烈的美国啦啦队舞。这种舞最适合开运动会时现场助威啦!仔细看动作吧。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酷儿理论作为一个新的理论的兴起。"酷儿"主要指性取向多样性和社会性别身份不稳定的人。近年来,酷儿理论广泛运用于研究文学作品中。《心是孤独的猎手》是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中的人物辛格,米克,比夫。三个人都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酷儿"。本文主要讲述在酷儿理论下文中三个人的酷儿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孤独的爱。  相似文献   

8.
《秀拉》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主人公秀拉是一个既疯狂又叛逆的黑人女性,该叛逆形象是美国黑人文学从未涉及到的,莫里森通过这个反传统的秀拉,表达出自己对白人霸权文化下白人和黑人男性占主导的社会的不满和愤恨,并且审视了黑人女性在双重的压迫下没有自我的生活和父权制社会强加给黑人女性的不平等的待遇。秀拉作为叛逆的黑人女性,她藐视世俗与传统,不顾及世俗的束缚,追求自我的发展,且在追求独立和自我的过程中遭到排挤与否定。就秀拉短暂的一生进行解读,揭示出在种族文化和性别歧视下,秀拉这朵玫瑰的凋零之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酷儿理论为依据,力图从艾利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中的主人公茜丽的成长过程来解读作者对于两性身份固定思维模式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TVB电视剧中女性题材占据了荧幕的“半边天”,“女人戏”更成为其力推的引领潮流文化的风向标,受到女性观众的热捧。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TVB“女人戏”的文本、生产和受众,“女人戏”中女性形象的构建,反映社会对女性形象和价值的设定,这些构建在愉悦女性观众的同时,却依旧不能改变其父权的特质。新时代的“女人戏”应正确运用性别视角,促进新女性的形象表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福柯、马尔库塞等人的理论为基础,将《秀拉》置于历史文化语境中,审视其复杂的后现代意蕴。《秀拉》中将黑人创伤经验,与美国"祖父条款"、"种族隔离制度"等历史事件展开直接对话;"疯癫"不仅是生物性和病理性症状,更是由众多非理性因素导致的创伤性社会建构,是主流话语强行赋予的文化标签。小说同名主人公的为所欲为则呈现了"美国存在主义者"的典型特征,与美国的反文化运动不无关系。莫里森通过宏大历史和权力结构的展示,引导弱势群体走出边缘化境地,确立文化身份和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小女人散文”之“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品取材上的“小”和意义上“小”的特点;时代和文学本身的因素是“小女人散文”曾经风行并一度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而“小女人散文”最终却归于沉寂,其中不乏有尖锐的批评,批评家们大都用传统的文学价值标准去评判“小女人散文”。本文认为客观、合理而公正地看待这种文学现象,是批评家的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陆游养气说在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同时,又借鉴了道家养气观念,在承继前人基础上有新的创获,由对道德品行的要求扩展到文学批评尤其是诗学批评领域,由文“以气为主”拓展为诗“以气为主”,由治心养气的诗学主张延伸出“悲健”的美学风格,突破了传统养气论的诗文界限,在中国诗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批评反冒进是指在早期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毛泽东在党内发起的针对经济部门领导的反冒进活动所展开的一系列批评,其目的在于统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和认识,以便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究其原因来说,有出于冲破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的战略考虑;出于赶超战略和民族自尊心的考虑;出于给干部和群众泼冷水,压抑群众的积极性的担心等几个方面。历史证明.这场以主观意志、政治手段干涉经济运行的做法是错误的。它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直接导致了随后的“大跃进”,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低效益现象,在科学主义盛行的时候语文由此受到很多的批评,吕叔湘对语文“少、慢、差、废”的批评引发人们对语文教学效率的思考,自那以后尤其是新课改以前的诸多语文教育改革其实都可以看作是追求效益和效率的改革,其旨归都是“有效教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语文教学价值的评价不能囿于“有效”与否,在语文领域,对于“有效教学”理论必须给予批判,加以辨析澄清。  相似文献   

16.
“双性同体”的诗学:理想抑或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性同体”是女权主义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女权主义者对这一概念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均直指菲逻各中心主义。以弗吉尼亚.沃尔夫和克里斯塔.沃尔夫为代表的女性诗学将其设立为消除性别对立的完美理想,而伊莱恩.肖瓦尔特则认为,抹煞了性别差异的“理想”已经落入了男权话语的陷阱。  相似文献   

17.
老舍的短篇小说《热包子》,用短短的篇幅讲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真实地再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与生活方式。在本文中,作者撇开了道德批判、国民性批判及文化批判,肯定了社会底层小人物应有的追求生命幸福的权利与尊严,用平等、理解的眼光看待他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解构”对于哲学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解构”意味着批判、否定、颠覆、开放、动态,意指对结构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在场主义的批判、否定。若把它放到哲学中去研究:从中国哲学到西方哲学,从德里达到后现代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可以发现都有着丰富的解构思想。  相似文献   

19.
"文宗"是一个尊称,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文学史现象。它是作家批评用语,文学史叙述与评价的术语。"文宗"有当代评价和异代评价之别,其文学史意义为:当代评价受社会学因素影响,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史景观;异代评价,是历史的评价,是文学史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20.
鲁迅在《破恶声论》中提出了"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论题,本文从这一文献中抽绎出三组对比,以揭示"伪士"所指:以种种不健康的主体态度去接受、操作现代知识的人;进而指明鲁迅的批判如何击中中国这一后发国家在现代化中的困境:"伪士"所操持的种种口号、学说、主义、思想只是"外在于己身"的"半生不熟的名词",由此引导的启蒙是不合法的;最后通过对《伤逝》的解读,来讨论如何通过"抵抗"以避免"伪士"而实现"真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