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男子散打决赛运动员战术对比分析,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在探讨散打战术行动理论和实战运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散打7种重组战术行动的内容。第二,应区别对待散打比赛中的战术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不同的对手战术运用要有针对性;以战胜对手为目的,控制好自身的体力,并确保取得主动权,在比赛中全力以赴,力争取得好成绩。第三,有4种战术行动方案(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防守和防守反击)运用最多,直接运用反击后防守,进攻和防守相对较少。文章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推动武术散打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第10届全运会男子散打决赛中运动员战术行动运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第10届全运会男子散打比赛的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战术行动的运用次数、成功次数、成功率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探讨战术行动理论和实战运用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散打7种重组战术行动内容。结果表明:有3种战术行动方案(防守反击、防守反击后防守、进攻后防守)成功率较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对2011年安徽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几种战术有主动进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边角战术、杀伤战术,其中主动进攻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起主导作用,其次是边角战术和杀伤战术,其它战术运用的较少。同时,根据散打运动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散打战术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三届武术散打世界杯中外运动员的得分以及战术行动数据统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队三项主要进攻技术对比赛结果的贡献的大小依次为:腿法、摔法、拳法。国外运动员为:腿法、拳法、摔法。腿法得分与比赛总分关联度最大,对比赛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7种战术行动的运用特点和效果比较发现:进攻后防守反击,进攻后防守,防守反击和防守运用最多,直接运用反击后防守,进攻和防守相对较少。中外运动员在平均每局战术运用次数上差异不大,但在成功率上有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第29届奥运会拳击决赛中运动员防守技术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第29届奥运会拳击决赛中运动员的防守技术进行对比和分析显示,双方运动员使用格挡、后撤步、躲闪、后仰防守技术次数较多;防守反击型运动员与主动进攻型对手比赛时应较多使用后仰、后撤步防守技术并在反击后使用格挡、闪躲防守技术;防守反击型运动员与防守反击型对手比赛时应较多使用后撤步或躲闪进行防守,并在躲闪时迎击对手,进而使用格挡防守来防御时手的反击;主动反击型运动员在与防守反击型对手比赛时应较多使用格挡防守技术或在躲闪的同时进行迎击,并注重后仰、后撤步相结合;与主动进攻型对手比赛时应较多使用格挡防守技术,并在躲闪、后仰、后撤步防守后迎击对手.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武术学校散打比赛中各级别运动员运用防守反击技术进行分析,得出防守反击技术对运动员在比赛中掌握进攻时机,控制比赛的节奏等有较大作用,从而灵活有较地运用战术,控制场上的局势,并取得主动权。  相似文献   

7.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专家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男子拳击决赛冠、亚军运动员不同回合主要得分战术的运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主动进攻战术最多,防守反击战术较多,迎击战术最少;3种战术的得分效果有所差异,都具有极为重要得分作用和战术价值;2)运动员在第1回合比赛中运用主动进攻战术次数最多,第2回合次之,第3回合最少;在第1回合比赛中运用防守反击战术次数最少,第2回合次之,第3回合最多;防守反击战术的得分效果强于主动进攻战术;3)所有运动员在第1回合运用迎击战术的次数最多,第2回合其次,第3回合最少;迎击战术在得分、得分率上强于主动进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冠军运用迎击战术的次数、得分高于亚军。  相似文献   

8.
王涛 《精武》2003,(2):28-29
散打战术,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双方的技术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运用技术动作、分配体力、发挥自身特点,从而有效地打击对方,取得胜利的方法和手段。战术的运用是为了掌握对抗过程中的主动权,从而根据对方的技术、战术变化,采取机动灵活的行动,使对方“不知其所守”,以达到进攻的目的,而防守则使对方陷入“不知其所攻”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刘剑 《体育世界》2010,(9):101-102
防守反击技术是武术散打技术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散打比赛及实战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防守反击技术的形成、反击意识的培养及运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实战水平、战术运用能力、竞技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高洪波主教练上任之后中国男子足球队的29场比赛为研究载体,选取15项关于足球技、战术结构的统计指标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29场比赛、15项研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个聚类结果代表的各自技、战术均取得了相对好的成绩,主教练对技、战术探索与整合效果良好;在影响中国男子足球队战绩的15项技、战术中,创造威胁性进攻技、战术,防守技、战术,外围进攻的技、战术和定位球得分技、战术是中国男子足球队技、战术结构的第1主成分;对高点控制技、战术,攻防两端立体化技、战术,中、前场运动员协调配合进攻技、战术是第2主成分;外围进攻技、战术,防反技、战术,后场积极性防守技、战术是第3主成分;定位球得分技、战术,前场进攻失败后反抢技、战术是第4主成分。  相似文献   

11.
运用对比分析法、录像观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国际拳联新规则实施后2016年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与2016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的各10个级别决赛录像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中国与世界女子优秀拳击运动员比赛制胜因素表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国外运动员前后手直拳、摆拳使用次数、击中次数和击中率均高于我国运动员;(2)国外运动员的迎击战术运用次数、击中次数、击中率均高于我国运动员,间接迎击战术运用效果优于直接迎击战术;(3)国外运动员后仰防守反击的击中率较低、其它的防守反击战术的击中率较高;(4)国外运动员较多运用两拳、三拳主动进攻战术且击打效果较佳;(5)国外运动员的步法调整进攻时机、防守反击次数、击中对手次数远优于我国运动员;(6)我国运动员防守反击战术单拳击打效果较佳、国外运动员多拳击打效果较佳;(7)我国运动员在犯规种类和犯规次数上高于国外运动员。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女子拳击运动员有针对性的训练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足球比赛中,防守反击战术非常有用。它和传统的阵地战有明显的不同,防守反击战术要求防守和进攻的转换速度非常快,只需要一两脚传球就能威胁对手的大门,因此,这种战术非常实用简洁。目前,大多数球队在比赛中使用该战术。文章主要介绍防守反击战术需要注意的地方、怎样在训练中演练防守反击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防守反击战术的运用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散打总体战术中,防守反击战术成功率要高于主动进攻战术,摔法成功率最高,是最有效的得分手段.通过分析不同级别运动员对防守反击战术的运用情况,可以看出小级别力量不够,大级别身体比较笨拙,动作不够协调,中级别不论从身体协调还是力量速度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所以中级别在防守反击战术中成功率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新艳 《体育科技》2006,27(4):42-4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和观察法,以我国女子柔道运动员比赛中战术运用情况为研究内容,调查分析战术运用的基础、类型、表现形式和效果。结果发现:我国女子柔道战术运用的基础是外在基础、内在基础和技术基础;其类型有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和规则战术三种,表现形式有直接抢攻战术、待动抢攻战术、防守抢攻战术、移动防守战术、侵人犯规战术和时间犯规战术六种;总体运用效果是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的成功率最高;待动抢攻战术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散打运动是中国武术攻防格斗技术的一种形式。它是两个人互为对手,采取踢、打、摔、拿及其攻防等技术,相互击打以制胜对手的徒手技击格斗运动。在散打比赛中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技战术、心理和身体素质,而战术的灵活运用则是取得比赛胜负的关键,文章对散打战术进行分析,浅析散打的战术训练及其原则。  相似文献   

16.
距离感,又称深度知觉,是散打运动员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化运动知觉。拳谚日:“拳打分寸,脚踢毫厘”,意指运动员双方在比赛过程中,要清楚地感知并把握自己与对手之间的有效实战距离寻找最佳进攻、防守与防守反击的机会,不要“舍近求远”,要“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7.
战术是散打比赛中双方为了战胜对手而采取的策略和方法。灵活、合理的战术运用是比赛获胜的关键。迎击战术在散打比赛中杀伤力较大,效果明显,但对运动员的技法要求较高。文章通过观察比赛中的实际情况,结合文献资料,对迎击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规律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灵活多变的战术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今世界男子佩剑技、战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技术统计与观察的方法 ,对世界优秀男子佩剑运动员比赛中技、战术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进攻成为主要得分手段 ;对攻战术变化主宰整个比赛 ;攻击点多 ,新技术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9.
陈蔚 《精武》2013,(35):170-171
本文首先对武术散打战术概念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是对散打战术设计原则以及散打战术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的分析,最后是对散打战术的进攻,防守以及运用时机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散打是武术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人按一定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赛项目。它要求运动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还要有一定的战术运用。因为良好的运动素质和技术水平,只有通过一定的战术形式表现出来,才能在比赛中有更多的取胜机会。因此,散手战术是构成散打训练的重要因素,而其中防守战术又是运动员战术意识训练的主要部分。本文就散打中防守反击的战术及其运用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便有助散打实践训练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