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高汽车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解决目前校企合作培养面临的困境,充分发挥了校企合作的优势,本文针对校企合作培养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重点围绕汽车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建设、跨学院和跨专业汽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汽车工程相关职业技能认证双导师培养体系建立、校企合作工程实践课程开发和教师队伍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为汽车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共建可行性及方法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大学、学生和企业共同参与,学校教育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将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相互结合的能力。加拿大的校企合作模式起步较早,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本文以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校企合作办学为例,结合我国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对比,为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提供若干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战略背景下,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是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议题。基于情境学习理论,以373名工科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考察校企合作培养对工科研究生胜任力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校企合作培养正向显著影响工科研究生胜任力;实践参与、职业认同在校企合作培养与工科研究生胜任力之间兼具有独立和链式中介作用。为此,校企合作培养应通过创设工程情境,激发工科研究生参与实践、建构职业认同两个机制从而促进胜任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托大学与合作企业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提出新工科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多层次创新实践人才的教学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新兴工程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5.
构建学校和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合力育人模式是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途径。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方面,以和伊顿公司合作为例,建设了校企合作教学资源,共建了校内联合实验中心、校外工程实践基地,并推广到多个企业,归纳总结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为后续研究实践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为积淀,以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合作为载体,积极构建校企联合的协同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在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的建设中,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专业实训实验室、校内工程实践中心、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和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聚焦当前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工程实际相脱节、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生的积极性不高、工程硕士生校企联合培养管理制度不健全的突出问题,以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生取得显著成效的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佛山)作为案例,总结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先进举措,即征集与对接企业工程实践项目确保工程硕士生围绕真问题开展研究,通过资源投入调动多元主体深度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生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校企联合培养过程,通过对培养环节的督导保障工程硕士生在企业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9.
以卓越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被划分为五个教育层次:通识教育、工程基础教育、工程专业教育、企业工程实践、课外素质能力拓展,其中企业工程实践采用与对口合作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进行,为使学生与企业密切结合,设置了认识实习、企业文化实践、企业工程综合实践、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毕业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六大环节,探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校企互动运行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深化校企合作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关键,但如何进行是亟待破解的难题。该文构建了以互惠互利、多元合作为引导面,以制度保障、校企联盟为支撑面,以校企联合培养、校企共建基地、校企共建课程、校企共建师资为4个着力面,以工程人才培养为利益共同体的"六面一体"的立体化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开展,切实提升了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鲜明的特色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行业特色型高校产学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高校自身发展和行业企业发展两个视角,揭示了新时期强化产学联合,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时代意义.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产学联合人才培养应重点把握的三个要素.进而深入探讨了如何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开辟多元化的培养途径,以及如何通过构筑产学研合作平台,切实保障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长效发展等高等工程教育中面...  相似文献   

12.
目前如何提高纺织工程学科的科技含量及在本科生的影响力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基于纺织工程学科基础上的跨学科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途径。借助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南大学针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与多家"针织+跨行业"多学科合作的平台,江南大学率先开展了基于校企院所合作的"纺织+"跨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本文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培养模式的研究意义,探讨通过基于校企院所合作的"纺织+"跨学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纺织工程专业本科生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是高职影视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但当前流行的工科类专业合作模式不尽符合传媒类专业特性,校企合作已成为影视传媒类专业建设的瓶颈问题。本文从企业视角出发,综合采用企业管理中常用的SWOT-CLPV模型等工具,将校企合作视为一种市场交易,结合某职业学院的合作实践,分析其校企合作的机会。并以此为基础,探析高职影视传媒类专业合作实践中把握机会与选择模式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科研究型应用人才的必由之路,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前提。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训体系、校企合作三个方面对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要开拓性地搞好大学工程训练,必须重视大学工程训练方法的创新。从发展的角度看,其主要方向应当采取“多学科复合型、前沿比较型、课题研究型、实践创新型、产学研合作型”等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是国家、工程类高等院校包括相关行业、企业关注并积极推进的高技术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式。通过分析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特征,有助于厘清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规律。归纳地说,高等工程教育校企合作具有教育性、工程性、市场性、利益性、互动性、文化性、职业性、地域性、创造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环保公司的人才需求情况,与企业共同探讨,提出了《水污染控制工程》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新模式。该模式从课程的研究内容、课程的实施思路、课程实施方案的设计和课程具体实施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证,结果表明:《水污染控制工程》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与研究模式非常适合培养学生专业能力,通过此模式培养的学生,能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增强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The role of engineering in promoting global well-being has become accentuated, turning the engineering curriculum into a means of dividing well-being equally. The gradual fortifying calls for humanitarian engineering have resulted in the incorpor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mes in the university curriculum.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teamwork,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sustainability, social and global responsibility represent the socio-cultural dimensions that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globalisation intensifies the demands for socially and globally adept engineering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n experiment, the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Project, which was conducted at Aalto University in Finland to integ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mes into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在深入分析地方高校工科教育质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提高地方高校管理层的重视、强化工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评价机制、培养提升工科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化地方高校评估的主体意识、拓展国际教学交流和加强校地战略合作等七个方面来构建工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与南通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为例,研究设计"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设方案,旨在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校企合作平台,探索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