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过程的优化是不断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在新课改下,高中物理逐渐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逐渐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而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和实践都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学习、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寻找解决对策,再实践,如此才能不断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2.
佟元园 《学周刊C版》2010,(2):169-169
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改提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活动者、参加者”等一系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新理念的提出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而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学法指导;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重研讨、重反思、重互助,改善着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的增加.为教师焕发出极大的改革热情和强化学习提供场所.更是帮助教师成就事业.完善自我,从教育实践中继续学习的场所。下而结合教学实践淡一淡教师如何进行教研。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信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然而,传统教育教学把知识当成一系列抽象的符号和孤立的结论“传授”给亟待开发与体现生命价值的学生,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误区.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解题,轻应用;重模式,轻思想;重训练,轻意识;重演绎,轻发现;重传授,轻感悟;重抽象,轻实验;重智商,轻情商”.为适应时代发展,笔者近年来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数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颇有见地的文献,感悟出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数学学科加强过程教学…  相似文献   

5.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是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数学观念,改变传统数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模仿、轻创新的弊端,实施开放式教学,要求师生关系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要把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自我省2006年实施新课改以来,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我们的教学策略.因此,作为新课改样本学校的教师,我们在新课改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领悟、总结.惊喜着新课改带来的每一点惊喜,困惑着新课改实施中的每一个困惑,更思考着新课改带来的困惑与迷惘,并不断探寻着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下是本人在必修2、5的在教学过程中所亲身经受的困惑、反思、以及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强调以生为本,在教学设计中要改变以往以教师“教”而展开的传统模式,而是要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但是在教授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不能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从而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对在概念课的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改理念进行研究,成为推行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一、把握生物新课标的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教师是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最关键因素。在教改实践中,我们要面对各种挑战,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地将改革目标和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在教育观念、专业能力及教学方法上有一个大的角色转变。其中,反思性教学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素质和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型教师的过程。我国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因此,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教学形势下,反思性教学应当成为每个数学教师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校教学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执行者.是教学改革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不可避免在教学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在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的转型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改革教学模式.用新课改的要求来重新构建新的课堂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11.
靳云 《天津教育》2004,(6):30-3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简称“实践课程”)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并且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亮点。实施这样一门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品格的课程,能够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以改变顽固地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习性”,使师生在  相似文献   

12.
从2007年新学年开始,我国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作为普通教师势必要努力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那么课程改革究竟改什么,怎么改?笔者认为,对于第一线的普通教师来说,课程改革就是由旧课程的实施转向新课程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不仪仪是组织上、形式上的转变和教丰于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方面面,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课程改革不是另起炉灶,旧课程传承和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如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注重双基等教学思想和观念,在新课程中仍然要继承和发扬.对于旧课程容易滋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灌输轻启发,重模仿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重教书轻育人等弊病,要通过改革把它们拒之新课程大门之外.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可以说,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许多生机,但听课过程中也觉得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美丽的错误”,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4.
在思品课教学中,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施主体性教学,使学生在主动的自我学习中,达到辨析明理、自我内化的目的。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主体性教学意识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常常出现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独立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5.
曾经在一个讲座上听一位专家讲起对素质教育认识,其大意是说我们教师教授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能够真正应用的知识。一言概之,即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虽然课程改革的号角早就吹遍神州大地,然而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仍未能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传统框架体系,教学中依然有重“知识”轻“情感”,重“结论”轻“过程”,重“书本”轻“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传统的政治课中,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一堂课,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教师总怕浪费了时间,讲不完课,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显然接近于零,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必须改革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政治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相似文献   

17.
现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例如.教师教学模式化、教条化,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被动地接受灌输教育,对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效率低等等。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新课改都多少年了。为什么有些教师仍然“换汤不换药”呢?说到底,还是教师从根本上仍然在按照老路子走.封闭了自己的思想。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必须要开放自己的思想.构建开放式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数学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培养中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重“教”轻“学”、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转化为面向全体、加强双基、注重能力、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把数学学科特点与学生认识能力相结合,优化数学思维教学,使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具有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潘文昭 《江苏教育》2005,(3B):35-36
“轻讲解、重体验;轻语法、重交际;轻结果、重过程”,以“任务型”活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在小学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轻语法、重语言,语法融会在语言交际之中”,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习得语法知识.而不是教师刻板地讲解抽象的理论和做无数机械的练习题。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向我们指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和条件。如果课堂教学没有激活学生的思维,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传统的中学英语教学往往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重智育轻思想情感教育,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重书本知识轻外语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