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闽西客家地区,至今还广泛流传着“六十六,学唔(不)足”这句家喻户晓的谚语。  相似文献   

2.
四川客家问题的特殊性及研究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客家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殊性,与闽粤赣客家相比,表现为1.演进阶段不同;2.族群关系不同;3.文化表现形式不同;4.客家身份不同。四川客家问题的特殊性,决定了四川客家研究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四川客家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八十年代逐渐形成热潮,并于本世纪初达到高潮,总体来看,四川客家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成果多为表象描述和动态报道。  相似文献   

3.
2001年11月6日,江西省铜鼓县客家联谊会成立大会和赣两北第一届客家化研讨会在铜鼓县城隆重召开。江西省师范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许怀林教授、宜春市人大郭明副主任和铜鼓县党政有关领导以及客家联谊会会员代表,客家研究专家、学近百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和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陈华 《寻根》2005,(3):131-133
对于客家源流的问题,许多人都做过探索,但大都集中在迁移的路线、方式、类型、迁出地、迁入地等方面,而对于客家先民南移的原因则讨论甚少,且不够深入,有些就简单地归结为北方战乱或广东大量待垦土地的吸引。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及其他有关客家问题的研究中多次指出,客家祖先因为晋代的“五胡乱华”、“永嘉之乱”而开始迁移,这当中还包括了他引征的许多官方志书和私家谱牒。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的2000年11月23日,在中国历史化名城、客家首府汀州举行的世界客属第六次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很是隆重、庄严、神圣。来自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干名客家乡亲怀着一颗虔诚之心,回到客家母亲河——汀江,向伟大的客家母亲诉说儿女的思念,献上游子的祝福!在他们当中,有一位女士  相似文献   

6.
以四川客家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对客家耕读文化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山地丘陵的农耕自然环境是客家耕读文化产生的地理基础,质朴无华的民风是客家耕读文化形成的重要文化因素,而族群冲突中的“鲶鱼效应”是客家耕读文化的原动力。客家耕读文化主要是客家适应“住山不住坝”生存环境而形成的族群性的文化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赖祥亮 《寻根》2007,(5):9-14
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客家先民的文化形态中保留了较多中原文化传统。同时,作为一支历史悠久的民系,客家文化形态中也残存了较多的原始巫术观念。巫术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认识途径和控制方式,客家巫文化之所以能顽强地生存于客家聚居地,得益于山高水险的岭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当地原住民崇尚巫鬼的习俗。  相似文献   

8.
赣南是客家先民的主要聚集地、中转站和客家民系的主要孕育地,生机盎然的赣南客家艺术便是这个丰富的精神世界的绚丽折光。兴国山歌、石城灯彩。于都古文。宁都道情、赣州南北调。东河成、赣南采茶戏……等丰富的民间艺术,犹如一片烂漫的山花。赣南客家艺术是典型的民间艺术,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据传秦始皇为筑阿房宫,派民工在兴国上治的原始森林中砍伐上等木材,伐木工在密不见天日的山中,将胸中的积郁呐喊而出,即为兴国山歌。一人唱、众人和,一传十、十传百,历经千年百世,创造了对花、锁歌、磐歌、赞歌、检脚根、丢观音、啸褡链…  相似文献   

9.
作为客家化的一种载体,永定客家土楼从其横空出世迄今已有千年以上的一历史了,而且经久不衰,延续至今。它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入了粤东、闽西一带客家地区,山岭绵延起伏,山多溪流,山随着水转,水绕着山流。有山的地方就有村庄,有村庄地方就可闻到客家妇女唱山歌,歌声嘹亮动听,响彻山谷。  相似文献   

11.
过去一提到“客家”,一般人多认为这是分布在(或源于)广东梅县一带,其语言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群体,因为分布在闽粤赣交界处以外的海内外客家人多是在明、清时从粤东北迁过去的。他们认祖归宗多追到梅县一带。有些史学家从史籍出发,也认为明、清以后才始见于书上有“客家”字眼出现,客家当形成于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12.
金秋十月,丹枫正艳,稻浪飘香:在这如诗如画的季节,客家首府汀州又一次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世界客属第七次公祭客家母亲河大典在这里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3.
“客家”,在客家及广东方言中有“客户”之意,是具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一个地缘性群体。“筚路桃符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近代启蒙思想家、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寥寥数句,便将客家先民两晋至唐宋时期由于灾荒、战乱等原因,离开中原故土,迁徙闽、粤、赣,继而西南、华南直至海外的漂泊史,刻画得淋漓尽致。客家人在迁移中,  相似文献   

14.
由国际客家学会、中国文化部华夏文化促进会客家研究所、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家历史与文化研究所、宁化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宁化县客家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1月17至18日在福建省宁化县隆重举行。专家济济,盛况空前,学术丰收,情感融融。  相似文献   

15.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诗人,因客家故乡的文化氛围、家庭环境、家学传承及丰富的驻外经历,他高度认同客家山歌与客家民俗文化,受此影响而提出"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我口""言文合一"等诗歌创作理论,在晚年时期提出了"杂歌谣"的设想;还辑录整理了许多客家山歌,在诗歌创作中借助客家山歌的形式,使用通俗化语言,创作出带有客家山歌风味、描绘客家民俗风情的诗篇,增厚诗作的文化内涵,使他的诗作成为具有新思想的真我之诗。黄遵宪源自于民间文学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对五四新文化时期的白话文写作、北京大学歌谣运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值得后人评断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席卷大地。西部乃至全国各个省区、各条战线的人们,无不在“抓机遇,求发展”的共同心声的催促下,认真审视自己在其中的地位及作用。四川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客家省区,有着丰富的客家化资源,在欢欣鼓舞迎接西部大开  相似文献   

17.
上杭女演员     
《客家大文化》2001,(2):34-35
上杭活跃着一群美丽的客家妹子,她们是上杭客家艺术团的演员。  相似文献   

18.
1997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上杭县为“建筑之乡”称号。上杭地处福建省西部山区,是名的客家祖居地之一。千百年来,上杭人以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山区人的勤劳勇敢,谱写了一曲曲客家建筑业的瑰丽乐章,留下了一座座客家建筑的艺术珍品。当你徜徉于杭川大地时,就仿佛置身在客家建筑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李晓彬  王秦伟 《寻根》2002,(2):74-78
客家人号称“日不落”民系,从唐末以来,数以万计的中原人为躲避战乱,举族南辽,汇聚存福建、广东、江西三省边境山区。山于他们客居异乡,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为了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他们聚族而居,或聚寨而居,恪守着故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修建了或圆形、或方形的碉堡式土楼,达就是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20.
1994年夏,秘鲁斯特利亚出版协会出版了秘鲁著名学者、教授吉列尔莫·达尼诺博士的新作《秋之扇——中国谚语》一书。该书共222页,摘译了100条中国谚语和故事。译文简练生动,注有出处,附有作者用中文写的谚语条目,注有汉语拼音及西班牙语相应的成语,还有中国剪纸插图。该书在发行仪式上即销售一空。吉列尔莫1990年还发表过《来自中国——一个迷人神奇的国家》一书。该书记录了他在中国工作期间的见闻,读之倍感亲切。吉列尔莫教授1979年来中国工作,先后在南京大学、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西班牙语和文学,曾协助出版西文版的中国来、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