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教育事业被重视的程度逐渐加深,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逐年的扩大.加上进入高学历的培养阶段,很多体育类院校把研究生培养的侧重点放在了理论阶段,而忽略了对其专项技能的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作为各个体育院校研究生培养的重点专业之一,随着培养人才数量的逐年增多,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我国体育教师普遍学历偏低的现象.为了更好地配置日益紧张的教育资源,使得体育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应有的专业技术技能的锻炼得到保证,通过对我国4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的术科开展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走访访问各高校专家学者,找出我国体育院校研究生教育术科课程发展不均衡的现状,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设置,适当的增加术科课程量,保质保量地设置研究生术科课程,最终为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整体教育水准的提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研究生教育也从规模扩张走向了内涵式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研究生阶段开设公共体育课程,对于培养和确立研究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提高研究生的身体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阐述了研究生体育素养发展的意义,并分析了研究生体育素养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通过建立多元立体的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体育素养的发展,以期为我国省属师范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高校目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外先进的体育课程设置模式,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以便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研究生体育与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高环节,在研究生教育中增加体育课程,充分发掘体育课程在研究生健康上的护佑功能,以体育促进全面的“三维健康体系”,是实现研究生教育从单纯的学术培养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研究生体育与健康的评价体系,更应该考虑到其身心特点,关照他们在课堂练习及课余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育意识、体育品质和体育潜力。利用AHP方法和因果分析法,探讨了研究生体育与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指出这一指标体系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体育意识与行为、运动技术技能和社会适应性等几个一级指标构成,并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体育教学工作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高校研究生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研究如何开展研究生体育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三年开设研究生体育专项选修课的回顾分析,提出了研究生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并对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生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的基础教育均重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并力图把两者密切结合起来。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颁布后,体育和健康教育如何贯彻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日本体育与保健课程及教师教育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完善我国体育、健康课程体系以及教师教育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教育硕士是教育部为调整和优化中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在2009年开设的。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对10所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查,分析10所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指出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所共同存在的问题。为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体育)课程设置提供参考,使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不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校研究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不少高校未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也未把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调查发现,教育主管部门课程管理缺位、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体育教学单位积极性不高是影响高校未按《纲要》要求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的主要原因。现阶段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既必要也可行,可以采取刚性要求纳入培养方案、尽快修订完善《纲要》、提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和吸收体育教学部门参与等对策措施予以实施推进。  相似文献   

9.
运用调查问卷、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指出河南省高校研究生体育的管理组织工作几乎处于忽略状态,建议重视高校研究生体育工作,将其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使研究生体育工作正规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高校研究生体育健身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研究,客观了解研究生的体育生活现状及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举措,即将大学体育课程向研究生这个群体延伸,为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态势论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国际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全面分析,探讨了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旨在借鉴其国际先进经验,汲取其创新理念,为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湖北省所有高校(共7所)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结构、总学分与学时、课程总门数、课程内容等方面对7所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提出一些建议,旨为完善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美、日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和Internet查询等方法,对中、美、日等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为改进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结果显示:通过对三国体育学科研究生课程从基础理论、专业、相关学科、学科前沿知识及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美国、日本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结论:根据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课程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研究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研究生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国家规定未被充分落实,研究生体育课程开设比例低;研究生体育态度与自身参与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师资及设施不足制约研究生体育教育的发展。建议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重视研究生体育课程建设;教学过程中应尊重研究生个体需求,促进学生运动参与;增加体育设施的数量,提高利用率,满足研究生体育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贵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查,分析其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类课程设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当前我国体育教育本科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提出体育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应强化学生的师范素养, 突出教育类课程的体育属性; 突出教育特点, 丰富教育专业课程, 加强教育职业技能训练; 构建新的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理念,而且已成为席卷世界的实践.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国际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就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所面临的实际挑战,探讨了促进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战略措施,旨在为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欧美一些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生命安全教育,成效较为显著.通过对比中俄日韩四国的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结合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现状,发现我国在这方面做得明显不足.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生命安全教育的成功案例,对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存在认识方面的误区和不足,限制着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也存在一些优点,通过对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优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发扬,以期促进我国的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分析我国大学体育课程当前的现状,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21世纪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更注重于内容的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延伸性、娱乐性、前瞻性这些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已经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成为高校体育领域最为关注的论题。  相似文献   

20.
对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问题日益显现。目前大部分高校忽视研究生体育教育,很少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程,大部分研究生的体质下降。通过对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的现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论研究及开设体育课的实践活动,提出要使研究生体育课制度化、规范化,各个年级开设体育课并计入学分,体育课的项目多样化,为研究生制定体质健康标准并每年进行测试,以促进研究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