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艺术学、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作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上述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其他从事武术科研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竞技武术套路配乐是我国武术比赛改革创新的重大举措,预示着今后武术套路比赛与表演的走向。音乐的选择、音乐与动作节奏的和谐统一将是决定武术比赛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武术套路的训练中应根据不同运动员的风格特点、不同运动项目来选择不同的音乐,使套路演练的表现力能达到音韵和神韵的完美结合,取得更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对武术套路呼吸节奏调节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坚 《安徽体育科技》2006,27(4):21-22,25
武术套路运动呼吸节奏的好坏直接影响套路演练水平,武术套路运动正确的呼吸方法有:提气法、沉气法、聚气法、托气法4种。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并与技术动作协调配合,对提高武术套路演练技巧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竞技武术套路长拳演练与音乐融合,是套路结构的一种升华,通过音乐的音韵演绎武术的神韵,充分表达武术内在的含义。音乐在套路长拳演练结构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使长拳在演练过程中显得丰满、更富有艺术性和观赏性。长拳在选配音乐方面提出了选择音乐的基本条件与建议。文章从关学的角度系统地论述了竞技武术套路长拳中的形式美、意境美和技击关,并从服饰和音乐等方面对竞技武术套路长拳的美学创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体系主要由运动元素和演练元素构成。运动元素包括:方法、动作。单个动作是武术套路中的最小单位,几个单个动作构成了一个组合动作,几个组合动作又构成了一个段落,一个整套共由四个段落组成。演练元素包括:精神、意识、劲力、节奏、风格。其中,方法和动作构成了竞赛中动作质量的评分及难度评分因素,精神、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艺术学(音乐、戏剧、雕塑、绘画等)、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上述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其他从事武术科研的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音乐在武术套路运动中的运用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动作表现力,增强武术表演的艺术欣赏性,提高武术套路整体审美观,提高演练者与观赏者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鉴赏力。在武术套路编排中运用音乐时应注意根据拳种类型的特点选用音乐,根据武术运动员的技术风格特点选用音乐,音乐的节奏要与动作的节奏一致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吴强 《体育师友》2006,(4):42-42
武术运动能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这种审美价值,产生于技击美与技艺美融合的武术美。武术套路的技击美,是以人们对武术攻防、功利的认识为基础,通过演练动作的攻防含义表现出来,同时也从勇敢、力量、合理的攻防法以及健壮的体魄中获得美感。而武术套路的技艺美,是充分发挥人体运动能力,表现出武术动作规格美和运动规律美,在武术套路运动中还通过传神、比兴、夸张等艺术手法来加强武术动作规格美和运动规律美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武术技艺美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治国 《精武》2014,(4):120-121
节奏是武术长拳演练的关键环节,也是长拳演练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演练节奏对提高长拳类套路的水平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许多学者对武术节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主要集中在武术套路中呼吸节奏,身体形态意识节奏及配乐节奏等方面的研究。节奏是各运动项目的特征之一,是各种身体练习在空间、时间和力量上互相配合,集中体现在训练与竞赛中,在不同范畴有着不同的概念。本文主要研究武术长拳套路的演练节奏。从长拳演练节奏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几个方面进行探究,目的是为了提高长拳套路演练水平。掌握节奏是武术长拳练习的重要环节,为长拳套路的演练和蝙排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浅析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唯物辩证方法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艺术学(音乐、戏剧、雕塑、绘画等)、哲学、美学等为理论参考,对中国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静节奏进行研究,认为在武术套路演练中动要突现神韵,静要蕴含意境。同时,依据武术套路演练中动静节奏的审美特征,指出了动静节奏的艺蕴内涵应凸现出动迅静定、动韵静势、顿合规律等具体要求,进而推断出要从动态性、延续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角度去把握武术套路演练中节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是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的风向标,对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新的竞赛规则内容改变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由于竞赛规则注重突出难度动作演练水平,竞技武术套路内容编排逐渐趋向于简炼,注重突出难度动作。注重套路演练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论武术节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寻武术套路节奏的艺术特性、表现形式、构成要素以及影响其表现的因素,更全面、客观地指导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等实践活动,以推动武术套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武术节奏,认为武术套路节奏是各种动作在快慢、刚柔、起伏、轻重、长短等要素上的对比及各种要素有一定规律的交替组合。其节奏表现受时间把握、空间认识及身体素质、基本功、精气神、编排、呼吸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美的视角重新审视武术套路节奏的表现形式、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及其时间性、空间性等艺术特性有利于促进现代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对武术套路运动发展历程、影响武术套路运动发展与走向的因素进行研究与探讨。武术规则对武术技术的发展起导向作用,突出套路演练、创编动作的艺术性,对武术动作进行艺术加工或"艺术包装",是提高武术观赏价值的有效措施。创新动作是武术套路运动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14.
1对节奏的再认识 在不同的领域,节奏亦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大自然的角度节奏表现为,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等;从体育的角度,表现为人的呼吸、脉搏,人体的运动变化等节奏现象。就武术而言,节奏是指演练武术套路时,套路动作的速度、力量等呈现出的特有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武术套路演练的形和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山  王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93-395
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神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形与神的高度和谐统一,体现了武术套路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该文主要阐述了在武术套路演练的过程中,演练者怎样通过形与神使武术套路表现得更淋漓尽致、出神入化。培养这种“武术意识”必须要全方位地理解套路演练的内涵和精神,而且须要方法得当,具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6.
呼吸节奏与技术动作的协调配合直接影响着武术套路的演练水平,而掌握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方法是提高南拳套路演练水平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7.
武术套路演练是表现人体动态美的一项具有攻防特点和表演形式的体育运动,它给人们美感。本文试图以美学的理论分析套路演练中人体形体美的展现,进一步认识武术的审美价值,探索套路演练中时间和空间特征的“美感”。如果说美术是用色彩和线条构成空间的美,那么武术套路...  相似文献   

18.
论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国雄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73-73,77
从武术套路运动的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对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多年来对竞技武术套路“高、难、美、新”技术发展方向的一些错误理解,将其重新定义为“动作规格质量高,动作结构难度大,动作演练技巧美,动作创编构思新”。这种定义是建立在对竞技武术套路正确的理论认识和技术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而且能够指导竞技武术套路实践的深入。  相似文献   

20.
对新规则下武术套路配乐演练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术套路演练配上合适的音乐不但不失其技击性,而且使整套技术显得丰满而又有鲜明的风格特点,针对武术套路演练的特性和音乐的特性及其结合进行探讨。武术与音乐的结合应紧紧围绕“技击”这一特征,选择音乐时应结合运动员自身的技术风格特点,使动作节奏与音乐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