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王齐刚是我几年前接触到的一个男孩子,如今算来,他入狱已经3年多了。他犯的是“强奸杀人罪”。这个罪名本身没什么稀奇的,我们在法院里工作,各种案件见得多了。但是,谈到家庭教育,我却常常想起他来,可以说,他的毁灭更多地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高。那年他读初三,本来正处于紧张的学习阶段,但他却强奸并企图杀死邻居的一个女孩。案件发生以后,没有人相信他会犯罪,连他的父母、老师都不相信。王齐刚并不是被黄色网站或黄色书籍误导走上犯罪道路的。他本来学习不错,但是在他上初中以后,数学成绩越来越不好了,几次都数学考试…  相似文献   

2.
娟子 《父母必读》2011,(3):126-126
他可能生病了 在孩子学会自己如厕以后,他们有可能还会出现退行的表现,即偶然尿一两次床,这都是正常现象,父母不用太担心,只要放松心情,告诉他偶尔弄湿了床单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过两天他自然就不再尿床了。  相似文献   

3.
我儿子今年未满9周岁,有好多次我发现他在睡前或醒来时趴在床上蠕动,有时还喘着粗气,当他发现你注意到他的时候就会很不好意思。有时白天他还会躲到别的房间去趴在床上,当你无意中走进房间时,他就会做一些反常的动作,像是在掩饰着什么,表情很尴尬。我看了好多书,都是大概介绍说这是一种青春期的生理反应。我感觉他的这种行为和介绍所说的手淫很相似,而且已经形成习惯,大多数文章都是粗略的介绍了这种行为的产生原因和行为过度的后果,而对怎么样去预防和正确地辅导没有详细的说明。我的孩子还未满9周岁,他的年龄和书上所说的青春期的孩子年龄还有一定差距——他还太小,这让我非常担心。还不敢直接和孩子去说这样做的害处,怕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我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走上身心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10岁小男孩在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孩子母亲却横加斥责,“谆谆教导”孩子:“现在的人都很自私,你这样做会吃亏的……”据对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他们中有80%都在儿童时期受到过来自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精神污染”。专家呼吁,孩子最早的学习理论是来自于父母和周围人,家长在此方面应起到榜样作用。孩子让座 妈妈斥责  相似文献   

5.
9月3日晨。一个庄重而简朴的开学典礼将要举行。现在虽然已是初秋,可太阳依然火辣辣的,不见几许凉意。太阳下的孩子们懒懒散散,他们左顾右盼。操场四周围观着数百位家长,叽叽喳喳地议论着,攀谈着,久久不愿离开校园。或是因为爱怜孩子吧,他们还小,连站立规矩都不懂或是因为心疼孩子吧,;看,孩子的额头上已渗出许多晶莹的汗珠;或是因为牵挂吧,毕竟是孩子,他们会照顾自己吗?或是因为担心吧,那淘气的孩子能成方圆吗?该不会委屈了孩子吧!或是……他们痴痴地望着孩子们,孩子也用那天真活泼的双眼左顾右盼,在人群中寻觅他们的爸…  相似文献   

6.
正真正的财商教育,是致力于帮助孩子学会掌控资源,学习统筹安排,学会延时满足,以达致人生的幸福。零花钱,不过是方法中的一种。这是个时不时就会被拿出来讨论一下的问题,而我之所以想到说它,是因为最近有个做儿童财商教育的公益机构来找我聊天。他们想询问不同的家庭都是如何跟孩子谈"钱"的,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们家基本上没跟孩子谈过钱,以至于他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学习"钱币单位"总是会弄错,比如一个铅笔盒"20分"、  相似文献   

7.
<正>曾以为自己已过了感动的年龄,不会再像刚参加工作时为学生的几句赞美而激动不已,为学生的某项活动而欢呼雀跃。偶然的两次事件,我又产生了一种久违的感动,我明白,这是我用"心"换来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班主任实施和  相似文献   

8.
我在很多场合讲过这个故事,是讲给父母们听,因为令他们感动了,他们会去讲给他们的孩子听。他们的孩子或很小,或已经长大了,这都无所谓。很优秀的儿童学,其实已不只是“儿童”学了,而是可以给任何年纪的人阅读和品味,快活地笑起来,或是流下感动的泪。  相似文献   

9.
坠落仙灵     
我一向是个爱哭的孩子,之所以称为孩子,是因为我找不到比孩子更能形容自己的词语。然而离开蚀那一天,我没有哭。黑夜的四周冷得怕人,我就这样竖起衣领,呼出一团白腾腾的雾气,转过身,背对着他们的尸体,不停的走,都没有回头,亦没有悲伤或恐惧。每当我无辜地睁大眼睛时,胭总会捧着我的脸,叹口气,说:“裳,你太孩子气了。”我记得他眼里的心疼,当然还有失望。而蚀总是会狠狠的瞪着我“凝裳,你这个狠毒的女人!”然后我就会笑,我大笑。我狠毒?是谁曾经说过我像玻璃般易碎?是谁说会保护我?是谁说无论以后怎样永远把凝裳放在最重要的地方?而后来,只不…  相似文献   

10.
肖梅:当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在他们身上寄予了厚望,在家时,处处以他们为中心,孩子的心中,便有了一种“我很能干”、“我可以拥有一切”的潜意识。但孩子毕竟是“社会人”,他要走出家庭,走进社会,走进群体,于是,他发现自己并不被人看重,发现并不是每件事都干得很出色,所以,面对失败,他彷徨、他焦虑,他无所适从,他成了输不起的孩子。其实,孩子经不起挫折,很多时候是因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否定。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该如何帮助他呢?  相似文献   

11.
贺卫方 《大学时代》2006,(10):36-37
我走上法学这条道路有些偶然。参加高考恢复之后的两期考试,报考的都是中文类专业,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一直梦想着成为一个作家,另一方面,高考之前,我压根儿不知道天底下尚有法律专业这种行当。因此,当1978年9月我意外地接到西南政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既喜出望外,又有些不知所  相似文献   

12.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第一任最有影响的老师。父母的美德善行会使孩子心中充满阳光,而大人袒露在孩子面前的秽行劣迹,则会诱导他们走向泥沼和深渊。15岁的初中生吴文力小时候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他的家庭生活富裕并不缺钱花,但他后来却成了一个惯偷。吴文力为什么会走上盗窃的犯罪道路呢?这还得从他家是如何“发财”的说起。  相似文献   

13.
马迪 《教育文汇》2004,(10):7-7
刚刚走上讲台,我这个年轻小伙子突然有了一大堆“孩子”。我好像爱不释手地捧着一串闪亮晶莹的珍珠项链,每一颗珠子都如此惹人喜爱。我没有过为人父母的感受,我就把他们作为可爱的弟弟妹妹一样看待。  相似文献   

14.
教育需要走进学生心中,但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有时单纯的观察、谈话无法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这时候,我们不妨换个方式,到一些孩子们可以倾吐心声的地方去走上一圈,或许你会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感觉。下面这些地方,你平时去过吗?学校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了学校的贴吧,发现这里还真热  相似文献   

15.
有的孩子把洗澡当做一天中的一件乐事,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洗澡简直就是一种灾难。一两岁的小不点儿不愿意洗澡,有的是因为他们害怕肥皂沫流进眼睛或担心自己被水冲垮,而大孩子不愿意洗澡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用不着洗澡或者不想让洗澡打扰自己的活动。不管是什么原因,当家长的都应该帮助孩子享受到洗澡的乐趣,至少可以做到不必大吼大叫就能让孩子去洗澡。 1使洗澡成为有趣的活动 首先要让孩子感到安全舒适。父母的手冰凉或动作鲁莽,都会使孩子感到不安全。要尽量做到恰到好处。同时,洗澡时要和他玩耍、说笑,喊他的名字,千万别像…  相似文献   

16.
《少年儿童研究》2012,(7):57-57
我儿子10岁,最大的缺点是做什么事情都没有恒心,每件事都是兴致勃勃地开始,无声无息地结束。可能是因为我总批评他,他自己也很苦恼。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恒心呢?蔡建新:孩子的思维比较表浅,理性思考相对薄弱,他们做事情大都源于兴趣。如果把注意力始终指向一个活动,往往需要较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7.
真正的父亲     
拉尔夫 《良师》2011,(9):49-49
我曾经很偶然地读到过一句话:“与仅仅赋予孩子生命的男人相比,那些把孩子养育成人的男人更有资格被称为他们的父亲。”如果我能早一些明白这个道理,我和我的家人也许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18.
和倔强任性的女儿新一轮的斗争以两败俱伤结束后,我筋疲力尽地坐在沙发上,忿忿地想,当初,爸爸是怎样教育我的,也是这么困难吗?想着想着,我不禁哑然失笑:从小到大,爸爸什么时候教育过我?我爸爸是京西煤矿一位普通的工人,他所受的正规教育是两年山村私塾。他为人随和,对人都是不笑不说话,是个极有人缘的老好人。他的4个孩子,3个是大学生,其中两个上的还是重点名牌大学。我的姐姐——家里惟一没上大学的孩子——是因为家庭困难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机会。照一般来说,我的父母一定会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而事实恰恰相反,他们是最忽…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从事小学教育22年,当了10年的班主任。曾有人问我,"从事同一项工作这么多年,会觉得烦吗?想换工作吗?""不。"我回答。他不解,"天天和孩子在一起,多累呀,多烦呀!"我轻轻一笑,那是因为他没有经历过,他无法体验到那种生活。和孩子在一起,那是多么快乐和幸福的事情!孩子用他们的真心,用他们的童真,妆点着我的生活,快乐着我的日子……因为爱,享受工作的快乐1989年7月,我师范毕业后,就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步入课堂,  相似文献   

20.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班。在培训的日子里,我一天比一天害怕,也一天比一天内疚。我害怕,是因为我认识到,我对儿子的期望过高,总想把他培养成“人上人”这会使他的心理受到严重影响;我内疚,是因为我认识到,我的脾气暴躁,一见孩子不如我意,不打即骂,孩子见到我就惧怕得不知所措,这会让他的心灵严重扭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