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据来自中国年鉴研究会的消息,我国已有各类年鉴713种,成为工具书中重要的一部分。作为年鉴行业组织的中国年鉴研究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探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因此,今年他们决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探索年鉴的转轨变型,总结推广成功的年鉴编纂经验。 2.开展年鉴评奖工作,先组织地方年鉴的评奖。 3.继续推动有条件的省筹建省级年鉴研究会。 4.筹建“中国年鉴发展基金会”。 5.开好三北片(东北、华北、西北)、西南中南片、华东片年鉴研讨会,城市年鉴研讨会和地、县(市)年鉴研讨会。 6.办好《年鉴工作与研究》。 7.与北京大学合作,举办两期年鉴编辑研修班。  相似文献   

2.
年鉴要走向市场就必须研究营销,这是年鉴能否实现经营目标,取得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而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年鉴营销需要重新确定营销策略.本文在对年鉴营销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年鉴网络影响的有效途径,以期对业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全国地方年鉴颁奖大会,于1月10日在广州广东大厦举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游宁丰、广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伍亮出席颁奖大会并讲话,游副省长代表卢荣景省长向获奖年鉴表示热烈祝贺。中国年鉴研究会会长尚丁在颁奖大会上致词。他说:1979年邓小平同志说:“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的年鉴事业从而蓬勃发展,全国年鉴从1980年的6种,发展到现在的1300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高校年鉴它及时记录和反映出高校发展的轨迹.但在现实中,笔者发现一些高校不太重视年鉴的编纂工作,这项工作没有常规化,有时,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需要,临时编写,造成了高校年鉴这一文化精品的缺失.为此,笔者认为,高校不仅要将年鉴编纂常规化,而且要编纂出高质量的年鉴精品.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年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宋史·艺文志》中就有《年鉴》一卷,可惜已经失传.年鉴大体可分综合性年鉴和专业性年鉴两类,前者如百科年鉴、统计年鉴等,后者如经济年鉴、文艺年鉴、出版年鉴等.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年鉴》,之后还有《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电影年鉴》等出版.  相似文献   

6.
“年鉴热”冷思考刘菊兰我国的年鉴事业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起来的。1979年,邓小平同志说:“编辑出版年鉴,很有必要,这是国家的需要,四化的需要。”近20年来,年鉴作为一种以编年体编撰按年度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全面记载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相似文献   

7.
乔云霞 《出版参考》2017,(12):74-76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年鉴出版工作迎来发展期.1 980年首先出版的是《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出版年鉴》等,近年来又有空前繁荣,各地区(包括县)有年鉴,多数行业有年鉴.而《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是在年鉴潮流涌动中出现的,以其显著特点存世.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校年鉴编纂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凯 《兰台世界》2016,(3):65-66
高校年鉴集中反映了高校一年来在各方面的发展概况,编纂高校年鉴为高校发展提供了服务、丰富了档案馆藏。本文以贵州大学年鉴编纂工作为例,思考目前高校年鉴编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高校年鉴编纂可持续发展的有关建议,以适应高校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精心编校创特色———《中国出版年鉴》编辑手记□方厚枢刘菊兰《中国出版年鉴》(以下简称出版年鉴)是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1979年12月成立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为了适应劫难后的出版事业恢复和发展的需要而决定创办的。1980年,中国版协名誉主...  相似文献   

10.
年鉴是单位或部门一年来的重要事件及活动开展情况的记录.学校年鉴则是学校一年中教学、科研、行政管理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的概括性记录.学校年鉴是系统总结、回顾学校一年中的主要活动事迹,也是广大师生、员工必备的学习和管理资料.作为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年鉴同样具有“存史”“资治”和“交流”三大功能.因此,学校年鉴的编纂重要而富有现实意义.在此,笔者结合学校年鉴编纂工作的实际,总结了编纂学校年鉴应坚持的“四重”原则,以供参考,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1.《从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看如何破解新闻"四难"》(作者朱夏炎,载2010年12期上),《中国出版年鉴》2011年版全文转载;《中国新闻年鉴》2011年版转摘。2.《媒介融合下传媒监管模式的变革》(作者李红祥,载2010年9期下),《新闻与传播》2011年2期全文转载。3.《中西新闻传播理念的若干差异》(作者郭丹茹,载  相似文献   

12.
习亚起 《传媒》2006,(6):70-71
国外几家年鉴 日本 日本国家广播电视机构的年鉴创刊于1934年,除了二战期间休刊3年以外,每年都发行,它是系统记录广播、电视播放过程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论使用年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刘斌(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年鉴是系统汇集一年度很需要时事文献、学科进展与各项统计资料,以供人查阅的工具书。由于年鉴能提供最新的资料,因此,随着人们对信息时间性的需求,年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的利用。但在年鉴使用中,需要...  相似文献   

14.
年鉴是汇集上一年度重要的文献信息逐年编撰、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年鉴的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出版的年鉴有上千种.<企业年鉴>是年鉴家族的成员之一,是记载本企业一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反映企业工作、发展概况,系统总结工作经验的资料性工具书.笔者作为<中国大唐集团年鉴>的编写成员参与了这项工作,就此谈几点<企业年鉴>编撰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年鉴之作如雨后春笋,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只不过十数年时间,内地年鉴的出版,总数竟逾千种之多,令人目不暇接.遗憾的是迟迟未见一部中国图书馆年鉴面世.  相似文献   

16.
年鉴编纂对高校档案管理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彩英 《浙江档案》2005,(10):37-37
年鉴是对某领域(单位)一年所形成的档案及其他文献进行全面、综合深加工的产物,是对档案信息及时进行高水平优选、序化的集萃之作.档案是年鉴编纂的基础,档案信息是构成年鉴内容的主体与骨干,档案部门承担年鉴的编纂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高校档案部门承担或参与年鉴编纂的情况越来越多.做好年鉴的编纂工作有利于推动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对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年鉴作为一种独特的信息载体,以其信息密集、权威、新颖,"集万卷为册,缩一年为一瞬"等鲜明的特点,博得人们的青睐.多年来,我馆收藏的年鉴类文献,在为教学与科研服务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笔者对我馆收藏的年鉴类文献做了系统地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今后年鉴类文献的采访对策.  相似文献   

18.
年鉴学的学科体系,是年鉴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我曾在《辞书研究》1986年第三期上发表过《论年鉴学研究体系的建立》一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已完成《年鉴学概论》一书的写作,对一些基本问题有了进一步体会。在我们建立起这门学科的时候,有必要对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年鉴学的意义,年鉴学的研究内容和体系结构等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以期引起进一步讨论。一、年鉴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任务1.年鉴学的研究对象年鉴学的研究对象必须与学科名称相一致,而这一学科的名称是一种书籍的类型  相似文献   

19.
9月 2日至 5日 ,中国新闻年鉴第 2 2届全国工作会议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召开。来自中央及地方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领导和中国新闻年鉴社全体工作人员近 60人聚集一堂 ,交流探讨如何改进新闻年鉴的供稿和发行工作 ,以及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会议由宁夏区党委宣传部、中国新闻年鉴社主办 ,宁夏日报社承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刘仲 ,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朱玉华等出席了开幕式 ,并发表了讲话。中国新闻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年鉴社社长尹韵公在会议上作了总结性发言。会议认为 ,中国新闻年鉴是准确、全面…  相似文献   

20.
我国80年代兴起的“年鉴热”,已经走过11个年头了。这一新兴的事业有哪些特点,还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趋势如何?笔者就这三个问题发表几点拙见,以就正于方家。一、我国年鉴事业的特点与国外的年鉴及国内其它出版物相比,我国年鉴事业有如下特点:1.品种数量增长急速。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一个15年里,我国仅断断续续地出版了5种年鉴;在第二个15年里,我国年鉴出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