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实施主体性教学,应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亦师亦友,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朋友以“信”为先,所以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要敢于放手,还学生  相似文献   

2.
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以能者为师、需者为生,以“做”为中心的方式,形成学校特有的研训文化——亦师亦生、相学相友,即所有的教师既互为老师又互为学生,既互相学习又互为朋友。  相似文献   

3.
一家之言     
要做好老师,先做大朋友 每堂课上,我们都会以“小朋友好”,“老师好”的问候方式作为一堂课的开始。说过了无数次的“小朋友”,也许谁也没有留意这一称谓。细细品味,你会悟出:这个普通的字眼包含了深刻的涵义。 陶行知先生把学生称为“小先生”,既然大家都是先生,关系就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是朋友关系。既然是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坦诚相待。有了这个认识,那么在课堂上,我们所扮演的角色就不应该是个命令者,是个一本正经的老师,而应该是大朋友,同他们一起探讨,一起学习。如真能这样想,学生的主体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所以我…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改革之教师角色定位基于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打造“玫瑰课堂”。“亦师”,即专业引领,提升人格魅力;亦友,即尊重学生,当孩子的知心人;亦伙伴,即教学相长,让师生受益终身。在近三年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学校课堂教学在“亦师亦友亦伙伴”的教师角色定位理念的引领下,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6,(5):30-35
师生关系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调研发现,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身份,且以友为主;在这种关系中,辅导员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力有余,而专业影响力不足。形成以友为主的师友关系的主要原因是辅导员角色定位不清及专业化程度不高,因此要以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从知识、实践智慧和场域角度,提升辅导员专业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欲当良师,先做益友。后进生往往在心理上有自卑感,不敢主动接近老师甚至总想避开老师,这不利于老师对他的转化工作。为此,老师应当主动联系学生,但绝不能摆出老师的架子,而应像朋友一样去关心他,力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可以通过私下个别谈心,课后单独补课等方式去帮助学生。谈话内容应当是既讲学生,也讲自己,千万不要搞成审讯般的师问生答,态度一定要亲切、自然,使学生感到既受到教育又受到尊重。补课之后应当与学生聊点功…  相似文献   

7.
【引出来——初步感知四篇课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刚和同学们见面,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老师,我想问您,您平时喜欢交朋友吗?师:你说呢?生:喜欢。师:对呀!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我和自己的孩子就是朋友。自然而然和你们也是朋友啦!(学生鼓掌)师:新朋友见面,送大家一份见面礼,读读吧!(出示格言——)生:没有朋友,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盐;没有朋友,生命的天空中就缺少光线。师:同学们,这句话围绕一个词来写的,顾名思义,就是——“朋友”(学生说出)。谁来到前面大大方方、工工整整地把这两个字写在黑板上。(一学生上台,按老师说的,一笔一画地写…  相似文献   

8.
青山碧水,自有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天然风韵; 热土潇湘,不负“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千古美名。 我与《湖南教育》的情感,可以浓缩为四个字:亦师亦友。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师要从传授者转化为引导者、促进者、发现者和创造者,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努力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经过六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山东省青岛市第四十四中学形成了以亦生亦师师生观为核心理念的教育模式和办学模式。亦师亦生不仅指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定位,同时还蕴含教学、德育和教师发展等各个层面的内容,指导学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因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李凤 《辽宁教育》2013,(4):66-67
一、亦师亦友,夯实基础 要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老师又是朋友,能够站在儿童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心态、感受、兴趣特征和思维方式,努力构建“最亲近儿童生命状态的课,最能滋润儿童心灵成长的课,最能生发儿童情趣的课”,让低年级语文教学回归童真。  相似文献   

11.
作为班级工作组织者和管理者的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班主任不仅应做学生的良师,还应成为学生的益友。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时为学生做出表率和榜样;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的一片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只有这样,老师与学生才能建立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季红 《小学生》2011,(5):45-45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取得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没有沟通,人类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学会沟通,人际关系就会得到和谐的发展。师生之间的沟通尤为重要,一个好老师是非常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的,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亦师亦友的。爱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里,  相似文献   

13.
一、先为师,后为友 师生之间的友谊不同于普通朋友之间、兄弟之间的友谊,它是建立在“为人师”的基础之上的。要成为同学们的朋友,首先应成为他们真心佩服的老师,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个人修养上。  相似文献   

14.
作为班级工作组织者和管理者的班主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班主任不但应做学生的良师,还应成为学生的益友。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时为学生做出表率和榜样;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的一片爱心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只有这样,老师与学生才能建立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5.
如今,许多学校疲于应付负面采访和报道,有的校长甚至面对编辑的约稿也感到十分“头疼”。但我认为,与媒体的记者和编辑的交流、沟通能使自身的素养快速提升,是很好的锻炼机会。作为业务校长近十年了,这十年我和我的学校共同成长、走向成熟。而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媒体朋友都扮演了亦师亦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具有独创性的教育思想,将“教学做合一”与体验性学习加以整合,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为了“创造性”地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而将两者整合正是最大限度培养、提高、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最切合实际的有效措施。一、“教学做合一”的体验性学习的师生关系“教学做合一”的体验性学习的师生关系,是指学校开展的“教学做合一”的体验性学习强调教学建立相学相师、亦师亦生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民主平等师生关系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在两点上:第一,以“做”为确立师生关系的基础,人与人的关系、师与生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做的活动的展开而发生角色转变;第二,这种师与生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两个个体之间,同时也还体现在同一个体身上,即同一个体既是师、也是生,亦师亦生,在做的基础上教与学的合一,师与生的合一。教学活动中,我们着眼于利用各种手段,创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与学合一,师与生合一。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让学生感受与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关爱,同时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建议,从而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如在教学“事物的发展是前进...  相似文献   

17.
(教师出示有关宇宙和地球的电脑课件,老师在优美的配曲中动情诵读: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看到了吗?它就是———地球!)【神秘的宇宙,悠扬、柔美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可感而又充满遐想的情境,加上教师诗化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的视觉、听觉锁定,使他们仿佛置身其中。这样的情境创设和激情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师:地球,你还想把它叫什么?生1:我还想把地球叫做母亲。师:好,真是亲切的称呼。生2:我还想把地球叫做家园。师:对,地球就是我们的家。生3:我想把地球…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求平均数”的课尾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自己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用到平均数。生:我知道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师:快下课了,你们想和老师说些什么呢?生:老师,我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生:希望以后老师还会为我们上课。师:老师也想再和你们一起上课,但快下课了,我们下课吧。(师一动不动,期待的眼神仿佛还在等着什么。多数学生在想,以往上课,老师说完下课就收拾东西走了,这位老师还想干什么)师:(深情地)下课,行吗?生:不下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位学生很聪明。他的…  相似文献   

19.
片断一:(师引导学生解读课文题目)生:老师,我想给编辑叔叔、阿姨提个建议——这个题目太长了,读起来有点拗口,是不是可以把“必须”这个词去掉?师:请同学们发表意见:课题中的“必须”能去掉吗?注意联系课文内容讲出自己的理由。(生自学,合作探究,师巡视,相机点拨)生:课文里说:“这时,耳边传来爸爸低沉的声音:‘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是爸爸对汤姆说的话,如果去掉“必须”,题目前后就不能加引号了。师:说得对。但可以把爸爸说的话改成这样呀:“你把这条鱼放掉!”生:不好!“必须”,有一定得这样做的意思。去掉“必须”,命令的语气就…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在路上遇到了六个老朋友。这六个老朋友同学们都认识,不知你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来试一试。第一位老朋友是(教师出示卡片“o”,学生读),第二位老朋友是……师:很好,认识过的老朋友大家都记得很牢,这样朋友才会喜欢。老师遇到它们的时候,它们都没有戴帽子,如果给它们戴上帽子,同学们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