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新投井完井时,钻井液侵入地层,滤液、泥饼等对地层产生堵塞,使得供液能力变差,制约生产开发。而老井受颗粒运移、沥青沉淀、粘土膨胀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泥砂堵塞、产量递减,影响油井开发。普通酸化、酸洗工艺解堵效果不理想,而高压水射流解堵技术产生高冲击力及高能量脉冲,能冲出井筒及近井地带的细砂等堵塞物,再通过氮气返排将堵塞物带出地面,起到解除污染堵塞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孤东六区注聚区油水井堵塞原因初步探讨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区注聚区开发进入中后期出现地层堵塞的现象,影响了注聚开发效果。对六区注聚区地层堵塞原因独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归纳,主要是由于六区地层物性及防砂特殊性造成。注聚区地层堵塞治理按照不同堵塞位置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和方法,对于防砂上的堵塞则采用重新防砂的治理方式,而对于近井地带堵塞则采用化学解堵与物理解堵相结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1、影响酸化效果原因分析 1.1 酸化工艺简介 酸化是依靠酸液的化学溶蚀作用以及向地层中挤酸时的水力作用来提高近井地带地层的渗透率,改善油气水流动状况,从而增加产量或注入量的工艺措施。主要适应于后期近井地带污染堵塞井。 其缺点是:处理距离短,容易二次污染伤害地层。  相似文献   

4.
王晓剑 《内江科技》2012,(3):144+192
随着东辛油田进入开发后期,部分稠油区块受油稠影响,存在“水井注不进、油井采不出”的问题,地质条件要求降粘工艺必须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井筒向地层转变,由近井地带向深部降粘转变,水溶性自扩散降粘工艺能够满足这种深部大剂量降粘要求,措施成功率高,通过降粘解堵,使多口停产、低产稠油井恢复正常生产。水溶性自扩散降粘工艺为低产低能稠油井的零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萨北油田集输系统普遍采用的是掺输工艺。随着油田开发后期地层产液舍沙量增大,在掺输过程中由于工艺管线运行年限的延长,大量的泥沙和垢沉积在掺水、热洗管线中,造成有效管径变细,最终导致掺水、热洗系统压力增高,液量不足,能耗增加,更进一步使集油管线结蜡、结垢。从更换下来的掺水管线来看,内壁结垢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管线堵塞的现象不断出现,影响了正常的生产。更换管线不但投资高,而且施工周期长、难度大。随着地面管线清洗技术的不断完善,对在用管线的清洗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各种清洗技术的综合评价,分析了各种清洗技术的利弊,为油田地面管线的清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温米油田已进入了中高含水期,由于地层中油水及能量的重新分布,使生产条件不断变化,造成原油及产出水中的重烃质和无机盐类析出沉淀堵塞地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造成蜡质、胶质、沥青质在近井地带沉积,形成有机堵塞,并为无机垢的聚结提供了载体,导致油流通道的堵塞.另外,各种增产措施作业中,常常因入井液进入地层,使近井地带产生了乳化带,也会影响油水井的正常生产.为实施增产措施,温米油田在红胡区块进行了油井增产新工艺技术--钠棒热能热碱油井增产技术的现场施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油效果明显,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增油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官162区块在长期的注水开发中,一方面油层逐步暴露出较为严重的层间矛盾,另一方面受注水井杂质和多轮次调剖等污染造成近井地带堵塞,注水压力过高,单一应用调剖工艺抑制强吸水层或者酸化工艺降低注水启动压力,都不能解决该区块注水井开发问题。本文通过引入酸化与调剖组合工艺,解除近井地带污染堵塞的同时改善水井吸水剖面,最大发挥酸化与调剖两种工艺的协调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水驱动用程度的目的。在官162区块应用过程中,不需要动用管柱,工艺简单,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欢西油田年产原油80万吨以上,其中稠油产量约占总产量的3/4。稠油开发已处于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稠油区块蒸汽吞吐后期开发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经过长时间开采后,部分油井不仅地层压力低,还存在堵塞等问题,仅靠单一的技术无法较好的解决,通过室内研究与现场试验,研究出了热化学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9.
乔松涛  丁姣  李晓龙 《内江科技》2010,31(8):108-108
文23气田开发进入后期,地层压力大幅下降,结盐进一步加剧,对于处理井筒和炮眼结盐的清防盐工艺比较成熟,但产层结盐一直困扰着大家,通过不断研究在低压条件下改进产层注抑盐剂的工艺技术,产层结盐得到了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0.
油田进入含水期开发后,由于水的热力学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相容性,往往出现油井井筒、地面系统及注水地层的结垢问题,造成了油井产液量下降,管线堵塞,同时结垢也增加了油井的起下作业,严重者造成油井停产或报废。本文以滨425区块为例,分析了强磁防垢器、固体防垢器,挤注防垢剂三种方法的防垢效果,对今后的防垢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索德温特国际专利数据库,获得控制井壁稳定的钻井液技术专利5243件,分析发现:1998年至今是全球控制井壁稳定的钻井液技术的成长阶段;技术主题包括钻井液体系及处理剂类、设备类和方法类;关键技术主要由国际大型石油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掌握,国内三大石油公司的专利数量还较少。对此,建议我国要有针对性地开发符合国内现状的特色技术,加大自有技术的专利申请力度以尽快形成相应的专利保护网,通过学科交叉等手段超前研发下一代技术,抢占技术制高点。  相似文献   

12.
油田水平井冲砂配套技术能有效提高水平井的采收率,水平井的独有特点致使现有的冲砂技术难以实现有效的石油采收,水平井的采收应在分析施工状态的基础上实现管柱的设计和实现,通过具体的管柱的设计实现了连续冲砂装置的配套技术使用,从而有效提高了水平井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腾飞繁荣的背后,不容忽视的是经济发展光环之外社会阶层的流动、城乡差距的拉大、贫富的日益悬殊、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近年来我国重点高校城市与农村学生比例失衡即是这种社会变迁无形的影响。只有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并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和环境支持,才能有效缓解教育马太效应对城乡生源失衡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低渗透稠油区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主要以济阳坳陷为主,大多储层为低渗透油藏,突出的地质特征是油层多且单层薄、物性差、岩性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常规开采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由于水平井开发具有延缓底水锥进、增加油气井的泄油面积、提高油气井产量和采收率、增加可采储量等优势,特别是能够实现难动用储量的高效开发,已成为胜利油田新区高效开发、老区挖潜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在胜利油田八面河、高青等五个油区所施工的的水平井多为1500米左右的浅井,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些油区水平井优化井身结构和轨迹方案、钻进施工技术、安全施工技术措施、钻井液工艺技术、完井技术等钻井工艺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该技术现场应用12口井,平均井深1633.5米,实现了安全优质钻井,提高了机械钻速和电测成功率,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对今后该油田水平井施工将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腰滩油田阜宁组油藏为低孔、低一特低渗油藏。前期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质不达标,给注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应用微生物+膜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使注水水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能够达到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SYT5329-94)A1级标准,满足腰滩油田阜宁组注水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针对安塞低渗油田的化学解堵技术,能够较彻底地清除井筒周围的污染物,解除近井地带堵塞,改善近井地带的渗流条件,且施工工艺简单,经济效益显著,是一项产出投入比高,适用性强的油田增产措施.通过在安塞油田郝家坪区块的34口油井的解堵工艺现场试验,其有效率达到79.5%,部分井有效期远超过120天的增产作业标准,达到1800置.本文同时还对导致措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解堵增产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深部地层钻井问题堪称世界性重大工程技术难题。胜利油田初步形成了复杂地层条件下深井超深井配套钻井技术但还远远不能满足钻井生产的需要,尤其像胜坨这样的老油区,4000m以上的深井逐年增多,钻井施工难度大、周期长、成本高,已成为制约加快勘探开发步伐的障碍。我们根据该油区的地层特点,建立了胜坨深部地层钻井技术模式,加快了该地区的深井钻井的速度,达到了提高技术和经济效益,满足油田深层资源勘探开发需要的目的。本文详细介绍了胜坨地区深部地层钻井新技术及其应用情况,通过现场3口井的施工表明,该技术有效解决了胜坨地区深部钻井井身质量难以控制的问题;沙河街组地层压力系数级差大,安全密度窗口小,易涌易漏的问题;沙四下盐膏层、盐岩层、盐水层及CO2气体侵对钻井液的污染问题,实现了安全钻井,对今后胜坨地区深部钻井施工将会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祝洁琼 《科教文汇》2012,(19):143-143,158
根据青少年这一特殊的变声阶段,所以我在十几年的声乐教学实践中,特别留心地关注变声期的同学们的变化,从变声期的特点、变声期的发声器官与声音的变化、变声期的训练、变声期对嗓子的保护这几方面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总结的内容能对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声乐学习者,有更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加热炉在燃料热值较高情况下,对小流量的燃料和空气流量控制不理想。以某中轧厂改造为例,介绍了脉冲式加热炉及其控制系统,达到了安全、经济燃烧的目的,可以为此类项目的实施提供实践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殷挺凯 《科教文汇》2014,(27):110-113
为制订中国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的统一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收集了中国各地用温氏法测定的健康老年男性的血沉参考值,并对其与5项地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海拔高度是影响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随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大,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在逐渐减小。用数学回归的方法推导出了一个回归方程。如果知道了中国某地的地理因素,就可用回归方程估算该地区老年男性的血沉参考值。依据老年男性血沉参考值与地理因素的关系,以海拔高度为主要依据,把中国分为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内蒙古区、青藏区等8个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