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本文对语文教学现象和日常生活需要以及“读写听说”关系的分析,认为应该重视“说话”教学,提高“说话”能力培养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金字塔最坚实的基础部分,如果夯实这个基础,无疑会使整个建筑更加稳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是体现学生语文水平的试金石。但是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被迫地“读”,被强制地“背”。这种方式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和思维等能力。  相似文献   

3.
说话教学的直接目标足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而说话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多种,那么作为课外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主要载体——课外活动,其方式主要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可见兴趣是教学获得“成功”“自信”的金钥匙,教学中我认为可以从说话入手,激发和保护学生写话的热情与愿望,时时保护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5.
大纲指出:“要利用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也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而语文水平的高低最直接最简单的检验方法就是平时的言谈--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能力,使他们善于表达与交流,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说会道进行教学,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相似文献   

7.
杨飞跃 《成才之路》2012,(35):18-18
在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离不开说话。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运用语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和说话能力。提高学生说话能力不仅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语文教学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说话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师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如何使学生的说话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是现代教学中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汤明明 《课外阅读》2011,(10):322-32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美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人、培养人,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的。我们必须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中,逐渐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造就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形象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要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总要进行语言交际,即说话。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从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得到训练的,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说话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加强说话训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促使人际之间交流日趋频繁和复杂,语言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每一成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作为基础教育学科的语文教育,必须重视说话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本文拟从三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一、认识说话训练的意义,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二、明确说话训练的任务,挖掘学生“说”的潜力,三、探宄说话训练的方式,全面提高“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孔德美 《辅导员》2011,(24):53-54
语言是语文的核心。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说话教学的重要性。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从入学时就注重加强学生的说话训练.使他们掌握说话这一人们赖以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课堂教学各环节结合起来.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多彩的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我们要改变对语文教学那种传统的理念,打破语文教学那种师问生答的定势,使语文教学活起来,使教学中的语文实践活动多起来。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教育资源,利用有效途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每周话题”实践活动1.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扫除由“说”到“写”之间的障碍。2.活动方式方法。提前将话题告诉学生,诸如:“自我介绍”、“家庭成员介绍”、“我的生日”、“我家的喜事”、“…  相似文献   

13.
潘慧 《陕西教育》2008,(9):60-60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语文教学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而素质是多种构成因素的统一体,“说话”是各种因素之间的交汇点,是大纲所要求的听、说、读、写诸方面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略谈点滴。  相似文献   

14.
说话是学生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说话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训练,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段语文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把说话训练与语文各环节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应试教育思想下,语文教学大量采用做练习、讲练习,似乎成了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语文教学完全丧失了人文学科的独特优势,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也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和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是指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真善美的陶冶中不断提高能力,形成健全人格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情感性、创造性。成功的激励,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教学艺术的主要内容,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谐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赵翠芬 《云南教育》2001,(22):36-3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口语表达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秋开学,全国小学已使用依据修订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的新教材。修订版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文习惯。”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可注意下面几个方面。一、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让学生想说培养学生说话的主动性,首先要学生开口,要有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欲望。所以第一步就要培养学生说话的兴趣,愿意与别人进行交谈。…  相似文献   

18.
谈到说话,大家都知道它是语文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说话训练是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对学生来讲,在全面重视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同时,应以说话训练为起点和突破口,带动其他语文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每周专门安排一节说话课,每节课开始前五分钟出题说话,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理,从简单的说成语到要求较高的做口头作文,逐步加以训练。一年下来,效果不错。学生说话时态度变得大方、自然,逐渐地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同时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语文的稳固情感;构架起丰富的科学合理的语文知识结构,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学生身心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同时也使语文课上得鲜活有趣充实饱满。  相似文献   

19.
林海燕 《云南教育》2003,(16):25-26
“说”是语文教学应着力培养的“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之一,是现实学习、工作、生活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最主要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就应该从低年级起加强“说话”训练。那么,应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呢?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牢记语文教学的初心,认真与文本进行对话,吃透教材,讲究方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质疑等方式方法,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自己读读讲讲,把说话训练贯穿在讲读课文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