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情绪的好坏决定人们的生活质量。好的情绪会使人积极向上,伴随着成功、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健康的身体,不良情绪则会让人陷入苦恼中,失败和沮丧会如影随形,严重时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那么,我们怎样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呢?情绪调节三步骤至关重要。一、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内在的情绪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对于一个新的观念,一定要能够用话语标明,并善于跟别人清楚地沟通,当他清晰地了解你传递给他的信息时,他才会对这个观念有更深刻的了解,才能很快地接纳吸收并转换成自己的。情绪也是如此,当你可以清晰地用话语标明自己的感受并传递给对方的时候,你才有办法疏导,并且处理自己及对方的各种情绪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家长爱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可是怎样爱孩子才能滋养他的心灵让其健康成长呢?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接纳孩子本人,尊重他的感受、个性和想法。家长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进而接纳他人。家长如何看待"接纳",直接影响亲子互动,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3.
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调理身心的过程。当父母带着觉知能尽力处理好与自己内在或冲突或矛盾的关系时,自己内在的力量也就会慢慢地强大起来。此时,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的情绪,觉察到孩子的需要,真正地接纳孩子。当爱在彼此间流动时,亲子就会慢慢成长,逐渐强大。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能一语道中孩子的心事,主动分享他的成就与愉悦,孩子自然会喜欢和你说话。第一,把自己也变成孩子。父母是否拥有一颗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纳你。  相似文献   

5.
当孩子哭着闹着说"我不想输"时,父母在接纳孩子情绪之外,更要引导孩子接纳这种独特的经历,既为了积累经验,也为了将来用更有效、更智慧的方法去规避失误。  相似文献   

6.
正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毋庸置疑,可是怎样智慧地爱孩子才能滋养孩子的心灵成长呢?首先要从接纳开始,接纳是指接纳儿童本人,接纳他的感受、个性、想法,并给予儿童尊重和关注。接纳是孩子成长和培养自信的最佳土壤,接纳使爱变得恒定。而接纳是从童年开始建立起来的,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转而接纳他人。父母如何看待接纳,直接影响亲子互动模式,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摘与信息     
在玩中创造奇迹真正疼爱孩子,就要重视孩子生命的直接表现,那就是他的情绪,尤其是他的负面情绪,诸如愤怒、哀伤、失望、害怕等。孩子基本上是不说谎的,所有的情绪都能真实反映他生命的存在状况。孩子喜悦欢乐时固然需要有人分享;愤怒忧伤时尤其需要及时的分担。当孩子压抑他的情绪到放学回家见到妈妈才大胆释放出来的时候,妈妈的最大功能就是不计较孩子的无理、忤逆,而在第一时间把他的情绪接过来,并且把它化掉。直到孩子的情绪平静了才去和他检讨事情的是非对错。原来孩子是要在真实感受到被爱,而且因被爱而感到安全之后,才听得…  相似文献   

8.
常成成 《学苑教育》2012,(23):14-14
传统的音乐教学导致有的孩子热爱音乐却不爱上音乐课,就音乐课堂教学来讲,只有当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快乐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接受能力才会增强,学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成就每个孩子的音乐梦,让音乐课成为孩子快乐的舞台。  相似文献   

9.
许多父母都有类似的梦魇,孩子到了玩具商店,着魔似地的要东要西,一旦你不顺从他的要求,孩子便赖在地上,大哭大叫,极尽所能的令你难堪,任凭你软硬兼施、好话说尽(如果不是在公共场合,早就一巴掌下去),也是无用,最后要不就是不欢而散、扯手拉耳朵地离开现场,要不就俯首投降、心不甘情不愿地任凭勒索。这里提供父母们几个简单的观念及做法。首先,当孩子发脾气时,你要让他明白“他是可以发脾气的”,你也必须接纳“发脾气的孩子”,目的是要孩子明白,情绪是他的朋友,而非敌人,也要引导孩子接纳“发脾气的自己”或“自己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正尽情表达吧!这个活动可以帮助你的孩子学会认识、了解和讨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怎么做?1.引导孩子用彩笔或者颜料将图片中的情绪脸谱涂上喜欢的颜色。2.引导孩子在相框中画出其他情绪的脸谱,如骄傲、担心和惊讶等。3.当孩子对各类情绪都有所了解后,鼓励他制作更多的情绪脸谱。为他准备一个相框,当他产生某种情绪时,可以将对应的情绪脸谱放进相框中,并和他讨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  相似文献   

11.
《父母必读》2014,(5):104-105
每人都会有情绪,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孩子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情绪时,他们会感到沮丧或难以承受,进而大哭大闹。此时,你可以帮孩子理解、表达和调节情绪,比如教他掌握一些词语,使孩子能够说出他的感受,表达自己;通过和孩子谈论他的各种感受,你也可以向他示范如何用积极的办法来表达和调节情绪。  相似文献   

12.
"当一个孩子的发展受阻,情绪,特别是愤怒或受伤等情绪被压抑时,他心里就会装着一个易怒且受伤的孩子.当他长大后,这个孩子可能随时会跳出来,影响他成年后的行为."[1]本案例的主人公榕榕是一名深受童年创伤事件影响的高三女生,在辅导中,心理教师运用与内在的小孩对话的方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每回儿子拿来成绩单给我看时,我的心情都十分复杂。成绩不错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表扬他,而且总要找机会奖励他一下,可又担心他会骄傲自满;成绩不好时,我就特别生气,训斥他、骂他,甚至想打他,又怕伤他自尊心。大部分时间,我都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我很想知道,当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单时,究竟怎样做是错,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呢?湖南长沙孙刚当你看到了孩子的成绩单,你会说什么?做什么?如果成绩不理想,说孩子笨,那么,你是一个笨家长;如果成绩优秀,表扬孩子聪明,那么,你不是一个聪明的家长;如果成绩差而打孩子,那么你就不配做家长;如果因为成…  相似文献   

14.
幼儿的情绪指数是指幼儿情绪状态的数量指标,它与孩子的内心期望值与满足值有密切的关系。当内心期望值等于满足值时,情绪指数为1,这时,孩子内心会产生平衡感和基本的满足感。如孩子期望得到两支铅笔,你给他两支铅笔,孩子会产生满意的情绪体验;孩子正确地回答了大人的问题,期望得到父母的夸奖或老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0,(11):148-148
这个阶段,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将会减慢,他已经进入了“长心眼”的阶段。你会发现.他的词汇量大量增加.社交能力也比原来要强了很多.但他的情绪却变得很不稳定:他很依恋你,但当你要求他时.他却又要经常做出相反的事情;有时候他乖巧听话.可正当你想把他当成大孩子看待时.他却又摇身一变成了个蛮不讲理的小魔王。  相似文献   

16.
婴儿懂得用哭叫来呼唤妈妈,而当妈妈为他换好尿布时,他便会又伸胳膊又蹬腿,以此表示自己很满意妈妈的做法。对于一个7个月大的孩子来说,如果妈妈抱着别的孩子表示亲热,他会“气怀”。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情绪“表情”会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17.
儿子华荟,出生时早产、难产、双胎(另一儿子出生前夭折了),真是一出世就命运多舛。先天不足使孩子样样落后于同龄孩子。当别的孩子满口乳牙时,他的牙才刚刚萌出;当别的孩子蹒跚学步时,他站着还颤颤抖抖;当别的孩子伶牙俐齿时,他才开始牙牙学语。三天两头上医院,更是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18.
教育文摘     
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用低音调教育儿童效果会好一些。因为当你的低音调与孩子带着激动情绪的高音调相接触时,可以使孩子感觉到你的沉着,从而用你的情绪支配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激动会逐步降温,而你自己也就会有时间冷静地观察他,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同时,用低音调进行两人之间的对话,可增进彼此间的亲密关系。象讲“悄悄话”一样,能引起对方听你说话的兴趣,觉得你的话很重要。如果你大发雷霆,孩子因受到突然袭击而惊慌失措,哪里还有心思听你讲话呢?当你用低音调说话时,孩子必须集中精力才能听到,即使他开始不想听你讲话的内容,但由于集中听力的关系,也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你所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社会被汹涌的商品经济包围着 ,我们的孩子在不设防地接纳着这个社会 ,当“金钱”这个名词被孩子运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时 ,当我们的孩子也会涉足“商场”时 ,请给孩子以及时的价值牵引 ,摆正孩子心中金钱的位置 ,让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相似文献   

20.
郭智玲  颜霖 《考试周刊》2014,(30):189-190
正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心愿,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快乐是一种良好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并且一个人的情绪对他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情绪有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之分。许多心理专家对情绪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作过研究证明:当一个人心情愉快时,他的胃酸分泌会增多,食欲会增强。反之,当一个人心情悲伤、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