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期刊刊名与读者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军 《出版科学》2000,(3):17-19
新创办一份期刊,首先有个角色定位问题。“角色”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它是指某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的位置,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的行为模式。这里所讲的位置,就是指个人在社会和团体中所占的地位;从社会价值观来看,就是社会地位、身份。如果我们把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引入期刊编辑学,也可以这样说:在报刊如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每一种期刊都应有自己的合适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业形态,档案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演变的过程。本文简要回顾了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和我国早期档案职业的角色、地位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角色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个学术交流体系的角度对科学数据管理中相关主体--政府和基金组织、研究者和研究机构、数据中心、数据出版机构、IT部门的角色进行探析,明确这些利益主体在科学数据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图书馆的发展诉求,认为图书馆在科学数据管理中可以扮演如下角色:嵌入式科学数据管理专家、基于过程的科学数据监护机构、科学数据存档与长期保存机构、数据素养的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4.
袁瑾 《网络传播》2005,(3):86-87
传播媒介的定义是什么?一般而言.传播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但是无论是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还是作为大众传媒的组织.人们都只把它当作工具。就像其他工具一样.媒体是在帮助人们完成任务、学习知识或自娱自乐。  相似文献   

5.
高劼 《大观周刊》2013,(1):91-91
中国的三大国际化大都市分别为:北京、上海、西安。而西安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作为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安可以借助多种传播方式,来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文明形象.并加速国际化大都市进程。其中影视传媒这个强有力的平台.非常具有影响力.不容忽视。它的日趋完善与专业.也时刻影响着古城西安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人们心中的地位与印象.同时它也应着重以宣传陕西本土文化为主,发挥本土文化优势.不断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品牌。一、两部大型纪录片对宣传西安地方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主持艺术是主持人的创造性思维在主持方式,主持过程中的具体展示。主持是表达的艺术,也是接受的艺术。它意味着作品必须首先转化为主持人的讲解内容.进而转化为听众的理解内容.从主持人的播讲.到听众的理解,经过了两个接受环节:一是主持人对作品内容的把握,二是听众对主持内容的接受。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说.主持人  相似文献   

7.
“角色”(role)一词本是戏剧中的概念,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学者将它引进社会学.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学理论——“角色理论”。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业形态,档案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向复杂,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演变的过程.本文简要回顾了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和我国早期档案职业的角色、地位及其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档案职业角色从古代形成以来,一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转变.从商代作为巫和史的宗教高级官员下降到秦汉时期的低级行政人员,到清朝其地位已降至政府机构最下层,建国后虽有所发展,也只是行政机构的辅助人员.但是如今,档案界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后保管时代,它预示着档案职业进入转型期,并对档案职业角色提出了新的期待,呼吁档案职业角色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完成角色的转变,最终全面提高档案职业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这无疑为档案工作者开辟了一条重新站起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刘美洁 《大观周刊》2012,(51):106-106
经济学帝国主义作为经济学扩展自己研究领域这种现象的特定称谓,通过侵入其他社会科学的边界,在援助和丰富经济学自身的同时,也在援助和丰富邻近的社会科学。尽管经济学帝国主义存在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问题与不足,但总体上我们还是应当承认和肯定它具有其合理性。我们不应把它简单地理解为那种真正的帝国主义行为,其带来的应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多赢局面.它可以被看作是经济学为构建开放的社会科学所作的有益尝试:经济学帝国主义本质上是科学帝国主义的表现。本文就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演进轨迹、重要表现进行了阐述和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的双重角色:冲突与互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宏 《当代传播》2000,(4):21-23
(一 )媒介的双重角色媒介的双重角色并非是今天突然产生的 ,也并非中国独有。可以说 ,媒介从它产生至今 ,一直身兼双重角色 :一方面 ,对社会而言 ,它是为大众服务的公共产物 ,因此它要做社会公正的代言人 ;另一方面 ,就它自身来说 ,它的生存靠的是出售精神产品给受众 ,也就是说 ,它不是免费的公益事业 ,要有产品的成本观念 ,要靠回收投资来养活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讲 ,它又兼有谋生者的角色。媒介的双重角色之间既有矛盾和冲突 ,也有互补和制约。矛盾和冲突之处是 ,社会公正代言人的角色要求媒介不能有私利 ,要尽可能服务于大众 ,而商人的角…  相似文献   

12.
这段时间,每天清晨醒来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登陆http:// qb.zjol.com.cn(钱江晚报网络版)。在网络版上,我可以完整地浏览当天钱江晚报的所有电子版面(包括版式),同时我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作为钱江晚报网络版“亲亲宝贝”论坛的版主“康康妈妈”,主持这个论坛。  相似文献   

13.
美国能源部、英国图书馆以及其他8个参与国在华盛顿于2007年6月22日共同开启了从全球15个国家入口接入的全球在线科学信息门户。此信息门户的网址为http://www.WorldWideScience.org,它可以为普通市民、研究人员以及任何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提供科学信息的搜索人口,以便他们能够轻松访问那些使用普通搜索技术不能访问的网站,例如Google、雅虎和许多其他商业搜索引擎所使用的搜索技术。  相似文献   

14.
王火炬 《声屏世界》2000,(12):41-42
热线投诉节目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最早的热线投诉节目.主持人只在直播室记下听众的投诉内容,在节目之后进行采访、调查、取证,在日后的节目中反馈采访过程和调查结果:在节目后的调查过程中.虽然也会因看法不同,有主持人与正反双方的交锋,但因为它没有出现在直播的节目中.因此这种交锋不会影响节目的直播过程,  相似文献   

15.
黄敏 《大观周刊》2012,(37):230-230
《科学》(苏教版)的新课标指出,让学生认识并亲身经历科学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蹄,改变过去那种“结论式的教学内容,注入式的教学方法.高分数的教学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农村学校,它与城市学校有着很大的差别: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  相似文献   

16.
冀荣慧 《大观周刊》2012,(46):278-278
高中德育课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性课程.一方面它同其它课程一样承担着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的任务:另一方面作为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它还担负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重任。践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就要求高中德育课在高中德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澜 《新闻导刊》2006,(6):20-21
在新闻报道中.数字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物的发展状况.说明报道的主体:也可以作为辅助性背景材料.解答新闻中的疑难问题。说明新闻事物的特征.或者对新闻中所涉及的学术名称、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受众理解新闻内容.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主要的国家发展方略,其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新闻媒体作为当代主要的大众传播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人类社会的发展与媒体的发展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为大众传媒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平台;同时,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传播工具,其发展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重要力量。当然,随着社会的剧烈变化大众传媒的发展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这时,科学、合理的媒体角色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媒体角色的建构需要政府、公众、媒体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推动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姜琳 《东南传播》2010,(2):91-93
二战后的日本在欧美文化风雨的洗礼下,在日本国民主化进程的努力中,日本女性渐渐从家庭走向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特别是近几年,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很大提升、社会形象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从最近几年热播的电视剧中,我们可以窥见这种转变的轨迹,本文将以日本近几年电视剧作品当中描写刻画的女性人物形象为切入点,将近年来崭新的日本女性社会形象展现出来,并结合历史传统背景、社会环境影响等分析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张永红 《新闻导刊》2006,(6):33-34,32
随着新闻写作形式的不断创新.有一种新闻不时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尽管它也是以目击形式出现的.但它选择的不是已发生了的新闻事实,而是尚未发生的.即“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从没有发生的“新闻事实”本身理解.它没有发生似乎并不构成新闻:但如果将“某某事情没有发生”作为新闻事实.它又确确实实是已经发生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仍是新闻写作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