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天地》2014,(4):15-15
从小到大,我们都曾经写过一些作文神桥段,比如给老奶奶让座“肯定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比如不管做点啥事一定要“低头看看胸前的红领巾”……你也来晒晒在你的作文里出现过的神桥段吧。  相似文献   

2.
3月5日,是“雷锋纪念日”。但就在这一天,一位市民在给特需乘客让座时。却被一名学生抢占,他将自己的遭遇投书当地媒体,由此引发了一场“为何少见红领巾让座”的讨论。为此,本刊将就社会公德的一些方面进行采访调查。  相似文献   

3.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他有一个学生,做实验很卖力,但不善于思考。据说,有一次卢瑟福走进他领导的实验室,看见这个学生还在做实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学生回答:“我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也在工作啊!”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  相似文献   

4.
早上,升旗仪式结束后,大队辅导员开始讲话。她讲的就是要珍惜红领巾,爱护红领巾的事。举着两条红领巾(是学生遗弃在操场上的),她非常激动地开始了演讲:“……如果你不想当少先队员,那就把红领巾还给我。不珍惜红领巾,就不要做少先队员。听见没有?……”显然她被这种亵渎行为激怒了,有些冲动,话也一句比一句刺耳,到后来竟全然变成了训斥和威胁,下面的学生个个呆立不动。我有点担心,这样的讲话,这样的教育是否能真正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才招聘会”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如今小学生当干部也流行“人才招聘”。不久前的一天下午,我校举行了一次“红领巾人才招聘会”,包括少先队大队委在内共200余个校级学生管理职位面向全校“招聘”。 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管理工作能力与素  相似文献   

6.
政治课教学的说理艺术要求教师爱憎分明、态度诚恳、感情真挚,处理好认识与情意的关系。政治教师的每句话都要发自内心,不虚情假意,否则就难以拨动受教育者的心弦,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我在讲“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一课时,课前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第一个问题是:你是否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 ?做肯定回答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 34. 3%。第二个问题是: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有信心 ?39%人的回答是否定的,回答不知道的占被调查人数的 27. 4%。我决心一定…  相似文献   

7.
如果有人问你现在是否停止抄袭别人的作业了,你怎么回答?这时,无论你作出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等于承认自己做过这种不光彩的事。类似的问话还有“你现在考试还作弊吗?”“你现在不再打你的父亲了吗?”“你现在还有小偷小摸行为吗?”“你又进网吧了吧?”“你还吸烟吗?”等等  相似文献   

8.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然在做试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那位学生回答道:“我正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呢?”学生说:“我白天也工作。”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实验室。”学生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卢瑟福又问:“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反思呢?”  相似文献   

9.
案例带给我们的思考 一是“绿领巾事件”.“你学习不好,所以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放学的时候,一个小学的学生被领巾的颜色自然分成了两队,一个带红领巾的孩子对另一个带绿领巾的孩子如是说.这是二年前在西安某所小学发生的真实一幕.学校解释说这是激励孩子上进的方法:为学习好、思想品德好的同学发放“红领巾”,让学习差思想道德差的“差生”佩戴“绿领巾”,这样可以激发“差生”向优秀生学习,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也早日戴上“红领巾”.于是学校顿时被分成了“红”“绿”两个阵营.  相似文献   

10.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被问及下面这些问题,你会怎样回答?你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吗?你会在拾到钱包时想办法归还失主吗?你会为一只折翅的小鸟养伤,直到它重返蓝天吗?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同龄人,你会慷慨解囊吗?相信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为这些,是对我们善良的证明,是对我们道德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你被问及下面这些问题,你会怎样回答? 你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吗?你会在拾到钱包时想办法归还失主吗?你会为一只折翅的小鸟养伤,直到它重返蓝天吗?面对生命垂危的同龄人,你会慷慨解囊吗?相信你的答案都是肯定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被问及下面这些问题,你会怎样回答?你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吗?你会在拾到钱包时想办法归还失主吗?你会为一只折翅的小鸟养伤,直到它重返蓝天吗?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同龄人,你会慷慨解囊吗?相信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为这些,是对我们善良的证明,是对我们道德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邓睿 《上海教育》2024,(9):58-59
<正>相信很多关心教育的人都看到过类似这样的段子:问“一个4岁的孩子掌握1500左右的英语词汇量是否够用”,回答是“那要看你在哪里了,如果在美国肯定是够了,但是在国内肯定是不够用的”。玩笑背后折射的是今日教育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焦虑,为了孩子更加美好的未来,普通老百姓对名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对新质人才的呼唤,让“英才教育”“精英教育”这些词语再次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14.
《今日中学生》2005,(28):41-42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如果你被问及下面这些问题,你会怎样回答? 你会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吗?你会在拾到钱包时想办法归还失主吗?你会为一只折翅的小鸟养伤,直到它重返蓝天吗?面对一个生命垂危的同龄人,你会慷慨解囊吗?相信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因为这些,是对我们善良的证明,是对我们道德的肯定.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我校招聘一批大学生,选拔程序是先说课后答辩。一位某师大中文系学生说课结束后,有教师向他提出这样一个话外题:“在大学四年里,你是否读过一些教育经典著作?如果读过,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能否简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大学生不假思索地这样回答:“我认为,这并不重要,只要对学生有爱心就行了。”很显然,这位大学生未曾涉猎过教育经典,对教育经典也未能正确认识。为了更全面了解这一问题,我们对来自5个师范院校的28名应聘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两个相关问题:1、“请你列出在大学期间你阅读过的教育经典著作,…  相似文献   

16.
刘京海 《上海教育》2009,(23):40-41
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三十五年了,曾有记者问我:“你对教育那么投入,甚至有点痴迷疯狂,下一辈子再让你选择,你是否还会选择教育?”我回答:“不一定。”我的回答让他们大跌眼镜,破坏了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其实我这个人最大的“形象”是喜欢说真话,有时候这个真话可能是错的,当我认识到是错的,  相似文献   

17.
我是小学教师,孩子的爸爸也曾是中学教师。有人说,做教师的孩子是最痛苦的。因为身为教师的父母总要拿自己的孩子跟最优秀的学生进行比较,给孩子增添巨大的精神压力。但若你要问我女儿作为教师的孩子是否感到痛苦,她的回答肯定是否定的。女儿说的一句话总让我深深地感动:“妈妈,我很幸福!”我知道女儿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肺腑之言。”  相似文献   

18.
“这学期综合考虑了每个学生的表现,决定让王于同学担任我们班的值勤手!”放学后,我叫住王于,问她:“让你当值勤手,你觉得怎样?”满以为她会高兴地马上答应我,可她却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不想当值勤手!”这着实让我大吃一惊。我知道他的个性比较强,如果此时硬逼着他,肯定适得其反。我耐心地做她的工作:“王于,老师之所以选你当值勤手有两个原因:一是你在班级里纪律非常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二是你以前当过值勤手,在这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你当值勤手再合适不过了,怎么样,再考虑一下吧?”回答我的是一阵沉默。  相似文献   

19.
李凌云 《广西教育》2012,(24):20-20
一道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阅读题,素材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面的问题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学生回答“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叉。孩子父亲想不通:难道这就是今天的教育吗?  相似文献   

20.
公交车上,很多人碰到孕妇都会让座,孕妇一般都会说声“谢谢”.而在2015年1月8日上午,湖北阳新县一辆公交车上,发生在一名让座女子与一名孕妇之间的一幕,却让车上乘客议论纷纷. 当日11时许,一辆1路内环公交车上人很多.一名挺着大肚子的孕妇上车后,一名30多岁的女子见状立马起身让座.孕妇一脸淡然,连感谢话都没说一句就坐了下来.让座女子表情有些郁闷,她望了望看上去也30多岁的孕妇,孕妇把脸别向窗外.“我手机掉位子上了,你起来一下.”这时,让座女子对孕妇说.孕妇回头看了一眼让座女,站了起来.此时,让座女赶紧坐下,并未找手机.见让座女根本没有找手机,孕妇感觉被耍,便质问她怎么这样.“你还好意思问,我看你挺个肚子不方便,好心让个座,你感谢话不说也就算了,还没个好脸,我欠你的啊?”让座女反唇相讥.孕妇尴尬地站着,一言不发.到了下一站,孕妇赶紧下了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