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韩青辰老师的相识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在打算找韩老师约稿之前,我对她做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我知道韩老师是个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同时小说创作也非常有成就.她的报告文学<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受到了坚强的力量,而其小说<水自无言>曾经感动了无数读者,甚至有读者表示,只要一提到水就会想到韩青辰的<水自无言>.  相似文献   

2.
韩阳 《出版参考》2010,(7):19-19
本刊讯 近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韩青辰的最新作品《茉莉天使的成长圣经》。这是作者历时六年打造的一部值得中国小学生及其父母、老师共同阅读的教育主题小说,她以一个母亲的视角,以满含温情和睿智的目光,关注孩子的成长,捡拾校园的趣事,审视教育的得失,并努力探究爱与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我与贵刊结识一年整了,这是我第一次与贵刊通信,也可以说贵刊是我无言的教师,自从认识了她,我觉得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赶走了我的孤寂,我真的感谢你——我的无言老师。  相似文献   

4.
"我请读者想象我们正在德黑兰读《洛丽塔》,"阿扎尔·纳菲西女士写道,"这部小说叙述一个男人为了占有、俘虏一名十二岁少女,间接导致她母亲夏洛蒂死亡,并将她当成禁脔长达两年。读者可能不解,为何是《洛丽塔》?为何要在德黑兰读《洛丽塔》?"  相似文献   

5.
万芳 《出版广角》2016,(2):90-91
《小证人》是江苏女作家韩青辰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关于童年心灵成长的作品。文章通过三个方面来评述《小证人》:从作品主线基调“痛”来描写主人公在痛苦中的历练与成长;从贯穿全文的“爱”提炼心灵成长的美;从正义和正直的角度解读作家如何升华全篇小说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记者来信     
《新闻爱好者》的叔叔、阿姨: 你们辛苦了! 我与贵刊结识一年整了,这是我第一次与贵刊通信也可以说,贵刊是我的无言老师,自从认识了她,我觉得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赶走了我的孤寂。我真的感谢你──我的无言老师 我是一名军人,我的愿望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正当我满怀激情时,却听到一些人 这样说:“写稿子要写好人好事;一些连队的问题最好不要写,写了,政治处也不给盖 章”还有的说:“投稿子在 编辑部没有关系,再好的稿子也 不给发”虽然我心里不这样认 为,但我也不敢肯定,请你们直 接回信给我好吗? 2000年 5月 1…  相似文献   

7.
赵玫的随和     
在文坛,赵玫是一个知名度高的作家,因为她从事文学批评、小说和散文多种文体的写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图书市场,赵玫是一个颇有号召力的名字,因为她的作品拥有相当多的读者。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丛书》,赵玫的散文集《一本打开的书》发行量已达10万册;《文学报》连载赵玫的长篇小说《高阳公主》,印数大增;坊间常有小说选集出售,其中若选有赵玫的作品,封面作者署名往往是赵玫等著。从1986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赵玫除发表大量中、短篇小说外,已出版了6部长篇小说。其中3部合为“女性三部曲”。另外三部是《武则天》、《朗园》、《高阳公主》。  相似文献   

8.
在几十年的编辑生涯中,我大部分时间在编少年刊物,其间也编过不少图书。近几年责编的《少年报告文学系列丛书》、《台湾少年小说选》和她的姐妹篇《台湾儿童小说选》,在读者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十六岁的思索》一书还获得了中国作协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但是说到编辑的体会和甘苦,我觉得最  相似文献   

9.
如今的读者,谈起王安忆的作品,更多的人可能谈得是她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长篇《长恨歌》、是新近出版的《富萍》,是《我爱比尔》或《纪实与虚构》。而对于她80年代初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69届初中生》,已很少有人再提及,它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然而,这是王安忆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应当说这是一部在新时期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小说。小说通过一个69届初中生雯雯的眼睛,按时间顺序写了她对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从公私合营、反右派、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一直写到“文化大革命”。在小女生雯雯的眼里,许多东西都是懵懵懂懂、不可…  相似文献   

10.
毛姆在《面纱》的自序里说,这本小说的灵感来源于但丁《神曲》"炼狱篇"里的诗句"锡耶纳养育了我,而马雷马却把我毁掉"。这是个丈夫对出轨的妻子报复的故事:皮娅是锡耶纳的一位贵妇,她的丈夫怀疑她红杏出墙,但慑于她家族的背景,不敢动手致她于死地,就把她投入了位于马雷马的城堡,以期让她在城堡里的有毒蒸气中死去。但是她迟迟未能毙命,他最终忍无可忍把她从窗子里扔了出去。这个故事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要为这个故事找一个现代的背景,于是《面纱》是他唯一先有故事情节再有人物形象的小说。  相似文献   

11.
天津日报缘30年前,我第一次到天津,在天津日报实习,那时我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大三的学生。带我的是农村部的女记者韩国珍。韩老师人到中年,有着丰富的新闻工作经验。她性格稳重,不事张扬,对我的帮助、关照都是默默的。当时,韩  相似文献   

12.
初识《新闻与成才》是在1992年。一次我去文书屋子发现了她,觉着好奇,便信手打开,杂志里的内容一下子将我吸引了。这本引导初学者走向成功之路的通俗易懂的刊物使我爱不释手,文书见此情景,便鼓励我参加军报新闻函授。从这之后,我便每月按时收到一本《新闻与成才》杂志,并认真地将自己喜爱的文章阅读一遍,但随着时间推移,加之训练紧张,慢慢地这位无言的“老师”被闲置一边,再也没有向她请教。转眼3年过去了,我成为一名汽车驾驶员继续留队服役。今年开春,军里办基层报道员培训班,营甲得知我以前学过军报新闻函授,便让我前去参…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杂志创刊在一九三○年,那时我是个初中三年级学生。我对《中学生》的印象很深。它创刊时,我就是它的读者。五十多年前它的创刊号封面,我还记得。我很早就在《中学生》上投稿。那时《中学生》上有《读者之页》的栏目,我在那个栏目里投过稿,写的什么题目,用的什么名字,记不起来了。《中学生》是我的老师。我从《中学生》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有文化的知识,又有生活的  相似文献   

14.
湖北女作家方方的小说素以多变著称。众多风格不同的小说显露出其独特的书卷气和才气,总给关心她的读者很多意外感。最近根据她的同名中篇小说《埋伏》改编的电影正在上海等一些大城市上映,这是她从事文学创作10多年来,她的小说第一次被搬上银幕。曾经在湖北电视台当过7年电视剧编辑的方方,除了创作小说和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图书馆学刊》的读者、作者和编者,在她“百期”之际,说几句内心感受。我是《学刊》的忠实读者,对她怀有特殊的好感,原因有三:她是图书馆学的专业刊物,我是在图书馆里干了近四十年的图书馆人,对自己本行业的对口期刊怎么能不格外喜欢呢?况且,在全国数十种图...  相似文献   

16.
新闻的气味     
近日读到青年作家迟子建写的一篇文章,名叫《小说的气味》,她说我喜欢有气味的小说,有气味的 小说,总是携带着浪漫的因子,使人读后有回味的余  相似文献   

17.
出版快讯     
廖辉英第50本书《迷失》出版 有“小说女王”之称的台湾作家廖辉英的第50本书《迷失》,最近由皇冠出版。 在一场具有纪念意义的新书发布会上,廖辉英除了谈到多年来与读者互动的心得,她还说出她在十多年前令她唯一动心的一次。她说:“对作者最重要的不是百万奖金或版税,而是读者的共鸣和知  相似文献   

18.
《红帆》这篇小说,以一封书信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一个在20年前受伤的人写给当时伤害他的班主任的一封信。读者一定认为那人会在信中抱怨他的老师,数说老师的不是。可作者并没有这么去做,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春,我的老同事、忘年交、广西文场大家何红玉老师忍受着疾病的折磨,着手编写她的第五部文场专著《词韵》,这是她四十余年在广西民间采风所收集到的广西文场唱词集。成稿之后,何老师把我约到她家,给我看她已按唱腔曲牌分类汇集成册的《词韵》手稿,商量出版事宜。我建议何老师把书交给在业界口碑甚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且向她隆重地推荐了  相似文献   

20.
一当代小说读得很少,二十年来没有读上十部,小说现象真是陌生之至。这回读了赵玫的《高阳公主》,因为久已不接触小说而有新鲜感。这之前赵玫已写了小说《武则天》,我没有读过,但自然会让我得结论:一、她喜欢从历史里去找话题;二、她喜欢选女性作主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