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刊1998年第一期及时刊登了有关罗琦戒毒后首次出演的幕后新闻——《吸毒女重返歌坛》一文,立即引起很多读者关注,并纷纷来信来稿发表自己对罗琦本人及相关事件的看法。为了客观公正地反映读者的心声,本刊特从众多来稿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三篇文章刊出,以飨读者。热忱欢迎读者朋友对本刊的文章来稿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我们将及时选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接受广大读者的监督与帮助,使《历史教学》这个刊物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和读者的需要服务,本刊自本期起开辟“批评与建议”专栏,主要发表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我们热切地希望读者对本刊的编辑工作,对本刊发表的思想内容有问题的文章,提出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曾在本刊发表过文章的作者,如对读者的批评有何意见,或对自己已发表的文章中的观点问题有新的看法,也欢迎写稿寄给本刊。此外,读者对其他历史著作的批评文章,我们也将在本栏发表。《文史哲》1965年第1期发表的牛致功《怎样认识班固的历史观》一文,是对本刊1962年第4期所载冉昭德《班固与<汉书>》一文中若干观点问题的评论;1965年3月10日《光明日报·史学》发表的胡昭曦《关于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几个问题》一文,评论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的一些问题,其中也涉及本刊1964年第3期所载周良霄《有关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几个问题》一文的某些观点。现特将这两篇文章的摘要发表于下。——编者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在2007年第16期的《教学与管理》发表了《教育品牌战略下的“分专业高考制度”初探》一文,提出了分专业高考的初步构想。该文发表以后,笔者收到了一些读者的反馈,也和一些读者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讨论。在这些讨论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必要从制度设计的逻辑出发,进一步分析现行高考制度的问题及分专业高考制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自然课中的美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也是体现自然课教育性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如何处理好科学教育与非智力因素培养之间的关系,却是有待深入考虑的问题,梁志华老师的这篇文章体现了对这个问题的一种理解,我们发表在这里,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深入思考和探讨,我们欢迎读者就自然课中思想品德教育、美育的特点和如何正确认识,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小学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缺失,严重地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的引导和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养成认真为文、善于交流评价的习惯。创设情境,拟定假想读者;搭建平台,多途发表作文;多方批改,多元评价作文;片段练习,增强对象感。  相似文献   

6.
本刊2002年第31期(11月上旬版)发表了臧向飞的《语文课该不该讨论“救人方法”》后,许多教师就阅读教学中常见的这一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刊将陆续选登其中的几篇,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7.
本刊自81年第3期发表了徐水法同志“这样的解法自相矛盾吗”一文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纷纷投书本刊参加讨论,本刊又在81年第5期发表了蔡乃永同志的文章,把这一讨论推进了一步。本期除发表卢亭鹤同志的《也谈一点看法》一文外,还把读者来稿中的不同意见进行归纳,提炼由本刊编辑室拟文,作为这次讨论的小结。我们希望广大读者继续关心本刊,把以后的“问题讨论”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任玲 《湖南教育》2007,(1):9-11
本刊2006年第12期专题策划《传承国学,语文何为》刊发之后,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不少读者纷纷就“国学与语文教育”的话题发表见解,任玲老师的文章有力地回应了我们的这一主题策划。  相似文献   

9.
在上一期学报上,发表了题为《把办好学报作为一项光荣的事业》的本刊编辑部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各方面的热心读者是办好学报的支柱。我们要广泛及时地搜集读者的反映,包括评论、批评、建议、要求,不断地改进编辑出版工作。”并决定从1989年第1期学报开始,辟出一定的篇幅,发表读者的意见。本期所载的这几则评议,作者皆为国内高教界名家,关怀殷殷,爱心拳拳,约辞宏旨,切中肯綮,使我们得益殊深。在此,我们再一次竭诚欢迎全国各界特别是高教界的广大读者来函,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本刊将继续在专栏中发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感恩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热点,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刊发表此文,旨在引起读者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主流文学期刊《收获》在其长篇小说专号(2010春夏卷)上全文刊发郭敬明最新长篇小说《爵迹》。消息一出,立即有读者表示不满,认为这个曾发表过余华、贾平凹、宗璞等名家力作的杂志有失慎重。有读者认为,《收获》原本是份严肃的文学刊物,发表作品的门槛也很高,此次刊登一个80后作家的玄幻作品,与《收获》发表纯文学的定位不符。  相似文献   

12.
梦圆对你说     
福建厦门一中刘冰洁、安徽枞阳杨延生两位读者:在众多投寄给梦圆的稿件中,梦圆选择了你们两位的文章刊于本期《中文自修》,以圆你们的“发表梦”。其他未能圆梦的读者和尚未寄出稿件的读者,请别灰心,继续努力,“为你圆梦”的大门永远为你  相似文献   

13.
“对初中一个练习题及其解答的看法”(扬矛、1982年第六期)发表后,本刊在“83—2”中又发表了据部份读者来稿整理的“讨论综述”.为了澄清概念,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搞好初中数学教学,本期再发表人民教育出版社鲍珑的文章,作为对该文讨论的小结.  相似文献   

14.
天音     
致读者:本栏目所用稿件全部选自读者来稿中的精华片段,旨在使大家有更多的发表和交流的机会。栏目无稿酬,一经选用即赠样刊。  相似文献   

15.
时刻想到读者,这是写作文的一个基本原则,可惜现在很少提它了。 也许同学们会说,我们写作文不送出去发表,哪来读者,哪谈得到时刻想到读者?  相似文献   

16.
《同学》2002,(1)
本刊2001年10期发表的《丑貌,会压垮我吗?》一文后,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关注与共鸣,他们纷纷来信,发表自己的读后感,为了鼓励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这里选择两封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7.
本刊在1995年第3期发表“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文章后,引起争议。读者用自己的实验来参与讨论,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本期先发表杨新而的文章,以后还将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欢迎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8.
衔接与连贯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从1976年Halliday和Hasan发表一书Cohesion in English以来,衔接与连贯成为语篇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对此语言学家各持己见。文章指出衔接是作者留给读者的体现在文章中的阅读线索,文章是否连贯不在于文章中连接使出现的多少,关健在于读者本身。因此在写作中,使用多少衔接链要根据读者而定。  相似文献   

19.
情感分析是一种用于挖掘各类文本情感态度或观点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本文通过运用情感分析技术,分析了西方读者对莫言小说十一部英译本发表的网络评论,量化其情感态度并分类整理代表性的评论,探索西方读者的接受程度。研究表明,莫言小说在西方读者群体中整体接受情况较好,西方读者评论中呈现的各类接受态度及占比为:积极态度76.5%,消极态度18.84%,中性态度4.66%。积极评论中,莫言的幻觉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和以中国近代历史背景的小说内容被广泛提及。消极评论中,读者主要批评小说中难记的人名、繁复的人物和场景描述、残酷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20.
本刊2004第二期刊发的刘自匪《走下神圣的讲坛》一文,引起了读者的争鸣。本期选登一篇,欢迎读者朋友对本刊的文章发表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